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四)

1965年冬至1966年春,笔者就曾在乾宁县协德区惠远乡的雀儿社参加“四清”。当年还是乾宁县属的古老泰宁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这是“题外话”。我们还是接着唐、蕃往下说。

公元十世纪中叶,唐、蕃先后消失,中国历史进入了宋代。宋王朝吸取唐蕃战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教训,“艺祖(宋太祖赵匡胤)玉斧大渡河”,说“此外(大渡河外)吾不有也”。对大渡河外实行“存而不论”的“安土”政策。所以在宋代,中原王朝基本上没有越过长河,故史书上也未见在长河以西有战争的记载。

元代,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元世祖忽必烈远征大理,癸丑(公元1253年)“九月乙已至满陀城(在今汉源境内),留辎重。”“冬十月丙午,过大渡河,又经行山谷二千余里,至金沙江,乘革囊及筏以渡。”(见《元史》)元世祖的征滇,一路上得到大渡河地方部落酋长们的支持,这些部落都先后归顺了中央王朝。从此,朝廷在长河地方驻军,相继建立地方政权,派任官员(首长称“达鲁花赤”)实现其直接统治。

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三月庚寅,移碉门兵戍合答(噶达)城。”

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春正月甲午,“以瓮吉剌带、丑汉所部率军五百戍哈答城”,九月乙卯“以吐蕃合答(噶达)城为宁远府。”并设立了“朵甘思(今甘孜一带)、哈答(噶达)、李唐(理塘)、鱼通等处钱粮总管府”,具体配备了相应的干部,有“达鲁花赤一员,总管一员,副总管一员,答剌答脱脱禾孙一员,哈里脱脱禾孙一员,朵甘思瓮吉剌灭吉思千户一员。”

元成宗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春正月已酉,并土蕃、碉门安抚司、运司,改为碉门、鱼通、黎、雅、长河西、宁远军民宣抚司。”(见《元史》)

这些史实充分说明,早在七百多年前的元代,就有了噶达城,并在这里设置了宁远府。就是说,噶达在元代就已成为长河以西地方驻军五百的军事重镇。

其实,据《明史》记载,早在距今一千多年前的五代孟蜀时期,就设置了“碉门、黎、雅、长河西、鱼通、宁远六军安抚司。宋因之,隶雅州。”也就是说“宁远”在元之前就已存在。

明初,打煎炉的长河西土官,因“阴附”反叛的“建昌酋月鲁帖木儿”,对朝廷“不臣”,经皇上派遣礼部官员前往“劝谕”,方赶紧“遣使入贡谢罪”,才得“天子赦之”。长河西土官剌瓦蒙“入贡谢罪”之后,朝廷在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置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授予“长河西土酋”宣慰使之职。“鱼通及宁远、长河西,本各为一部,至是始合为一。”(见《明史》)这个“宣慰使”,就是后来官府和民间所称的“明正土司”。

(0)

相关推荐

  • 千秋人物记(10)---大明蓟辽督师·袁崇焕

    千秋人物记(10)---大明蓟辽督师·袁崇焕 本       文       约   14280  字 阅       读       需       要 36 分钟 明朝亡国亡的太刚烈,清朝取天下取 ...

  • 王维出塞过宁夏 写下“千古绝唱”

    "口述宁夏" 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杰出诗人.画家王维曾奉旨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赴凉州河西节度使慰问打了胜仗的将士,来过宁夏一带.并留下一首千古绝唱--<使至塞上 ...

  • 大理国对宋朝的三百年漫漫求爱,就像一个备胎苦追高冷女神!

    在<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小说中登场的大理段氏,是一群精通武林绝学一阳指的武功高手.这个家族割据云南,称皇为帝,同时兼有世俗帝皇和武林世家身份,作者金庸先生对他们不可谓不厚待 ...

  • 播州·珍州

    □胡长斌 播州 播州,唐至明代的行政建制,历961年.其间,唐中后期罗荣及后裔治播百年,唐末杨端入播,杨氏政权治播725年. 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以牂柯郡北部地(今乌江以北地域)置郎州.牂柯郡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四十)

          同治三年[甲子]十二月乙亥(1965年1月5日)"崇实.骆秉章奏西藏暨瞻对现在情形,无需大员前往查办一摺.前因满庆等奏,汪曲结布病故,已将罗布藏青饶汪曲赏给诺们罕名号,协理商上事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四十一)

          同治四年[乙丑]七月己已(1965年8月27日)"前据崇实.骆秉章迭奏藏兵抢掠骚扰,围攻土司住寨等情,先后谕令景纹将此项土兵压令折回.兹据景纹奏:'瞻酋侵占各土司边界,扰塞川藏大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四十二)

        [原来史致康之所以在泰宁惠远寺刻石立碑,记述"乙丑夏,理塘夷务善后事竣,奉命督师剿办瞻匪,新秋过噶达汛,驻军泰宁敕建惠远寺"等事,看过这条"实录",我们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四十三)

    "崇实.骆秉章奏剿平瞻对善后事竣,汉兵.藏兵凯撤,西疆一律肃清一摺.道员史致康督同番官及各土司会合藏兵攻克瞻对,将逆酋工布朗结及其二子焚诛.各土司暨难夷等均已各复故地,得安住牧.卓巴塞尔塔土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四十四)

    十二.康区"改土归流"的首倡者鹿传霖 工布朗结之乱被剿灭,延续"一百二十余年的瞻对巨患荡除尽净",但川边并未就此安宁.朝廷无奈将瞻对地方"赏"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四十五)

    时至晚清,各国列强瓜分中国之势日逼,腐败羸弱的清王朝惟洋人马首是瞻,鹿传霖空有一腔经边的抱负,因遭与有其矛盾的驻藏大臣文海和成都将军恭寿的反对,本来想做点事的川督,竟被调离四川.瞻对地方依旧归达赖喇嘛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四十六)

    瞻对问题就这样拖了下来,直到赵尔丰从边务大臣调署川督时才算解决.傅嵩炑在<西康建省记>中是这样说的:"光绪三十四年冬,边务大臣赵尔丰由川出关赴德格,沿途土司.百姓纷纷呈诉,谓瞻对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四十七)

    十三.光绪三十一年的泰宁寺事变 就在英人图藏,"川藏危急"之秋,康巴地区在光绪三十一年相继发生了两起震惊川边乃至朝廷的变乱.这就是二月发生的惠远寺喇嘛肇乱击杀官军的泰宁事变和紧接着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四十八)

    锡良和凤全之所以饬打箭炉同知刘廷怒开办河垭金矿"以濬利源",因这个刘同知与两位上司一样,早已看中黄金这一"利源",对开矿情有独钟.刘于光绪二十一年(190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