投票!黄梅人舌尖上的十大“乡愁”

投票!黄梅人舌尖上的十大“乡愁”

“民以食为天”,黄梅人会吃,也讲究吃,两者结合,便将简单的果腹需求提升为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各类小吃,也自然成为了快乐生活的“添加剂”。

下面就请各位朋友投票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各类饮食。

一、酸豇豆

酸豇豆的做法有好几种,单独食用的话,就用辣椒炒酸豇豆。就是要切好一盘酸豇豆、一个青辣椒。然后放进锅里炒,简单快捷。油放少了,不好吃。酸豇豆用油讲究充分煸炒透,口味才特别好。由于是腌制过的,所以有咸度,在炒制前最好放在清水里浸泡20来分钟。这种方式的酸豇豆,我们吃得最多。家里经常没有吃饭菜,就用辣椒炒酸豇豆当主菜,和腐儿豆豉比起来,酸豇要有油水,算得上是主菜。一日吃三餐,也不生厌。吃习惯了,一顿不吃就感觉嘴里少了点什么。

二、孔垄大蒜头

吃过孔垄大蒜的人,对大蒜炒腊肉都会赞不绝口的,那香香的大蒜炒出来的香味“勾魂”,让人吃了第一口,就想吃第二口,那大蒜吃起来,香香甜甜的,让人吃的都不知道放下筷子。小时候,我们都觉得大蒜炒腊肉是这个世界上最好吃的菜,因为只有到每年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得到。

三、米粉蒸肉

通常的米粉蒸肉,是提前先把早谷米洗净,沥干水分后,在铁锅中配上八角,桂皮等香料炒熟后研磨成粉。再把买来的五花肉洗净切成片,放在盆中,用酱油、糖、五香粉拌匀。然后把米粉倒入猪肉盆里,加少许水,让米粉湿润,使每片肉都能裹上厚厚的米粉,放入蒸锅里蒸熟。许多在水乡生活的黄梅人,在夏季是把荷叶放在每屉蒸笼底托里蒸米粉肉,这样的粉蒸肉不但油而不腻,还有一股荷叶的清香,让人吃起来,又香又可口,舍不得放下筷子。

四、观音豆腐

透着墨绿、散发着清香的观音豆腐是我县柳林古角山一带老百姓夏季的一种家常小吃。因其主要原料是用山上叫“观音树”的灌木叶子做的,所以叫做观音豆腐。这豆腐吃起来,不仅可口,更爽滑清凉,是消暑的好食品。

五、豆粑

豆粑是黄梅民间流传几百年的一种传统食品,因味道鲜美,色泽微黄,口感柔嫩,营养丰富而受到老百姓的喜爱。

六、萝卜圆子

黄梅人喜欢吃萝卜圆子,是因为白萝卜含芥子油、淀粉酶和粗纤维,具有促进消化,增强食欲,加快胃肠蠕动和止咳化痰的作用。

七、蓑衣圆

香甜油润的蓑衣圆,也叫蓑圆,因表面用苕粉皮子包着,像披着蓑衣一样,所以又叫蓑衣圆子。制作的时候,将毛芋头煮熟去皮,加苕粉混合热水冲调,揉搓为皮,以白糖、黑芝麻糊、猪油等切碎成馅,用苕粉皮包成丸子,如鹅蛋般大小。如果不封好,糖馅心就会熟后流出。蓑衣圆子做好后,放在笼里蒸,然后旺火蒸上三十分钟,蓑衣圆子就熟了,要趁热装盘食用。

八、芋圆

“芋圆芋圆,遇事则圆”。黄梅人不仅爱吃芋圆,更爱其美好的寓意。民间流行着许多不同的说法,有人说芋圆代表团圆美满,也有人说芋圆即遇缘,寓意出门在外总能遇到有缘人,好缘份。

九、鱼丸子

鱼水深情,“丸”美尽在下新。在鱼米之乡的黄梅下新,每到逢年过节或者喜庆的日子,餐桌上都少不了一道鱼丸子。这味道鲜美的鱼丸子啊,其色如瓷,富有弹性,脆而不腻。不但经济实惠,家家会做,而且人人爱吃。

十、羹粑

“水上漂”终于端上来了,一团团乳白色的羹粑配着碧绿的白菜叶子漂在盘子里,我盛了一碗,夹起一个像小时候一样,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一股香味顿时弥漫开来,耳边仿佛听到奶奶在说:“慢慢吃别烫着,别噎着......”

十一、螺狮肉奈

这螺蛳的食用方法有蒸有炒,摸回来的螺蛳,盛于木桶内养两三天,天天要换水洗,便可清除螺肚内及螺壳之泥垢。钳尾之后便可煮食。螺蛳肉,有连壳一起炒的,配上辣椒、葱、蒜及酱料,炒好后即可食用。恰到火候的炒螺蛳,肉易吮出、入味,香辣可口。吃的时候是半汤半螺丝,那发出的“啧啧”声如同亲嘴的声音,听起来非常有趣。吃螺蛳只吃吸入嘴中的前半段,后半段是它的肠胃、幼崽以及粪便污物。会吃螺蛳的人才吸出前半截,早已暗中用齿切断,把下半截留在壳内。

十二、大河石鸡

石鸡,虽然不好看,但有药用价值。具清心、润肺、祛痰、利水等功效,除对支气管炎有较好疗效外,还可治疗心烦、口渴、肺炎、肝炎等。据《本草纲目拾遗》载:"石鸡尚可滋补,治疗小孩痨瘦,疳积。

