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三)
明朝末年,游牧於天山南北的蒙古厄鲁特四大部之一的固始汗部,在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打败统治青海的蒙古却图汗,占领了青海全境。
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固始汗又攻入四川甘孜地区,灭了白利土司。
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四世班禅主谋,同五世达赖商议后,派人到青
海密招固始汗率兵进藏。
固始汗入藏后,以当时统治西藏的噶玛(白教)政权“大臣窃权,破坏黄教”为由,“尽夺噶玛政权”,建立起达赖的噶丹颇章(黄教)政权。而固始汗则成了西藏三部之王,实际上西藏完全受他控制。
固始汗於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在拉萨去世,汗位传其子,之后又传了两代。直至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拉藏汗被准噶尔蒙古兵杀死在布达拉宫为止,厄鲁特蒙古汗王控制西藏达75年之久。
那喇嘛营官昌侧集烈在打箭炉“生事”,正是在五世达赖已逝,第巴桑结专权,蒙古汗王拉藏汗还在世,仍控制着西藏的时侯。
那固始汗攻入甘孜,灭了白利,占领康巴大部地区之后,即派由家族子弟充任的“台吉”(营官)坐镇各个要地,征收赋税,“以养青海之众”。
要养活青海蒙古人,得好多好多银子!能大把大把抓银子的地头,自然首推川藏咽喉上最“肥实”的打箭炉茶市了。
翻开《大清历朝实录》第一五三卷,当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康熙三十年九月丁卯(公元1691年11月5日)达赖喇嘛(实际是第巴桑结假其名-笔者)遣使向朝庭“疏言”,当中便提到“四川打箭炉地方令西海扎什巴图尔台吉领兵驻防,并非异念,今已撤归矣。” 不难看出,到那个时侯打箭炉驻的还是清海蒙古兵。
为何将蒙古兵“撤归”?这当中大有“文章”,原来固始汗之子达颜汗死,达赖汗继位之后,第巴桑结与蒙古汗王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弟巴对蒙古人驻兵西藏,事事受蒙古汗王干涉、牵制十分反感,意欲将其逐出。“撤归”西海兵,既对朝庭有了个交代,又遂了挤走厄鲁特蒙古人之意。
那么蒙古兵既已“撤归”,之后咱又冒出个“营官喋吧”昌侧集烈来呢?其中就不难看出那弟巴桑结对打箭炉这块“肥肉”的垂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