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平生漫谈满族名人---四朝元老索尼

看过电视剧《康熙王朝》的人,都会对老谋深算的赫舍里·索尼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是康熙朝 初年的四大辅政之一,并且位列四位辅政大臣之首,还是清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他的孙女赫舍里氏是康熙的第一任皇后,索尼祖孙俩人撑起了康熙的家庭和事业。这 是大家所熟知的,但是索尼还有不为众人所熟知的一面。那就是他的武功亦超凡脱俗,千军万马中的飒爽英姿同样威震四方,令敌军闻之胆寒;他多次参与宫廷斗 争,为清王朝的皇位能够平稳过渡,使大清王朝能够稳中求进,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身世及生平

赫舍里·索尼出生于公元1601年,刚归附努尔哈赤时,隶属正黄旗,被任命为一等侍卫,后来当过吏部启心郎,还当过内大臣,兼议政大臣、总管内务府;被授予一等伯和一等公爵,世袭罔替。最后临危受命,成为康熙的辅政大臣,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六月,去世,谥为“文忠”。

索尼姓赫舍里,满族姓氏。又作何舍里,满族最古老的姓氏,唐末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纥石列。

赫舍里是满语的汉文音译。原义一说为河名,一说为部落名。有文字记载可上朔至金朝。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赫舍里——金朝时译为“纥石烈”,其姓氏在金朝时的著名人物有:金朝右丞相、金源郡王纥石烈·志宁,宰相、金源郡王纥石烈·良弼。清朝有写为“黑舍利(黑读赫)”、“赫舍哩”等不同写法,《八旗氏族通 谱》、《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统一译为“赫舍里”,作为满洲之统一写法。《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中记载:赫舍里氏,满族望族后姓,清初一百八十八户,世居都英额、和多穆哈连、斋古、哈达、叶赫、辉发、黑龙江、乌喇、沙尔虎、瓦尔喀、札木库、塔山堡、哈尔敏、长白山、赫席里、白河、赫舍里河、特分、雅兰、佛阿拉、马察、绥分、讷殷江、诺尔、瑚普察、松花江、胡兰、浑春、雅尔湖、滹野、尼马察、德得合村、雅哈和罗、阿库里、拖克索村、阿克坦村、锦州、果尔敏街、额尔敏、白都讷、费尔塔哈、蜚悠城、查哈尔、巴喇雅村、象山、何殷村、石巴尔台、完颜、索伦、库库奇特、山端村、苏完哈达、恭伊路、公村、努尼村等地。多冠汉字姓何,还有高、康、赫、张、芦、贺、索、郝、英、黑、佟、普、满、李。蒙古族有此姓,出自汉朝时期南匈奴族赫舍哩部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 化改为姓氏,蒙古族赫舍哩氏原居蒙古西乌珠穆沁草原,明朝后期迁牧库昆,库昆就是现在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与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交界的新开河流域。锡伯族 有此姓,均于满族同源同宗。

宦海沉浮
1.初
入官场

赫舍里·索尼的父辈是兄弟二人,赫舍里·索尼的父亲是赫舍里·硕色,硕色的弟弟,也就是索尼的叔叔,叫赫舍里·希福。后金天命四年(公元1619年),赫舍 里·硕色携其弟赫舍里·希福来归顺努尔哈赤,编入正黄旗。由于赫舍里·硕色、赫舍里·希福,还有赫舍里·索尼都通晓满、蒙、汉三种文字,于是特命赫舍里· 硕色、赫舍里·希福在文馆做官,赐号“巴克什(巴克什是蒙古语,意为师傅,精通读写的人均可称为巴克什)”,赫舍里·索尼也被任命在文馆办事,也被赐号 “巴克什”。同时授赫舍里·索尼一等侍卫。19岁的索尼,成为清太祖麾下的武职文官。

后来,索尼也曾弃笔从戎,跟随努尔哈赤出征界凡、栋夔,在疆场上大显身手。栋夔是蒙古部族,索尼通蒙古语,在征服蒙古各部族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在当 时,与努尔哈赤实力相当的有乌拉部、叶赫部,这三个部落都有统一女真的可能,颇有点三国鼎立的味道。而蒙古诸部的倾向和立场对女真各部来说至关重要,因 此建州、乌拉、叶赫都将拉拢蒙古视作头等要物。在这方面,努尔哈赤是做的最成功的,因为什么呢?因为有精通蒙古语的索尼。这就是索尼在当时所起到的不可 或缺的关键性作用。可见,索尼能文能武,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

