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德║说孝道(杂文)
孝道是中华民族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赡养父母是每个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意思是说,孝是天经地义的。
从十月怀胎开始到把子女养育成人,父母历经千辛万苦。从子女年幼时一把屎一把尿地操劳,到头痛发热的焦虑;从一口粥一口饭地照料,到不在自己身边时的牵挂。这里包含多少亲情啊!子女上学时,父母操心其学业;子女成人后,父母操心其婚事;成家后,又费心孙辈的成长。这里又包含多少深情啊!父母一辈子都把心放在子女身上,为子女含辛茹苦,操碎了心,却无怨无悔。这是怎样的恩情啊!父母对子女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啊!
做儿女的,应感激父母,常怀感恩之心,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这就是“孝”。孝敬父母是为人之本。“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唐朝诗人孟郊在《游子吟》中的诗句,意为子女对父母的孝敬远远不能报答哺育他成长的父母的恩情。尽管父母给了子女比天大的恩情,却并不想子女要给予相同的回报,况且作为子女无论怎么做也无法报答父母的恩情。但作为子女,应知恩,应报恩。这种报恩,并不是指数量上的等值,而是一片心,一片情,也就是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与尽孝之心。这是最起码应该做到的。
自古以来,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多如满天繁星。如东汉魏郡太守黄香,他九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盛夏,他扇凉父母的枕席,赶走蚊子,让父母舒服地睡觉;寒冬,他就用自己的身子温暖父母的被窝,好让父母睡时觉得暖和。又如春秋时期郯子“鹿乳奉亲”的故事,西晋时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都感人肺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哪一个不是孝的楷模?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归来,路过四川家乡,抽空探望患重病的母亲,亲自为老母亲洗尿裤。这是何等感人的孝心啊!
话说回来,作为儿女,应如何对父母尽孝呢?孔子的弟子、儒家孝理论的集大成者曾子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意思是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能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孔子也说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强调“孝”是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孔子认为,如单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尚不足以为孝,更重要的是要“敬”,要让父母得到尊重和精神上的慰藉。从孔子、曾子的话中可以看出:“敬”是孝道的精神实质。物质方面的赡养,大多数儿女可能都能做到,但是精神方面的赡养往往被人忽视。做儿女的平时应注意和父母多沟通交流,多尊重他们,遇事多征求他们的意见,不要让父母为难,不要让父母生气,要抽时间常回家见见他们,陪陪他们,多和他们说说话,对他们多点关心,多点关爱,多点耐心,让他们多享受点天伦之乐。
此外,作为子女,要把人做好,做得堂堂正正,把人字写好,写得端端正正,让父母在“走”的时候能“走”得放心,在天堂能安息。
人生路漫漫,事情忙不完。世上许多东西都可以等,唯独对父母的爱、对父母的孝敬是不能等的。须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为人子女者,趁父母还健在时,抓紧多尽点孝心吧!别辜负上苍给我们的每一个珍贵的日子。千万别等到父母来日无多时才想到要去尽孝,千万别等到想要陪伴、照顾父母时却是阴阳永隔,天上人间遥遥相望,空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和绵绵不绝的悔恨啊!
图文无关,文章配图来源:拍摄作者 授权发布。
编辑:李瑜;校对:十一郎;
策划:柳馨梦;责编:琚然;
投稿邮箱:790417844@qq.com
作者简介
陈兴德,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人,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梅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梅州市作家协会、戏剧家协会会员,在各级报刊发表作品三百多篇(首),编著有《客家松口山歌》(二人合作),著有文学作品集《盼望》,山歌集《八月十五月儿圆》,出版VCD山歌剧音像制品二盒(任编剧)、五句板音像制品一盒(任作词),小说、诗歌、戏剧、山歌等作品在世界汉诗大赛、全国作品征集评比中获特等奖、一、二等奖等国家级奖二十件,获省市级奖八件。作品入选《当代作家文粹》《中国诗人辞海》《名家荟萃》《世界汉诗大典》等书三十多部。曾被中国当代文学艺术研究中心、中华诗词创作协会等授予“优秀作家”、“金牌诗人”等称号,被国家文化部、中国作家出版社、名家荟萃编辑委员会授予“首届全国翰墨名家”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