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后记

《知青岁月》后记

作  者:好人一生平安

图  片:选自网络

十年知青路,一把辛酸泪,一部奋斗史。里面有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多少跌宕起伏的人生。内容丰富,纷繁复杂,精彩纷呈。虽然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年,但往事历历在目。早就想能写出其中一二,作为记录也好,作为总结也好,大有益处,也很有价值。但苦于自己精力有限,特别是水平有限,总觉得力不从心,不敢贸然动笔。直到今年五月份才下决心写起来。
在整个写作过程中,也碰到了许多难题,主要是对那么多素材的取舍和人物、情节的安排上。既要考虑到篇幅,又要考虑到合情合理,又要考虑到有故事性,引人入胜,确实动了不少脑筋。
虽然写的是小说,但可以说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人物都有原型,但是都是综合了好多人的。原型既有来自我的知青组,也有来自我爱人的知青组,也有许多我们看到听到的。
当时公社里来了许多苏南知青和苏南女孩,所以公社里一些公办教师,特别是苏南的教师,都在追求她们,形成了一股热潮,闹了许多风波。有的答应帮她们找工作,有的答应转户口,于是就有了一些知青为了眼前利益,轻率地嫁给了他们。后来有的生活得还好,有的因为缺乏了解,性格不合,结婚后关系不太好,我们都很同情她们。这也就成了我的小说的一条主线。
其他还有许多荒唐事,这次小说里都没写。比如一个女知青在两个人之间无法选择,就用抓阄的办法来决定。一个知青嫁给了一个家在农村的公办教师,嫌人家个子矮,从来不肯一起走路。还有一个瘸子公办教师与一个女知青见面,一直就没站起来走路,生怕被发觉。最后还是暴露了,人家就坚决不谈。两个公办教师追一个女知青,经常同时到知青组去抢着烧饭,把头发烧掉了。这些事写出来恐怕有人不太相信,但都是真实的。
吴英是我着力塑造的一名知青的杰出代表。我把她写成无锡知青,更能体现生活的艰难和道路的艰辛。把她写成放弃公办教师的校长答应给她带来的眼前利益和实惠,最后和民办教师结合,更能体现她的高尚品格和志向。
这就是我写作的动机和思路,不是仅仅表现知青生活的艰苦,更要表现出他们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人物心灵的真善美。
但最后是否达到了我的目的,有待大家的评判。好在大部分朋友都是认可的,支持并鼓励我继续写下去,给了我信心和力量,也使我感到极大地欣慰。在此特表示衷心的感谢!
附:部分群友和朋友对小说的点评(摘录)
 
