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胜民:【当黄鹤飞往北方】(散文)
作者简介:
袁胜民 (微名:悠然独语),辽宁沈阳人 。 1958年生人 , 沈阳市作协会员 , 高级政工师 ,喜爱散文诗歌 , 有作品见媒出版 ,现为国企管理人员。
一个秋高气爽的午后,我随沈报万泉文学社采风,来到雄伟壮观的辽宁法库白鹤楼。
登临楼宇时,我高兴的心情立即被这座楼蕴含着大辽浩瀚的历史所带来的沉重与辉煌湮灭了,好像是一种巧合,这座白鹤楼自辽圣宗统和十年始建,但由于战乱一直未建成,直至2015年才竣工,对外开放。今年八月湖北的黄鹤楼与法库的白鹤楼千里缔结“姊妹”缘,联袂打造“南有黄鹤楼,北有白鹤楼”的大文化格局。
白鹤楼千年后的重建,令世人感概,更使人深入了解大辽时代的历史发展沿革,更加了解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如今我罝身於白鹤楼,抚栏远眺法库山水,瞩目鹤乡百般风情,不禁遥想当年登黄鹤楼时光,岁月流逝,思绪万千。
曾记得,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喜欢读千古名诗《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然而,当我第一次登上黄鹤楼,默念着崔灏的这首诗时,我感受到的却是笼罩在黄鹤楼身上、渗透在它每一个构件中的浓重而神秘的气息,感受它的美丽、空灵、忧伤和难以捉摸。
人类因为“仙人骑鹤去”的童话而有黄鹤楼,因为黄鹤楼,又有多少人梦想着能够“驾鹤飞去”。是啊,人世间有太多的险恶、苦难、与不平,当这一切在现实的物质上不能得到补偿时,人们便寄精神于能够获得自我解脱的天国。
黄鹤楼就成了连接世俗人生与理想天国的阶梯,一座可望而不可及的天梯。
当我们领略了万里长江的浩淼壮阔而飘飘欲仙时,黄鹤楼却沉重地需要托起那太多的人间不平和幽愤。
此时我想,除了理性的痛苦和虚无的欢乐外,总该有一座更具有世俗化、更具有北国特色、美的因子的楼阁,供我们这些凡人俗子登临吧!有的,白鹤楼应该也是这样的。
我放缓步伐,拾阶而上,徘徊在大辽的历史城址,来到白鹤楼的顶层。
“欲穷千里自,更上一层楼。”果然如此。
站在白鹤楼,脑海里浮现萧太后率大辽兵抗击北宋来侵的战场硝烟情景;浮现白鹤救主,在天空遨游飞翔的场面;浮现着大辽时代法库(鱼梁)的人文地理风貌。
然而,时过境迁,目前已经没有一丝丝历史的痕迹了。
而我却穿越时空,仿佛看到中原的黄鹤仙人闻听大辽彊土辽阔,水草丰盈,人杰地灵。便驾鹤从遥远的中原向北彊飞去。
江水长,春草绿,飞过芦苇荡,天苍茫,鹤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
黄鹤历经千辛万苦,风霜雪雨,历经千里之遥的历程,飞呀,飞呀,渐渐地黄鹤的羽毛由黄变白了。
白鹤终于来到北方法库(鱼梁)这块风水宝地停留。
当时,白鹤楼尚未建成,但雄姿依惜可见。
这位仙人感慨,若白鹤楼落成,当是文人雅士饮酒赋诗的好去处,于是他脱口而出:“此乃大辽福地也!”
期间,白鹤在鱼梁附近寻找到一片称作獾子洞的湿地。
在此环境适合白鹤修养生息,经过日日夜夜,岁岁年年,一代又一代的繁衍,它们拥有了那种“洁身自傲,心性高远,不畏浮云,勇往直前”。的品格,实现了人与大自然共和谐的美妙愿景,实现了南鹤北移落地生根的美好的梦想,实现了一个庞大的鹤翔之地。
为此,我禁不住赋诗一首
《登白鹤楼》
登临白鹤览名楼,
丽景奇峰古迹稠。
耶律家族多历史,
飞神救主几春秋。
鱼梁韵美娇饶地,
虎岭巴山迤逦丘。
盛誉陶瓷双翼燕,
银鹰展翅宇寰游。
白鹤楼建筑为大辽特色,具有雕梁画栋北国风,高阁临河水滢滢,荷花池里鹤飞舞,鱼梁处处富百姓。
白鹤楼,是个白鹤起舞,鹤翔楼阁的栖息地,是一个可以自由驰骋净化了的世界。
突然间,我看见一只白鹤静静地落在阁楼栏杆上,它的头顶和脸裸露无羽,站立时通体白色,白鹤小心翼翼观察着人类,观察着这个大千世界。我特喜欢白鹤,刚要上前抚摸它的羽毛,谁知白鹤听到动静,立即起飞,消失在茫茫云海中。
在我凭栏极目的视野里,蓦地一只“白鹤”高傲地在蓝天中飞着,一会儿,翅膀展示着东北民用航空基地的品牌,一会儿,另一只翅膀展示中国瓷谷的品牌。
鹤翔法库,将大辽的历史文化传承发挥得淋漓尽致,把建设法库,振兴白鹤之乡的大旗高高举起。
三秦宗旨:
本期编辑:韩天瑞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