皇太极即位后,索尼随着年龄的增长,又成为清太宗麾下的要员。后金天聪元年(公元1627年)赫舍里·索尼随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攻打锦州,到宁远去侦察敌情时,立下战功。至于是何等战功,因史书所载不详,不得而知。

后金天聪二年(公元1628年),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亲征蒙古喀尔喀,让蒙古其他归附的部族率兵一同前往征讨。可是与后金关系最为密切的科尔沁部族竟敢 违命,不肯出兵配合。皇太极便命令精通满语的索尼与侍卫阿珠祜带着谕旨去斥责土谢图汗奥巴额驸。当初,奥巴做台吉的时候,到盛京来朝见努尔哈赤,清太祖册 封奥巴为土谢图汗,并把贝勒舒尔哈齐的女儿嫁给了奥巴,奥巴便成为额驸。但后来奥巴屡次违背盟约,私下里还经常与明朝来往,引起后金的不满。现在让他出兵 配合作战,他又背约不来。于是索尼接受了前去斥责奥巴的任务,出发了。

进入了奥巴的地盘后,奥巴部族的人用牛羊肉款待索尼,索尼是坚决不吃,并且说:“你们部族的首领有异心,我怎么能吃你们的食物呢?”当时,奥巴的脚生病了, 索尼与阿珠祜就去见了公主,并告知公主,皇上有谕旨给奥巴。公主回去告诉了奥巴,奥巴听说有皇上的谕旨,马上在奴仆的搀扶下来见索尼。见面后,奥巴假装不认识索尼,问道:“你是谁啊?”索尼答:“我是天朝的使臣!你是有罪的人,本应当和你恩断义绝,但是看在公主的份上才派我来责问你。”奥巴马上吩咐左右仆人赶快摆设酒宴,款待天朝使臣,索尼却毫不理会,起身走人了。

奥 巴这下可慌了手脚,索尼走了,天朝的大军就该来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马上命令台吉塞冷等追赶并跪留索尼,塞冷等人恳请索尼出示谕旨并宣布谕旨的内容。索 尼拿出玺书给台吉塞冷等人看,然后命令他们头前带路,到正堂宣旨。索尼来到正堂,奥巴跪倒在索尼面前,索尼宣读了谕旨,奥巴听到谕旨对他的斥责后,大惊失 色,马上赔罪。索尼用君臣大义斥责了奥巴,奥巴马上磕头,表示悔罪,并且承诺今后再不敢违命,时刻听从天朝调遣。

这次出使蒙古,扬了大清国威,驯服了科尔沁部的奥巴,散漫的蒙古各部进一步认识到了皇命不可违的权威。索尼与侍卫阿珠祜带着奥巴的大臣党阿赖先回到朝廷,把经过具实汇报,皇太极对索尼的表现甚是满意。

后金天聪三年(公元1629年),索尼跟随大军打到北京城下,当时北京城内空虚,驻守兵将极少,京师告急,明朝督师袁崇焕急忙领兵驰援北京,在北京城东南方 安营扎寨。刚满二十岁的贝勒豪格(皇太极长子)年轻气盛,一马当先,突入敌阵。这回可吃了大亏了!豪格以为袁崇焕所率的明军和其他将领所率明军应该没什么两样,一冲即溃。明军文人带兵,都是些纸上谈兵的书呆子,不足畏惧。经验主义害死人啊!什么地方都有例外啊,袁崇焕可是经过高人指点,名人传授的,今天就让你吃亏长见识,但是不知道豪格还有没有长见识的机会。豪格刚冲入袁崇焕的军队,就立马被团团围住,箭矢如雨点般向豪格汇聚,弄得豪格是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这下要够戗!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索尼跃马驰入,斩杀无数,冲乱了明军的阵脚,护卫着豪格一起突出了重围。看来以知识改变命运的索尼,马上功 夫也相当了得,战场上同样是勇冠三军的英雄豪杰。

后金天聪四年(公元1630年),索尼带谕旨招抚了榛子镇和沙河驿,攻克永平并在永平镇守。后金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晋升吏部启心郎。而后跟随大军 去大凌河设围,明军从锦州派来援兵,索尼领兵击溃了来援的明军。后金天聪六年(公元1632年),又随大军征讨察哈尔,攻打大同,夺取了阜台寨,晋升寻予 牛录章京世职,仍直内院。崇德八年,考绩合格,晋升三等甲喇章京。这说明索尼的步步晋升,主要是靠他在战场上拼杀的卓越战功换来的,他的文才这时尚未得到 太大的发挥。