十三、南北山土猪肉

红烧土猪肉,是用五花肉,切成小块,把锅烧热,把肉倒进锅里猛炒,等油炸出来,再放白糖、红辣椒、酱油,拍裂了的大蒜,拌肉同炒。倒入清水,以刚好能淹没肉块为宜,开始小火慢炖,大约50分钟左右,一锅香喷喷的红烧肉就做好了。夹一块放在嘴里,吃起来浓香酥烂,肉皮很有韧性,带着点绵软,肥肉酥软,入口虽有油溢出,却不腻人。

十四、捶肉

每当喜庆的日子里,在黄梅城乡许多家庭的厨房都会传来“砰、砰、砰”木捶敲打的声音,那就家庭主妇们正在用小木捶在捶肉。这捶肉啊不但味道鲜美,做起来也很简单,是许多家庭主妇爱不释手的拿手菜,也是黄梅传统菜谱上的一道特色菜。

十五、青虾萝卜丝

青虾萝卜丝,是先将青虾去须去腿洗净,然后把青萝卜洗净切丝放进烧热的油锅中煸炒至软。再将青虾煎炒,加入鲜汤、料酒和煸炒过的青萝卜丝,用慢火炖熟烂,盛入汤盘即成。当然还要放点葱花、生姜,那样味道更鲜美。那时候,虾子便宜,河沟里随便一捞就是,吃的人多,很多下乡的人是经常吃青虾萝卜丝的,久而久之,黄梅青虾也就成为了许多在外游子经常念叨的“乡愁”。

十六、太白湖藕

太白湖藕鲜嫩洁白,甜而不腻,食后清香满口,余韵悠长。生食熟做,花样众多。它与众不同,折断之后是“九孔十三丝”。

十七、土辣椒炒仔鸡

可别小看这土辣椒炒仔鸡,要想把辣子鸡做的美味可口,又不失其营养价值,还需要多下一番功夫。它对食材要求可不是一般的严格,鸡必须是当年的土仔鸡(肉仔鸡和双黄仔鸡不如土仔鸡肉味鲜美),人们一般都用公仔鸡(母鸡要留着长大下蛋)重量最好在一斤半左右,大了小公鸡就叫了,肉不如没叫的公鸡鲜嫩,农村还流传着公鸡叫了就不如没叫的鸡滋补。辣椒最好用本地农家的土红辣椒,青辣椒的辣味不够,大棚辣椒更不行,没有家乡的土红椒味地道。因此要吃真正地道的辣子鸡,必须农历七月至八月。

十八、辣椒丝瓜皮

辣椒炒丝瓜皮的口感有种特别的清香味,入口还有点脆,嚼起来有劲。不过不能吃多,否则会影响消化系统。所以这道菜,现在的人吃一两回是感觉新奇。新鲜气一过完,很多人就不会再吃这道菜了。毕竟辣椒炒丝瓜皮,只能是黄梅人嘴中的“肴物”,成不了主菜。

十九、黄梅鱼面

黄梅的鱼面制作很有讲究。首先要选用青、草、鲢、鲤等鱼去鲜鱼之刺皮,捶打其肉至泥酱状,和红苕粉,按一比一混合捣细,再拌上麻油、细盐,经过捶、揉、擀、蒸、切、晒(即压片卷筒,蒸熟、切丝、晒干)等工序精制而成,是百姓餐桌上的一道上好特色菜。

二十、米粑

蒸米粑,通常是放在土灶的大铁锅里,这样蒸出来的米粑特别香甜可口。先在蒸格上铺上湿白布,再把米浆舀在白布上,等水开了再把蒸格放上去蒸,听老人们说,这样蒸出来的米粑就会泡一些(松软一些),大概要二十五分钟就好了。拿出来晾凉,用刀划成方形或菱形就好了。那白如玉,托在手上颤微微的米粑,叫人看了就想吃。

二十一、六姨老面馒头

老面馒头,很多人吃过,因为不但味道好,还会有童年的记忆。这馒头原材料含碱,对身体有利,而不是用泡打粉这种添加剂,仅凭这一点就让人吃的放心些。

二十二、麦粑

麦粑做好后,通常要用筷子头点上红色颜料,在粑突出的中央点上一个图案,代表喜庆吉祥。吃着,吃着,满嘴都是清新的麦香,丰收的喜悦萦上心头……

二十三、锅巴粥

每到正午,茅草房顶袅袅炊烟升起,淘米煮饭,灶膛柴火燃起,待到锅里米粒再次沸腾,稍事等候,瓢勺舀起尚未熟透的米饭于勺箕内,米饭,米汤分离,米饭复回锅内;

二十四、苕粉焅鱼头

苕粉条焅鱼头是在灶台边,用自家做的独山苕粉现场加工而成的细长带有韧性的粉条,盛在一个大瓦罐里或者火锅里焅新鲜的鱼头。里面放些许葱花,大蒜,尖嘴椒等佐料。最讲究的是用独山的苕粉、大源湖水炖大源湖的鱼,那样味道更鲜美,口感特好,让人胃口大开。

编       辑:唐亚红

执行主编:魏鲜红

主       编:曹锦军

  曹锦军围炉继2016年出版《穿越时空赏黄梅》一书后,再推力作《大美黄梅》一书,将对2015.7——2017.6期间的围炉优秀作品进行编辑成册。主要内容是湖北黄梅的厚重文化、风土人情以及美丽风光。体裁有散文、游记、摄影、美术、书法、诗词、楹联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