读了学兄的《知青岁月》,一下子产生了共鸣。既爱不释手,细心阅读,又把我拉回那不堪回首的难以忘怀的年代。有关知青的文章、文学很多。那是特殊年代,特定时期由一千七百万特别的老三届学生书写的。有其特点和共性,很可能是中国数千年历史,文明史绝无仅有的,有其特别特殊的名称:“知青”。共性中有其个性,即每个下放的知青都有着不同的遭遇和境遇。
学兄的《知青岁月》,鲜明地点出了那个时代的特点。那是我们这代人的青春芳华,也是绕不过抺不去的历史。同时也是我们的痛!
当然那个年代全社会在痛!在痛苦中迷茫挣扎!那个年代的老三届,几乎都是通过正规考试严格录取到中学的。几乎可以说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也是不在话下的。身不由己,一场打碎了千万人梦的浩劫,连同其他被批挨整的人一样,却成了不堪回首的恶梦!
我们下放那年,队里工分值只有三角柒分肆厘。而和我们同一大队在一队的他们当年工分值已七八角。我们连他们一半都不到。还有些生产队工分值只有七分钱。只有我们的五分之一,新乡一队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大部份人一年苦到头粮草倒挂,不仅没收入还欠。困难可想而知。然而知青组的插友们团结一心,共度时艰,相互关心,互相帮助,虽有矛盾,总能化解。
当年我们下放的这些老三届,正值青春。正是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无情地被击碎了!然而广阔天地,艰苦劳动生活又磨炼了我们的意志,锻炼了我们的肌体。我完全赞同学兄的这样精辟的总结:学会了生存,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思考,锻炼了意志。
读了学兄的《知青岁月》,感到和自己一样现实、实际。他以小说形式描写了知青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更何况都是二十上下的青年人!爱情是任何作品中永恒的主题,知青作品也不例外。不过在当时爱情对于知青来讲,相当一部份人不敢想,不去想。有的只能私下密会,互倾衷肠,有的鸿雁传书,写信来往。当然每个知青都有内心的秘密,也有着艰难的选择。有女知青跟男社员的,也有男知青娶女社员的,而我们班则有两对同学结为夫妻,都是在南洋农村结婚生子的。与其说是爱情,多少有些无可奈何的感觉。而培坤学兄小说中女主人公的遭遇和结局,有其浪漫传奇,也有其悲凉辛酸。女主人公那么好的条件,其父母却被全家下放回祖籍,比盐城更穷的赣榆。是回父母身边还是留南洋?是与公办教师苏校长结合还是同长相酷似自己同班同学的盐城知青恋爱?甚为矛盾和纠结。看似有些虚构,然而当时现实生活中完全对得上号!当然这些情节在学兄的笔下更具悬念,令人遐想,引人入胜。这就是小说的魅力!但愿他(她)们都有良好的归属。
近些年涉知青题材的文章鲜见。而学兄的《知青岁月》无疑给我们这代人带来惊喜!不管想与不想,那段历史是难忘的。而学兄的初衷就是不要忘记过去,不能忘掉自己的曾经。回忆是美好的又是苦涩的。毕竟那是我们青春芳华的全部或大部或部份。然而我们走过来了!
——邱丕民(盐中老三届知青,群友)
《知青岁月》写的内容是充满心酸,令人唏嘘的,但不乏浪漫和恋爱的种种惊喜。这就是生活,尝遍酸甜苦辣咸,生活才圆满。为学长的大结局点赞,有情人终成眷属。
——戴雪珍(无锡老三届知青,群友)
皆大欢喜的大结局!一切的一切都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沒有刻意地宣染知青生活的悲与苦,平静的回忆中给人以真实感、亲切感。从当年的知青到如今的我们,岁月给了我们苦,也给了我们乐!我们这一代人究竟是幸还是不幸?我觉得是幸运的。不必怨天尤人,好好地惜福!
——陶玉琨(马沟中学老三届知青,群友)
 
喜欢教授写的大团圆结局,已发朋友圈圈分享。
——孙方红(退休医生,群友)
祝贺《知青岁月》杀青!大结局完全符合整体脉络,平淡无奇才是真。
——周忠良(盐城发电厂退休职工,群友)
 
我虽然没有插过队,但我家大哥二姐都是下乡知青,我高中毕业后曾多次到他们插队所在地小住,所以对这里老同学培坤大哥的描绘并不陌生……谢谢培坤同学!你们那里农民与知青关系看来蛮好,我们这里农村人不欢迎知青,甚至有知青被大队支书逼死(吊死在支书家门口)的案例。
水到渠成皆大欢喜,功德圆满各得所需。
——李宜华(苏大同班同学)
 
 以小说的形式,避开真人,很好!
——周永坤(苏大同班同学)
有志者事竟成,有情人终成眷属,结局皆大欢喜。
—徐文华(政教)(苏大同班同学)
 
小说主要想反映知青生活,有味!据我所知、知青在农村结婚的不多,都害怕结婚后永远落在农村。但也有少数知青结了婚,如知青相互成家,女知青嫁农村青年或男知青娶了农村姑娘,大多以悲剧结尾。我们苏大77级中就有。
——徐文华(历史系)(苏大同学)
我与典子有同感,《知青岁月》每次太短,不过瘾。我把它放到“收藏”里,这样看得过瘾!谢谢好人一生平安!
我不是知青,但我们是同龄人,谢谢你写出这么感人的作品!
——常持斌(盐城师院退休教师)
 