2.无
端落难

清太宗皇太极驾崩后五日,睿亲王多尔衮在官庙,召见索尼议谈册立新皇帝的事。当时,索尼说:“先帝(清太宗皇太极)有皇子在,一定要立其中之一。其他的就不知道了。”当天晚上,巴牙喇纛章京图赖到索尼处,告诉他自己已决心拥立皇子为帝,索尼由此知道,自己并不是孤军奋战。

第二天黎明,隶属两黄旗的大臣在大清门盟誓:坚决要求立皇子为帝,然后下令两旗的巴牙喇兵士张弓搭箭,包围了宫殿,然后率领他们来到崇政殿。当时诸王大臣排 列坐在东西厢的小屋子里,索尼及巴图鲁鄂下拜要求立皇子为新皇帝,睿亲王多尔衮叫他们暂时退下。可见此时的宫廷斗争十分激烈,弄不好要导致宫廷流血,甚至 有可能使满清大业因内耗而就此销声匿迹,那么历史也就会因此改写,就不会再有二百六十年基业的大清王朝。

索尼、巴图鲁鄂、图赖等人是“保皇派”,而且已经带着两黄旗的人马包围了宫殿,大有势在必得、鱼死网破之势。另一派是支持睿亲王多尔衮的。英亲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主张让睿亲王多尔衮即帝位,睿亲王多尔衮犹豫半晌没有答应,因为睿亲王多尔衮充分认识到了目前形势的严峻。

豫亲王多铎说:“睿亲王若不即帝位,那么应该立我即帝位,因为我的名字出现在太祖的遗诏上。”

睿亲王多尔衮说:“肃亲王豪格的名字也出现在太祖的遗诏上,不是单独有你。”

豫亲王多铎又说:“不立我为皇帝,从大小论,应该立礼亲王代善为皇帝。”

礼亲王代善说:“如果睿亲王应允即帝位,那是我大清国的福分,如果睿亲王不同意即帝位,那就应当立皇子当新皇帝。我老了,当皇帝能胜任吗?”

经过一番争议,决定奉六岁的皇九子福临即皇帝位。是为清世祖。此后,索尼与谭泰、图赖、巩阿岱、锡翰、鄂拜在三官庙盟誓:六人誓辅幼主,六人就如同一个人。

此时的索尼四十三岁,血性正浓,不讲政治,不懂策略,不知韬晦。虽然忠贞不二,却也惹祸上身。因为索尼等人忠心辅佐幼主,睿亲王多尔衮始终没有当上皇帝。正因为如此,皇帝下诏书褒奖索尼没有归附睿亲王多尔衮,并赏赐给索尼鞍马。

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索尼跟随睿亲王多尔衮进入山海关,定都北京。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晋升二等昂邦章京。睿亲王多尔衮下令解除索尼吏 部启心郎的职务,仍管理部事,看看,开始找麻烦了,给索尼穿小鞋了。可是索尼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你怎么打击迫害,索尼就是坚持着自己的正统思 想,矢志不渝。皇帝必须由皇子继任,这是索尼的理想。其余的什么功名利禄,什么荣华富贵,统统置之度外,爱咋咋的,就是宁静致远,淡泊明志。清朝的辅政大 臣能这样坚持自己的理想,到什么时候,什么地位,什么危难都矢志不渝的,并且能得善终、并一直保留着美好名声的只有索尼一个,其余的都没坚持住。如摄政王 睿亲王多尔衮就不行,还有鳌拜也不行,就是索尼的三子索额图也没法和他比,后来赶上列强不断入侵的恭亲王奕訢,更没法和索尼相比。

睿亲王多尔衮刚摄政,谭泰、巩阿岱、锡翰都背叛了自己当初的盟誓,归附了睿亲王多尔衮,只有索尼坚决不归附,睿亲王多尔衮对他很是不满。李自成从北京败退 时,放火烧了宫殿。此时,开始商议重修宫殿的事,而与此同时睿亲王多尔衮也要营建自己的府第,工部的官吏讨好睿亲王多尔衮,给睿亲王多尔衮多拨款,各种工 匠都急忙去营建睿亲王府第。佟机说睿亲王多尔衮这么做不对,睿亲王多尔衮很恼火,想杀佟机。索尼据理力争,说佟机无罪,凭什么杀。因为这件事,睿亲王多尔 衮对索尼更加怀恨。英亲王阿济格怠慢皇上,目无皇上,把皇上视为“八岁幼儿”,索尼把这件事告诉了睿亲王多尔衮,并且请求给英亲王阿济格定罪,睿亲王多尔 衮没有允许。睿亲王多尔衮经常召集大臣商议分封诸王的事,索尼始终坚持不让这么做。巩阿岱、锡翰进谗言说:“索尼不希望睿亲王多尔衮平定天下!”请求给索 尼治罪。睿亲王多尔衮也没有允许。索尼告发固山额真谭泰隐匿诏旨,谭泰因为这件事被削夺了公爵;于是就密告索尼用皇家内库的漆琴送人,让放马的人在库院喂 马,让仆人从禁门的桥下捕鱼,索尼因为这个密告停止了这些行为。

