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金庸最好的纪念
金庸去世悼文满屏,但多是泛泛的纪念。与其说是纪念金庸,倒不如说是纪念自己,纪念自己曾有的美好时光,以前那是有武侠与远方的年代,反衬的是当前的平庸与无聊,这样的伤感不是对金庸最有意义的纪念,纪念金庸最好的方式是传承武侠小说与武侠精神,在能继承之前,首选要明白为什么新派武侠小说是诞生在港台。
原因简单。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港台没有断裂,而中国传统文化在大陆遭至从五四到文革前所未有的激烈否定与破坏。七十年代末开始虽然有所恢复,后来却又受到商业浪潮的猛烈冲击,别说大陆诞生武侠小说家,就让那些写小说的起一个人名都不能起得有点古意。大陆虽也一直有人在写武侠小说,但有成气候的吗?除了环境的原因,当然还有个人的原因,金庸出生诗书世家,查氏一族诞生过好几位进士翰林,金庸还与徐志摩穆旦是族亲,写武侠小说如果也有阶级,阶级原来也已固化了。
近年有一写武侠小说的盗用金庸小说里的人名还被金庸告上了法庭。大陆影视界只会翻拍武侠小说,只会将《射雕英雄传》改编成话剧歌舞剧地方戏曲,现在又只会将小说改编成游戏。
要想传承武侠小说,必须首先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气渐渐复苏后,大陆将来也许也会出几个武侠小说家。当然,这个难度有点大,非短期可以实现,但目前可先从其他的事做起,比如少强拆一些古迹,降价文物景点的门票,让普通人能亲近中国传统文化,或者即使翻拍人家的小说能用心一点,拍动画片能拍的萌一点,少几个杨永信,让校车安全一点,武侠小说的一大价值不就是让孩子们快乐吗?
尽管金庸的历史贡献巨大,但一直有许多人夸大了这一贡献,金庸说武侠小说以娱乐性为主,不要轻易与纯文学相提并论。人家都说只是娱乐了,许多人却非得把它说成道德文章,还要提名他得诺贝尔奖。金庸还说写武侠小说只是副业,《明报》才是他一生的事业与荣誉。可那些吹捧他的人中有几人读过《明报》,读过金庸以前写的政论?
再聊一聊三大武侠小说家。三大家中,梁羽生最先成名,金庸名气最大,古龙次之。梁羽生的古文功底应超过金庸,他在小说里常秀自己的旧体诗,但秀得有点多,未能很好地溶入进小说,这更加重了小说的旧体痕迹,也拉低了他在三大家中的地位。当然,梁羽生可能也知道他的缺陷,只是可能因为太爱旧体诗,身不由己。金庸很少在小说里秀旧体诗,诗质量也似乎不如梁羽生。古龙有时也秀一秀自己的旧体诗,但适可而止,秀的不多。金庸的小说缺乏古龙的那种诗意,他本应是有诗意的,祖上是名诗人,徐志摩穆旦与他是族亲,但遗憾的是他与徐志摩不合,可能这是其小说缺乏诗意的原因?
金庸小说的结构常雷同,他常在同一人或在一对兄弟身上安排完全对立的两种身份,比如《射雕英雄传》里的郭啸天与杨铁心是结拜兄弟,但郭靖与杨康是死敌,《天龙八部》的乔峰与萧峰痛苦纠结,《鹿鼎记》的韦小宝是康熙好友但又暗助天地会。这其实是文革样版戏的套路,而《侠客行》里的石破天不识字却独窥书法中藏着的武学秘籍,《天龙八部》里的虚竹最不起眼却幸运承继少林寺衣钵,这明显模仿六祖慧能。金庸的小说虽有一些短处,但小说被改编成影视剧的最多,而且他经常回大陆出席各种活动,这更是让他成为第一武侠小说家的重要推力。古龙的不利是早年曾模仿金庸,而且出道最迟,离世最早,所以武侠小说家的排名最终就成了:金庸,古龙,梁羽生。古龙曾说武侠小说从平江不肖生到王度庐是一变,到金庸又是一变。古龙很谦虚,他没提自己。其实,武侠小说从金庸到古龙又是一变,而且变的幅度更大,古龙是用现代手法写武侠,单从形式上就完全超越了前人,语言更如诗。学者型与才子型是古龙与金庸梁羽生的最大区别。
港台武侠小说的辉煌就让纯文学惭愧了,武侠小说从上世纪初到中叶已发生了四五次大变,纯文学呢?纯文学从近代到现在只有两个高峰,一是五四,一是八十年代,八十年代后到现在,纯文学就渐渐衰落了 ,所以令人汗颜的是纯文学与武侠小说的辉煌都未能被我们传承,更勿论再创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