《知青岁月》把我这个没有当过知青的人带到了那个特殊年代里的特殊世界,补上了人生一课。《知青岁月》真实感人,情节生动,插图般配,文笔流畅而富乡土味。读来引人入胜。日读一二,正合我意。
它浓缩了广大知青包括你自己的经历、心理、命运  ,读来感觉真实,感动甚至震撼。
——孙炳元(盐城师院退休教师)
吴英家的遭遇真让人心疼 和我家很相似。当年我父亲曾经也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身经百战,所向披靡,直到打过长江,渡江侦察兵就是他们连的原型。后来留在无锡参加地方工作,文革时期被打成走资派,1969年全家下放到老家射阳县。
认真拜读了您的佳作,写的真好!朴实无华,细腻生动,就是我们知青当年的真实写照!
除了武汉,无锡也是武斗搞得最厉害的城市之一,武斗中死伤惨重。我父亲在文革期间真是九死一生,先被左派作为走资派批斗游街示众,后又重新站队支持左派,作为人武部部长,他坚决反对和阻止武斗,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死亡,后来因为派性主动要求带着全家下放到苏北老家的。
即便退出江湖自动下放农村,还是未能逃过劫难,被打成了双料反革命“516”重新押回无锡关押批斗两年半,受尽各种酷刑,真是生不如死,很多人因为受不了折磨选择自杀,还被认定畏罪自杀。每每想起那段日子我们全家都非常后怕,我父亲当时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毅力,早就被整死了,那么我们全家的命运也将彻底改变。父亲常说他这个人命大,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九死一生,文革期间也是死里逃生。是的,庆幸的是我父亲能顽强的挺了过来,谢天谢地!尽管烙下一身毛病,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今的平安美好生活,快乐过好每一天。
 写的真好,总是悬念不断。
认真拜读了每一章,文笔简洁流畅,情节真实细腻,故事生动感人,拜读时常常能找到自己当年的影子,身同感受,结局也很圆满建议出版成册!
——包丽丽(盐城师院退休教师,原外语学院院长)
一路追随“知青岁月”,唤起了心底沉积的岁月,这是我们那一代人共历的生命轨迹,是我们一生中不可磨灭的印记。我们从苦难中坚挺地走出来实践了我们的初衷。谢谢你重现了知青的历程,展现了他们美好的心灵与坚韧的意志。也使我们更加珍稀今天,愿知青的过往成为历史的绝唱。
——梁鲁渤(盐城师院退休教师)
 
小说《知青岁月》以六十年代末,全国千万知青插队落户为背景,以六六届高中毕业生吴英和游龙的爱情为主线,描述了一代知青人,不甘命运的沉沦,在艰苦的农村生活中拼搏向上,最终获取幸福生活的故事。
作者的十年知青经历给予人物丰厚的生活底蕴,读来真实可信,栩栩如生,其中的主人公吴英阳光开朗,不为利益所动,奋发努力,终于攀登境界高峰。在吴英身上,读者看到的正是作者的人生路径。
期待作者更多优秀作品!
——丁 坚(上海盐城人,“上海情愫”公众号版主。)
吉老师,我也是知青,插队十一年,你的文章带给我在农村的回忆真实感。我们这一代的青春真是一个传奇真实的故事。
——杨隽璆(苏州老三届知青,小区邻居)
 
注:图片均选自网络。
【作者简介】好人一生平安(网名),男,1966年高中毕业,1968年上山下乡。1969年到1977年先后担任大队和公社民办教师。1977年恢复高考后,首批考取江苏师院(现苏州大学)政教系。毕业后回到家乡担任盐城师专(后升格为盐城师范学院)政教系教师和教学管理工作。2008年退休。
(0)

相关推荐

  • 写在灵璧中学即将整体搬迁之际

    故乡母校  心灵的圣地 写在灵璧中学整体搬迁新校区之际 文/灵中1967届校友刘培廷 喜闻母校灵璧中学将整体搬迁到投资八亿元人民币的新校区,心情十分激动!灵璧中学是我魂牵梦绕的心灵圣地,是我的根.我的 ...

  • 随云:回家的感觉(连载)

    回家的感觉(连载)          作者:随云 (十四)青春的岁月像条河  没有找到那片莽林,也没有找到那幢农舍,但我的脑海里却老是浮现原土地公社的知青.舒昌力同学浑圆的脑袋和满脸的傻笑.昌力也是两 ...

  • 【 华丰岁月】黄士徳 — — (二)华丰人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关注及赞赏鼓励 三线文化遗产 微信公众号于 2017年3月25日 正式开通 感谢关注本公众号 敬请 弟兄姊妹 多多帮忙 推广宣传 三线文化遗产 三线岁月 二.<华丰人> ...