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巴牙喇纛章京图赖弹劾谭泰对朝廷有怨恨,这件事将索尼牵扯进来。这还是顺治初年的事。当时清朝大军分道去西安剿灭贼寇,谭泰 晚到了一步,没立上军功。等到挥师江南的时候,谭泰忧虑没有他的封赏,就和图赖说,自己心里很不服气。图赖就给索尼写了封信,让索尼向睿亲王多尔衮奏禀此 事,可是给索尼送信的人偷看了书信,怕谭泰因此获罪,就把书信扔到河里去了。现在图赖提起以前这件事,立即逮捕并询问送信的人塞尔特,塞尔特撒谎说,信已 经送到索尼手上了。各位大臣说索尼论罪当斩,睿亲王多尔衮亲自审问了这个案子,索尼说:“我以前曾告发过谭泰隐匿诏旨的罪行,我还能特意隐匿图赖的书信来 庇护谭泰吗?”睿亲王多尔衮再次审讯送信的人,事情真相才大白于天下。于是又恢复了索尼的职位,可是睿亲王多尔衮和谭泰等人对索尼的不满是日甚一日。

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清明时节,睿亲王多尔衮(摄政王)派遣索尼祭奠昭陵,贝子屯齐揭发索尼与图赖等密谋立肃亲王豪格为帝。这件事论罪应当处以死 刑,但最后减轻了处罚。据《清史稿》记载:“夺官,籍其家,即安置昭陵。”在那个靠抢劫起家,人人崇尚发家致富的时代,向你索尼这样为理想去抗上,为理想 而将生死置之度外,为理想而放弃全家的幸福生活,知道社会将怎样评价你索尼吗?一个字:“傻!”两个字:“另类!”三个字:“书呆子”。知道家人会怎么评 价你索尼吗?妻子会说:“你这辈子做人多失败,钱没挣到,官没当上,老婆孩子都跟你受罪!”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想,索尼没有被睿亲王多尔衮处死,说明索尼并 不孤单,像他这样抗争的还有一大群人。可以说,还有很多人都在默默地支持他!虽然许多人采取了明哲保身的行为,虽然这些人占据不了主流,虽然这些人贪图荣 华富贵、功名利禄,但至少可以相濡以沫,默默的坚持和抗争,再者孝庄皇太后也不希望坚决反对睿亲王多尔衮的索尼死掉,那样孝庄会感到更大的危险、孤单和无 助。这时候的索尼!只有卧薪尝胆,耐心等待!才有复出的机会!

也许读者看到这里心中会隐隐的产生一丝不解和疑惑。索尼是属于那个满族部落酋长制的社会时代,在那个时代崇尚的是掠夺、杀戮、强者为王。可是索尼的理想是坚 持由皇子继承大统,这明显是汉族文化啊!皇子继承皇位的思想是汉族宫廷礼制的核心内容。索尼怎么会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并深深地融化到骨髓里,流淌在血液 中呢?就连最后诬陷索尼也是和这种思想有关,诬陷索尼的罪名是什么?密谋拥立豪格。豪格是谁?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嫡长子,这不明摆着是说,索尼的理想是 坚持汉族宫廷礼制中的核心皇权思想——嫡长子继承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不妨深入挖掘一下,因为每一个人的思想都不可能凭空产生,这一定和他的家庭 背景以及他的成长经历有关。那我们就来看看索尼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吧。

