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工业产业现状与发展情况(3)
二、宿州市工业主导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煤电能源产业资源优势明显,但对区域竞争力的提升作用有限
宿州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占安徽省煤炭资源的十分之一,占淮北煤田储量的四分之三,电力总装机容量超200万千瓦,“十二五”期间累计发电量超过500亿千瓦时,年均发电量100亿千瓦时。煤炭及电力生产多年来保持高速增长,2005年至2013年期间,煤电产业产值年均增速在24.8%以上,2015年,受经济下行影响,输出发电量仍接近100亿千瓦时,而全市电力消费只有67亿千瓦时。这一产业虽然充分发挥了宿州市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但这一产业本身属资源输出型产业,对于本地区竞争力的提升作用有限,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二)食品加工产业体量大,但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宿州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全省前列。以安徽皖王集团、安徽虹光企业投资集团、安徽新锦丰集团、安徽中粮生化等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品牌建设,引领作用明显。2015年,全市食品加工产业实现产值468.2亿元,是2005年的16倍。十年来,年均增速在30%以上,是宿州市体量最大、平均增速较快的产业。但该产业结构层次较低,有70%以上的企业为农产品初加工,对农产品只经过简单初加工就出售,深加工、精加工少,高端食品几乎是空白。这一产业企业虽数量众多,但附加值普遍偏低,产业处较低层次。
(三)机械电子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机械化程度不高
2015年,机械电子产业有133户规模以上企业,是2005年的7倍;实现工业产值144.7亿元,是2005年的29.5倍,产品涉及通用和专用设备、电气机械、仪器仪表等门类。该产业技术含量相对较高,产品创新潜力巨大,多个行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或高技术产业。近年来,我市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速发展, 年均增速在25%以上,位于全省前列。但机械电子产业总体机械化程度不高,多数企业还是半机械化状态,还存在手工生产、效率低下的情况。2005年,机械电子产业户均产值不到全市平均水平的一半,2010年户均产值增长到全市平均水平的68.6%,2015年户均产值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的75.5%。虽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但我市机械电子产业机械化程度整体层次较低。 (责任编辑:老泗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