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吵架才能让关系更亲密?

“她从来不了解我,我们还有必要在一起吗?”
“我牙疼他也不知道来抱抱我,太敷衍了,一定是不爱我了。”
“他从来不秒回我信息,没有以前那么在乎我了。”
最近找我咨询的小伙伴中,我发现大部分人都存在多多少少的沟通问题。本来亲密关系里的问题就是要通过沟通来解决,大家也明白这个共识。
可是真的沟通时,现实却是越沟通,越出现问题,沟通最终发展成吵架。并且每一次沟通都会出现冲突,所以开始讨厌和对方沟通,渐渐地就认为对方是一个不合适自己的人。
其实你会发现,即使是两个彼此非常熟悉的人,沟通的时候依然会存在信息传达不准确的情况。
学校教过你语文,数学,英语,但是从来没有教过你关于如何跟他人沟通的知识。今天我就跟大家聊一下亲密关系常见的两种沟通误区。
常见沟通雷区
沟通,是由信息传达者和信息接受者共同完成。任何一端出现信息误差,沟通就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如果再在其中掺杂个人情绪,那就有演变成吵架的可能性。接下来我要说一下信息传达者最常见的2个问题。
问题1:沟通过程中,把个人意见混淆成事实。沟通的过程,是一次信息交换的过程。一旦在沟通过程把【事实】替换成【意见】,表达出来的意思不但出现了误差,还有了一丝指责的问题。

事实:你忘记了纪念日,没有送礼物

意见:你一点都不重视我们之间的感情

事实:你袜子乱丢,没有摆好

意见:你真是一个不爱干净的人

事实:你总想让我秒回微信

意见:你真是个控制狂

当我们把事实性描述,和意见性描述一起放出来的时候,差别就显而易见了。在日常沟通中,很容易就会出现错把【意见】当成【事实】去表达的情况,然后就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争论,甚至是吵架。
问题2:沟通过程中,把个人推论混淆成事实。当我们遇到困惑的问题时,最常用的解决办法是:猜想,推论,验证。
这个思维方式的确能帮我们摸清一些事情的规律,但是并不适合用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当中。
事实:你点了一个有葱的面给我
猜想:你忘记我不喜欢吃葱了
推论:你不爱我了
验证:质问:“哼,你是不是不爱我了?”
这个推理验证过程的确无懈可击。但是在一切都还没有100%确定的时候,就放出结论。信息接收方往往会一脸懵逼,对方只是点了一个面,就被你质疑是否是不爱自己了。这种沟通方式会让对方困扰,搞不清楚你想要表达什么内容。容易引发争论。
固有行为模式
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两种沟通误区,一般是过去小时候的沟通模式出现了问题,导致你的潜意识中,对一些事情特别敏感。
一种“固有的行为模式”,就像是学骑自行车一样,烙印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它们成为一种自动反应,我们连想都不用想,行为上就自动运行。就像一个开关,骑上自行车,这个开关就打开了。
感情中也会有非常多这种潜意识的开关,套用问题2当中的案例,我们来分析一下背后的原因。
经历→小时候你告诉爸妈不喜欢吃葱,但是爸妈总是强迫你吃葱,就因为“吃葱聪明”。你的需求被无视,这让你觉得到不被爱。
信念→让我吃葱的人,无视我个人需求的人,都是不爱我的人
感觉→被遗弃,不被重视,失去爱
行为→质问,吵架,放弃无视自己需求的人
客观事实是不会变的。变的只有你的信念,同样一件事情,当你抱有不同信念的时候,你的感觉是不一样,而不同的感觉则会导致不同的行为。
一个从小就被关爱,被尊重的人,和一个从小就被无视需求,被骂的人,当他们面对来自爱人不及时回复信息这件事时,态度是截然不同。
前者不会因为这件事,而被激发出任何感觉,就当是对方在忙而已;而后者因为不被重视的感觉被激发,往往就会出现情绪化的行为。
怎么办?遵循三个沟通原则
接下来教大家三个沟通原则,只要在沟通的过程,遵守这三个原则,就能避免很多沟通冲突。
说事实:对事不对人,只描述客观发生过的事实,不做任何猜想。如:我们最近的交流变少了(事实),而不是,你最近不想和我说话了(猜想)。
说感受:直接说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要表达情绪,而不是情绪化地表达。如,我现在很生气(表达情绪)。而不是,你把我气死了,你怎么这么笨(情绪化表达)。
说需求:说出自己渴望的是什么,但是不要强迫对方做任何事情,要说需求,不是说要求。如,我希望你能多听听我说话。
最后,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让你和伴侣,他人之间的沟通能够减少些许摩擦。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点个“在看”,是对我最大的认可。
揭示男女关系的真相,为什么人家总是不找你?
“女人永远是对的”
大部分人的都错了,这才是直抵人心的深度沟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