索尼的曾祖父是穆瑚禄,被明朝任命为管理开原马市的都督,其属下应当有相当数量的部众。管理贸易的人最不缺的应该就是钱,索尼祖辈家里很富庶啊!穆瑚禄有八 个儿子,其中第七子是特赫纳(索尼的太祖父),特赫纳的第三子是瑚什穆巴彦,即是硕色和希福的父亲,索尼的祖父(爷爷)。在满语里巴彦是富翁的意思,索尼 的爷爷被称为瑚什穆巴彦,那说明索尼的爷爷那是相当富有。这样的家庭生活在汉族文化很发达的开原地区,为了更好地与明朝官员、商人、民众打交道,一定要学 习汉族文化。特殊的环境迫使他们不得不对子女进行严格的教育,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受到了汉族文化中的主体内容——宫廷礼制的的熏陶,并在思想里打下了根深蒂 固的烙印,并终生矢志不渝的坚持着。这样索尼的行为就完全可以被读者理解和接受了。

3.破
茧复出

清 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清世祖福临终于摆脱了“皇叔父”多尔衮的羁绊,得以亲政。因为索尼是与多尔衮斗争到底的坚强斗士,“忠贞不贰”,所以召令索 尼回京,官复世职。累进一等伯世袭,晋升内大臣,兼议政大臣、总管内务府。峰回路转,索尼又在年过半百时,成为清朝第三任皇帝的重臣。

清 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索尼应皇帝的要求上书,其中讲到:“老百姓有冤情不能申,有司不详细审察办理的,应严察有司办案人,不要让他们阻塞民情上 传,使皇帝听不到民间的疾苦。发现犯罪者,有旨意要求严惩者,有司一定要从重处罚,不能徇私枉法。应严令有司执法要慎重详细。从前议定福建将士违反军纪的 罪过时,削夺了大将军世袭的拜他喇布勒哈番,而与此案有关的将领全部被削夺了世职,轻重不分,处罚不明,请下旨更正。开国的诸位大臣,从拜他喇布勒哈番以 上都是建立过功业的人,应该准予他们世袭;而在这之后再有恩诏加封的,只要没有战功,就不要发给他们准予世袭的诏书。而对于国外的诸多藩国,因为风俗有很 多不同的地方,如果完全用国内统一制定的法令,恐怕反而容易滋生很多烦扰,请准予他们宽容和变通。有的大臣夺取并占据行市,官商勾结,里勾外连,沆瀣一 气,霸占商人财货,四面八方的商人,带着货物来到京城,就被大臣们强买强卖。诸位王爷贝勒以及大臣私自将玉泉山的水引出灌溉自家田地,导致泉流下游水流枯 竭。边外的树木,都是商人雇佣百姓采伐,现在被大臣私自强占,导致商人破产,生活无以为继。大臣们不专心处理公事,而是去装饰自己的宅第。请求将以上不法 行为全部禁止。五城的审事官,凡是遇到富家与穷苦百姓争讼的案子,一定会判穷苦百姓有罪,曲解案情徇私枉法,不考虑认真执法、维护司法公正、为民做主的问 题,请严令禁止这些执法官收授贿赂包庇罪犯徇私枉法。”索尼的奏章送到皇帝那里,皇帝认为索尼所奏都是事实,而且都是真知灼见,要求相关部门议定施行。有 些大臣当官就是为了功名利禄,有些大臣当官就是为了光宗耀祖,有些大臣当官就是为了荣华富贵,有几人能胸怀天下,心系黎民,更有几人能做到居庙堂之高则忧 其民,居江河之远则忧其君,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呢!索尼做到了,他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为黎民百姓的安居乐业提出了真知灼见。

4.首
席辅政

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突然驾崩,年仅八岁的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即位,是为康熙皇帝。本来,按照大清国的传统旧制度,皇帝 年幼,国家政务应该由一两位宗室的亲王摄政,但由于顺治朝摄政王多尔衮擅权,对皇权构成极大威胁的前车之鉴,孝庄皇太后决定不依旧制,而是改由异姓大臣来 共同辅政,确立了四辅臣制。这样,在同摄政王多尔衮斗争中有功的重臣元老赫舍里·索尼与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成为辅政大臣。从排名看,赫舍里·索尼位居 辅政四大臣之首。鳌拜位居四大辅政大臣之末。四大臣应本着协商一致的原则共同辅佐幼主。花甲之年,索尼终于爬到了宦海之巅。

索尼闻命,跪告诸王贝勒,请求共任国政,而诸王贝勒(八大铁帽子王)都说:“大行皇帝(清世祖福临)十分了解你们四位大臣,委托给你们国家重务,谁敢干预?”于是,索尼等大臣带着小皇帝玄烨在大行皇帝灵柩前宣誓。

