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静专栏】关于“说明文”“议论文”和“诗” ——《七十二堂写作课》读书笔记(三)
【曹静专栏】关于“说明文”“议论文”和“诗” ——《七十二堂写作课》读书笔记(三)
这一篇是《七十二堂写作课》的第三篇读书笔记,主要梳理说明文、议论文和诗的文话。尽管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三大文体的分类法已经流行多年,可是,我读了这本书发现,其实对其中的概念、内涵的理解一直都不够清晰。因此,我对这些知识做了梳理,并努力把最简洁最重要的内容呈现出来,并联系现有教材中的写作内容一起思考。
《七十二堂写作课》的第三册对“说明文”的剖析最为全面,从说明书这种文体讲起,把说明与记述、叙述、议论等不同的表达方式逐一做了辨析说明,接着讲到说明的方法,之后用类型的事物、抽象的事理、事物的异同和事物间的关系等四篇文话阐明了说明对象的内涵,另外还有事物的处理法、话义的诠释、独语式和问答式等几个问题。整体来看,依次对说明的概念、说明方法、说明对象等问题都做了解读,言简意赅,举例生动,这几篇文话就是典范的说明文。
说明文和记述文在取材、写作手法和目的等方面有不同之处。
一是取材不同。记述文取材于“某一件事物,看得见,指得出,即使出于虚构,也像真有这件事物似的”;说明文讲的是“这类事物的形状和光景,而形状和光景以外更讲到一些什么”。
二是写作手法不同。记述文的写法好像“写生画”,按照形象描画,形象怎样,描画下来也怎样,用文字代替线条和烘托;说明文“只能说好像作一场演讲,讲演的内容是作者对于某一类事物的理解”。
三是写作目的不同。“记述文在使读者知道作者曾经接触过的某一件事物,而说明文却在使读者理解作者对某一类事物的理解。”
书中还强调:“在动手写作说明文的时候,作者胸中不能存一些连自己都缠不大清楚的意念;落到纸面不能有一句不合论理的、足以发生疑义的文句。这是一个消极条件。如果不顾这个消极条件,写下来的说明文就达不到它的目的。”
书中认为叙述文“是取材于外界的”,而说明文不仅记叙“发生于外界的事实”,而且写出“存在于内面的东西”。也就是说,记叙是以事实为取材对象,即使是虚构的,也像真实发生过一样,作者对事件不直接表示什么意见,而说明则要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客观地分析、归纳,总结出其中的客观规律。
说明文与议论文有区别,也有联系。区别就是说明文表示自己的理解,议论文却表示作者的主张。联系就是议论文表示一种主张,非先把议论到的事物说明一下不可,也可以说议论文“是从说明文发展而成的”,“说明文几乎是议论文中必具的成分”。关于说明和议论,我们在日常的阅读写作教学中是分别训练的,甚至觉得二者风马牛不相及。读完这一篇《说明和议论》,发现认知被更新了。
这三篇文章,连同之前的《说明书》一文,为我们厘清了说明与其他表达方式的区别与联系。统编教材把说明文的阅读与训练放在了八年级上下册,而本书也是把有关说明的文话放在了第三册,也就是相当于八年级上册的位置,可见教材编者的意见是接近的。统编教材选择了《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八上第五单元)和《说明的顺序》(八下第二单元)这两篇文章对说明文写作给予指导。如果在引入说明文的阅读与写作训练之前,对“说明”的概念能像本书一样做一点生动地讲解,是不是更容易让学生明白说明文这一文体的特点?
本书对说明的方法做了解读,其中包含六项:所属的种类、所具有的特点、所含的种类、显明的实例、对称和疑似。
“所属的种类”和“所含的种类”,一个指向上层,一个指向下级,大致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讲的“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所具有的特点”是类似于我们现在强调的“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显明的实例”不用说和现在的“举例子”说明方法契合。“对称和疑似”有“作比较”的意味。另外一篇文话《话义的诠释》,类似于现在所讲的“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统编教材中有两处提到了说明方法。在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国石拱桥》思考探究三中提到了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并要求找出实例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在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大自然的语言》思考探究三,又专门提到了说明事理的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引用等,并要求从课文中各找出一个例子,说说其作用。
显然,统编教材归纳的说明方法更加简练而实用。如果教材中能对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些说明方法,做一个较为简洁生动地说明,学生可能对说明这种表达方式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学会运用。目前的学情,是在阅读训练中,学生能做到辨析并逐步理解其作用,但是如果完成写作训练的话,对这些方法的运用还需要具体地策略指导。从教材中的两篇文章《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和《说明的顺序》来后面的写作实践训练来看,是直接要求学生写出一篇说明文,可以说这对学生综合运用说明文知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还是有难度的。
本书对说明对象用四篇文话做了说明:《类型的事物》《抽象的事理》《事物的异同》和《事物间的关系》。《类型的事物》谈的是说明文是要说明某一类型的事物的共同特点的。《抽象的事理》指说明对象是某一科学原理。《事物的异同》和《事物间的关系》认为对于事物的区分和联系也是说明对象。我们现在一般认可的分类是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七十二堂写作课》第四册用六篇文话分别讲了议论文的主旨、立论和驳论、议论文的变装,以及议论文的三种推理方式,即演绎、归纳和辩证。