  • 关于老三届的一段珍贵视频!有没有你认识的?

    1966.1967.1968三届初高中毕业生,合称"老三届". 这一辈人他们的经历是多变的,是曲折的,是坎坷的,是辛酸的,而同时也是弥足珍贵的伟大. 历史的长河容易淹没人们的记忆, ...

  • (原创)“老三届”那代人

    "老三届"那段历史始终是我儿时永不磨灭的深刻记忆,我似体会过它的浩荡,似目睹过它空巷 般的倾城,但是那时我太小,只记得大哥走的时候是料峭的严冬,母亲哭了我也跟着哭了. 正宗的&qu ...

  • 老照片:老三届的“知青证”,你见过没?

    知青的意思就是,知识青年. 英文译为是educated youth. 你不要以为他们真的收到过高等教育, 这个称谓只是针对特殊历史时期的. 一般指从1968年,一直到1978年末, 自愿或者" ...

  • 《珊耶词轩》后记

    后 记 2012年6月中旬,在故乡的一家書店,看到一本<纳兰词>,封面上浅印一行字: 北宋以来,一人而己.出版日期是: 2012年5月第一版.词界中,如此评价,实属罕见.于是买回家细细品读 ...

  • 《珊耶词轩》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珊耶词轩>的作者马希玲,笔名珊耶,东北辽宁人.就职于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教授.一生情系故乡本溪山城和客乡边疆漠野首府.东北,西北两点一线,构成了灵魂意脉的人生轨迹. ...

  • 《珊耶词轩》出版说明

    出版说明 <珊耶词轩>一书基于马希玲先生的第一本书<马希玲词集>而产生.在新词作中选了八十首词,还选入了<马希玲词集>中二百二十首词.本着深.尖.精的创作原则重新润 ...

  • 《珊耶词轩》

    序 <珊耶词轩>是马希玲先生又一本原创古韵词集.该词集收录马希玲先生原创词作三百首,<珊耶词轩>里诸多新创词作,涉猎宽阔,选题新巧.可以说,先生是迄今为止唯一把天.地.自然和人 ...

  • 珊耶咏月寄怀

    水调歌头    自古问 文/珊耶 自古问千遍, 日月是何年?鸿蒙初辟天地,遥挂照桑田. 地上红尘情感,天上瑶池梦幻, 冷暖在人间.点点醉星眼,天地对相观. 金玉转,银河炫,月宫寒.不应有问,谁把悲惨撒 ...

  • 《鹧鸪天》33首|2021-诗词轩四群练笔

    投稿邮箱:shicixuan2016@163.com 2021-诗词轩四群练笔 收集人:青鱼.若水 词牌 宋词<鹧鸪天>词牌(龙榆生) 中仄平平中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 ...

  • 周宏康原创丨悲愤世界中的雄阔与凄婉——浅谈稼轩词意象的美学特质

    悲愤世界中的雄阔与凄婉 --浅谈稼轩词意象的美学特质 文/周宏康 南宋词人辛弃疾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是豪放词宗的代表性旗手.他创作并流传下大量脍炙人口的词作,千百年来隽永不衰.辛弃疾词作 ...

  • 冷热之间 || 热词在前,思索在后/王穗作品/轩诚清读(第453期)

    文/王穗 诵读/梁轩诚 前几天,与友人一道看电影<百鸟朝凤>,有句台词使我启发: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 与结果而言,我更注重于目的,既出发点.你做这件事或说这句话的出发点是 ...

  • 闲话热词 || 从离开王某强的某蓉说起​/轩诚文,读(第599期A)

    轩诚杂谈: 对于语言,我一向还是比较谨慎的,所以对于一些网络流行语,我一贯是退避三舍,敬而远之.但是由于网络强大的冲击力,一些词汇还是躲无可躲,避无可避地冲到了你的面前,那你就必须面对,这时我才发现, ...

  • 831期A || 林小菲:咏春词一组/轩诚诵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时刻 美丽小语: 素心,柔意,读着落花,与清风悄语.流岚盈握,云霓暇祺,春韵缤纷无忌,凝视的目光,在光阴的深处,心印相叠,执手相看,享清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