《清史稿》上记载,他们的誓言是:“先皇帝不以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等为庸劣,遗诏寄讬,保翊冲主。索尼等誓协忠诚,共生死,辅佐政务。不私亲戚,不 计怨仇,不听旁人及兄弟子侄教唆之言,不求无义之富贵,不私往来诸王贝勒等府受其馈遗,不结党羽,不受贿赂,惟以忠心仰报先皇帝大恩。若各为身谋,有违斯 言,上天惩罚,夺算凶诛。”

宣誓完毕,开始履行辅政大臣的职责。第一件事做什么,拨乱反正。就是革除睿亲王多尔衮摄政时所制定的一些“不合时宜”的制度和措施。

世祖(顺治帝福临)初入北京,定鼎中国到亲政,纪纲法度,都是因循太祖、太宗的遗制;有一些是从明朝旧的典章制度扬弃过来的。总之要让这些制度符合我国的体 制需要。四大辅政大臣主持政务,请旨告谕诸位王爷、贝勒、诸位大臣详细考察太祖、太宗时留下的固有制度,制定为典章。用世祖遗诏上的话说:“没有全部仰仗 太祖、太宗的定制,改变了太多的制度,现在应该尊重祖制,恢复当初的章程,以完成先帝的遗愿。”于是改内阁翰林院还为内三院,又设置理藩院,废除太常、光禄、鸿胪三寺。其他的举措都和这些类似。而镶黄、正白两旗互易圈地,兴大狱的事必须处理。于是四大辅政大臣请旨,称太祖、太宗时,八旗庄田庐舍,依左右翼 顺序分给。等到入关后,睿亲王多尔衮让镶黄旗处在右翼的末端,正白旗圈地本应当属于镶黄旗,现在让他们互换圈地,仍然恢复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 极)时的旧制。之所以要让正白旗与镶黄旗换地,是因为睿亲王多尔衮是领导正白旗的,可见现在换地说明当初是睿亲王多尔衮欺负了镶黄旗。从这次拨乱反正,我 们可以看出,索尼这个历史人物也有他无法逾越的历史局限性。睿亲王多尔衮施行的措施、制定的制度也不都是错误的,有些还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是进步的, 可是全部恢复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的制度,明显是历史的倒退,不过这也可以理解,这里有着民族防范心理在作祟,满族要保留本民族自己的特色,不能完全被汉族 同化,所以有时发生一些倒退也是没有办法的选择。

三.
晚霞辉煌

四大辅政大臣最初还相安无事,然而随着四大辅政大臣内部势力的变化,本来位居末位的鳌拜的势力日益扩大,鳌拜是一个权利欲极强的人,他仗着年轻气盛,结党营私,专横跋扈,根本不把年幼的皇帝和其他辅政大臣放在眼里。而此时历经三朝,经历多次宫廷斗争的索尼,如今已是老谋深算,深谙韬光养晦之法的老狐狸,于是索尼再也不会象苏克萨哈那样与鳌拜对着干,因为当年他和睿亲王多尔衮对着干就险些丢了性命,理想是要坚持,但首先得留住生命,保住权位,有了生命和权位,才能更好地为理想为奋斗,不信,你看,蛮干的苏克萨哈把命丢了吧!这说明,一个连自己的利益都无法捍卫的人,是没有资格去捍卫国家和百姓的利益的。索尼看见鳌拜势力日涨,与苏克萨哈水火不能相容,内心确实产生了恐惧。所以便以年老多病为由,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不与鳌拜发生正面冲突的回避态度。

眼看鳌拜权倾朝野,太皇太后(孝庄)为达到遏制鳌拜的目的,转而笼络索尼父子。一改太宗、世祖两朝均在蒙古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家族中择后的传统,册立索尼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这正中索尼下怀,老谋深算的索尼采取的以退为进的策略获得了成功,在多尔衮那被整吃亏的教训今天连本带利的全收回来了。

太皇太后下了懿旨:

三朝元老索尼孙女赫舍里氏,年芳十三,贤德端良,庆育高门,柔顺因心,幽闲表质。雅著闺闱之则,能瞻图史之诚。徽章载茂,淑范无违。甚得皇帝喜爱,特选入宫中,立为中宫皇后望而祗率外礼,虔恭中馈,顺而不违,谦而不满,日新其德,以正家人。

钦此

能用在一个女孩身上的所有溢美之词都用上了,这就是女孩的榜样和模范,就差在全国发动一场轰轰烈烈的“向索尼孙女赫舍里氏学习”的宣传运动了。

康熙四年(1665年)九月初八,遵照皇祖母孝庄太皇太后的懿旨,十二岁的康熙皇帝与十三岁的赫舍里氏皇后举行了大婚典礼。从此索尼及其家族更加死心塌地地为皇族效命,一切以皇族的切身利益为重。