议论文是把作者所主张的某种判断加以论证,使敌论者信服的文章。作者还形象地作比喻:
“我们写作议论文,情形正和上法庭去诉讼,像对方和法官讲话一样。”
书中这样诠释立论和驳论:“一种是作者提出一个判断来说述的,一种是对于别人的判断施行驳斥的,前者叫作立论,后者叫作驳论。” 这样的解读,与我们通常的认知是接近的。
书中认为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联系指的是“立论和驳论都是敌论者”,也就是说都要面对“对方和法官”。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 “立论的敌论者范围很广泛,没有特定的对象,驳论的敌论者是有特定的对象的。” 也就是说,立论是对于一般世间判断的抗议,驳论是对于某一人(或某一团体)的判断的抗议。这一解读,提升了我们的认知,原来立论和驳论是同中有异,异中求同的。
书中用两组例子来说明演绎和归纳的推理方式。甲是由一般到个别,就是演绎;乙是由个别到一般,就是归纳。
甲:
凡生物是要死的。
人是生物。
故人是要死的。
乙:
孔子秦始皇都死了。
祖父祖母也死了。
……
他们都是人。
故人是要死的。
最早接触演绎和归纳时,我总觉得不好理解。随着阅读量的增加,阅读面的扩展,逐渐地理解了这两种推理方式。如果举个数学的例子来说的话,演绎就如同先讲一个数学公式,再变换各种条件去应用这个公式;归纳就是用某种方法解开了多个数学题,发现其中的一个因素是关键因素。如果举个语文的例子,演绎就是学会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在小说、戏剧、诗歌的创作中都去运用它,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归纳就是发现在小说中可以用比喻,在说明文中可以用比喻,在议论文中也可以用比喻,由此归纳出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我们现在所学的各学科知识,都是前人归纳出来的,我们对这些知识的应用就是去不断地演绎。我们的课堂,也是综合运用归纳和演绎两种思维方式的。
演绎和归纳推理,都不能顾及事物的变化。而世间的事物是转变流动不息的,事物和事物之间,又互有密切的关系。辩证这种推理方式,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书中认为:“重视实际条件,不把事物用单纯的概念来处理的推理方式,叫做辩证法。”
辩证法有矛盾对立的原则、量影响到质的原则、否定的否定的原则。这些原则在初中教材中没有涉及。在“水先生的语文生活”微信号上有一个专辑《听姚老师讲逻辑》,需要学习的话,可以参考这一组文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安排了18个任务群,其中就有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由此可见,统编教材在第四学段安排议论文的阅读与表达也是为高中做好准备的。
统编教材议论文写作集中在九年级上册,分三篇来讲解:《观点要明确》《议论要言之有据》《论证要合理》。除此之外,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撰写演讲稿》,九年级下册有《演出与评议》活动探究任务,演讲稿和剧评都是议论文范畴。
其实,除了以上的集中学习的内容之外,很多课文最后的一道题往往也是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比如《背影》中对于“聪明”和“迂”的讨论,比如《河中石兽》中如何评价老河兵,又比如《送东阳马生序》中关于“从事尊师的表现”,也需要学生谈谈看法。这些问题,散见于各种文体的课文中,如果注重引导的话 ,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插图六
关于诗歌,本书有《抒情诗》《叙事诗》《律诗》三篇文话讲到了诗歌的特点。但是我最喜欢的是那篇《诗的本质》。我们一想起诗,就觉得难以捉摸,作者用一句话写出了诗的本质:“含有情绪、情操、想象的语言、文字就含有诗的本质。”
帕乌斯托夫斯基说过:“诗歌的确能够俘虏人,征服人,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提高人的情操,使人接近于这样一种境界,即真正成为能够使大地生色的万物之灵,或者用我们先人天真而又诚挚的说法,成为'受造物之冠’。”弗拉基米尔·奥多耶夫曾说过这样的话:“诗歌是人类进入不再汲汲于获取东西,而开始应用已获取到的东西这种境界的先兆。”
整套教材中古诗最多,这有利于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中,达到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除此之外,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和下册各有一个单元是诗歌单元,在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还设置了“尝试创作”的任务。《艾青诗选》也是九年级的必读书目。
诗歌与抒情是分不开的。第三十讲提到了两种抒情方式:明显的方式和含蓄的方式。统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把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和本书的解读基本一致。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这两种抒情方式做的比喻。
“明显的方式比较强烈,好像一阵急风猛雨,逼得读者没法子不立刻感受。含蓄的方式比较柔和,好像风中的柳丝或者月光下的池塘,读者要慢慢滴凝想,才能辨出它的情味来。”
我用三篇读书笔记,表达对这本民国教材的敬意。语文前辈们在当时白话文推行不足二十年的情况下,完成了这七十二篇文话,娓娓道来,不疾不徐,例证丰富,语言生动。前辈们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对语文教育的担当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