在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三月,索尼与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共同奏请清康熙大帝亲政。清康熙大帝当时没有立即应允下来,而是下诏褒奖索尼忠心,加授一等公,与以前所授一等伯一起世袭,清康熙大帝却推辞不受。

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六月,索尼去世,谥为“文忠”,清康熙大帝赐祭葬有加礼。索尼死后葬在清昭陵的左掖,即今辽宁省沈阳市北郊。清昭陵因为坐落在沈阳市北端,故又称北陵,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的陵墓。索尼被陷害时就被罚守昭陵,死后依然忠心耿耿地守卫着昭陵。索尼是离开了,可他为家族创造的辉煌可并没有随着他的去世而结束,而是继续向着更辉煌的颠峰发展。

另外我们再来看看索尼的谥号,对于做过皇帝的人来说,基本上人人都有,可是对于做臣子的来说,是所有大臣都能在死后得到皇帝封赐的谥号的吗?显然不是,可见这个谥号是极有讲究的。而且谥为“文忠”。对于皇帝来说,这是能给臣子的最高褒奖,对于臣子来讲,这是能从皇帝那得到的最大殊荣,不能再高、不能再大了,否则那就不是臣子,而是皇帝了。活着的时候,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死了的时候得到的是做臣子的最高、最大的殊荣,可见索尼确实是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守纪律的合格的国家的掌权人和建设者。为了佐证这一点,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谥号问题。

谥 号:给死者生平以总的评价,突出其主要方面而下的政治性很强的结论性称号。在古代中国,谥法流行,谥号用得也极为广泛。上自帝王公卿,下至布衣小民,都可以有谥。谥号从来源上看,有两种类型:官谥和私谥。私谥由死者的亲朋故旧商议而定,不用履行官方手续,主要用于民间,与宫廷礼制相去甚远,不宜在此详究细 论。官谥是由“官方”通过一定程序和手续才得以出笼的,非常正规。《辞海·谥法》条说:“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臣下之谥,由朝廷赐予。”《谥法解》说: “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看来,谥是政治结论,号明其地位身份。“高皇帝”一称中,“高”是谥,“皇帝”是号。一般来说,用在皇帝或国王身 上,谥是主要的,号已无须再议;但对臣下来说,就不同了。清末大官僚李鸿章,生前最高官衔是太子太傅(从一品)和大学士(正一品),死后赠官太傅(正一 品。按清朝官制,大学士有职无权,太傅和太子太傅均为荣誉衔。其中,太傅是仅次于太师的官衔,而清朝极少赠太师官)。生前的封爵为一等伯,死后晋封一等侯。以上官衔和封爵,都与“公”无关,但李鸿章的谥号却是“文忠公”:“文忠”为谥,“文”证明他是“进士”出身;“忠”在谥法中意为“危身奉上”,即不 顾危险不辞艰难为主人卖命,这是政治评语,是谥的主体;“公”是号,明其地位,意指他的功德已与“公侯伯子男”五等高级爵位中的第一等相当,范仲淹、包 拯、左宗棠、曾国藩等人的谥号中,也有类似的情形。

索尼封诰碑

谥号是给死者的政治结论性称号。原则性极强,所以皇帝给臣下赐谥号那是相当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对照李鸿章“文忠”的解释,就可以看出索尼的谥中的“文” 是说明索尼的文化水平很高,前面提过,索尼懂很多种语言文字,“忠”是指在顺治、康熙两朝,索尼都是受命于为难,不顾个人安危维护了皇权的顺利传承,维护 了满清王朝坚定前行的步伐。由此可见,索尼不仅是对皇帝忠心耿耿,是皇帝的肱骨之臣,堪称国之忠臣;而且对国家也是栋梁之臣,堪称国之能臣。和那些国之奸 臣,还有国之佞臣形成了鲜明对照。

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七月,清康熙大帝同意索尼等大臣的奏章,圣上亲政。索尼的长子、孝诚仁皇后的父亲噶布喇当上了侍卫内大臣。

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孝诚仁皇后驾崩,清康熙大帝授噶布喇为一等公,世袭。索尼的第三子索额图亦曾为大学士、辅政大臣。

作者简介:

任平生    70后园丁,腹藏兵甲,以史为酒,佐以妙文慰怀!曾潜心研究东北解放战争史,成就不菲。其诚可为学生眼中风趣的老师,朋友身边诚挚的伙伴,父母膝下孝顺的儿子,至亲心中坚强的依靠。其人乐观向上,不争不燥,不惑不罔,心静而往!

70后黒俊堂

公众号: heijunka
分享关于精益六西格玛,持续改善等相关事情的感悟,做一个知识的生产商。

偶尔也会来几发对精益六西格玛之外事情的理解。

(0)

相关推荐

  • 历史上的鳌拜是怎样一个人?身犯30条大罪为什么还能免死?

    近日,张一山.唐艺昕主演的电视剧<鹿鼎记>热播让大家对清朝的历史人物产生了浓厚兴趣.在该剧第三集中,康熙皇帝联合韦小宝等人拿下了权臣鳌拜,少年天子初露锋芒.那么历史上的鳌拜是否也像电视剧中 ...

  • 孝诚仁皇后——她对康熙初年政局稳定至关重要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为康熙帝原配嫡后,她打破了清朝开国之后皇后在蒙古族中选择的传统,此后直到同治皇帝时期,清朝再也未出现蒙古皇后.她和她的家族对康熙初年政局稳定至关重要.康熙皇帝对她也是一往情深. 孝诚 ...

  • 任平生漫谈满族名人---爱新觉罗·岳託(I)

    文韬武略 清朝开国史上,有一位值得关注清前史的人们予以格外重视的青年将领--多罗克勤郡王岳託.在有限的军事政治生涯中,他以赫赫战功和深谋远虑,为一个朝代的奠基和巩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身世显赫 ...

  • 任平生漫谈满族名人---爱新觉罗·岳託(II)

    悲情将星--家天下的弃子 官场失意 崇德元年八月,岳託因被指控包庇莽古尔泰.硕托,以及离间济尔哈朗和豪格的关系.被众贝勒.亲王抓住把柄,要求把岳託定为死罪,为平衡满洲贵族的内部关系,清太宗皇太极虽然宽 ...

  • 任平生漫谈满族名人---开国名将扈尔汉

    有志于清前史的人们很少关注到扈尔汉这个人,但扈尔汉确实是清朝名副其实的开国名将之一.可是随着岁月的流失,努尔哈赤的儿孙们逐渐长大,已经能够堪当大任:再加上封建家族政治导致努尔哈赤不断往自己家族内部收权 ...

  • 任平生漫谈满族名人---天纵英才萨哈廉

    努尔哈赤妻妾众多,身后留下了众多的儿孙,其中多数青史著名.本文的主人公萨哈廉,应该是内中的佼佼者. 爱新觉罗·萨哈廉,又作萨哈连,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礼亲王代善的第三子,名将岳託之弟,清太宗皇太极的 ...

  • 任平生漫谈满族名人---爱新觉罗·溥仪

    1938年6月24日,时任伪满洲国皇帝的溥仪曾到抚顺露天矿视察.在<溥仪宫廷活动录(1932--1945)>中记载:"康德五年(1938年)六月二十四日,上午十时,皇帝陛下由奉天 ...

  • 四朝元老威震异邦的北宋名臣文彦博

    文彦博简介:北宋前期,名相辈出,赵普.李沆.寇准.富弼.文彦博.司马光等人如群星璀璨,层出不穷,他们以过人才识担当朝廷柱石的重任,不仅赢得了个人荣宠,也使国家维持了安定兴盛的局面.文彦博是其中福禄寿三 ...

  • 【葆松*精品】七律漫谈微信(外四首).

    羽墨飘香文学第1341期 诗词的天地,声音的摇篮 2018震撼诗坛的国家级精品文萃 七律漫谈微信(外四首) 作者.葆松主编玫瑰.总监:张洪福. 主审:平凡的人.音频:云之翼.冬日的阳光 收听以上音频 ...

  • 四朝元老海瑞,如何得到“海青天”的美名?

    在历史上对于海瑞基本上都是一片好评,除了对待自己的妻妾和孩子外.对于妻妾可能是因为母亲的缘故,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封建思想的固执化让家庭不太美满.对于自己的孩子,更是传出活活饿死的情况. 海瑞在历史上可是 ...

  • 博弈与心理·四朝元老的智慧

    --故事-- 唐德宗贞元年间,咸阳城有一些百姓大白天看见有人在云雾中行走.百姓们又惊又喜又好奇,于是找来先生卜问.先生详细地问了当时的情况以及云中人的服饰和容貌,想了想后,对大家说道:"你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