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三千多年前,他们便在这件青铜器上刻下了'中国'二字

一说起中国二字,我想每个炎黄子孙对她都有着无数的话语和深思。我们脚下的土地为什么叫中国,我们为什么被称作华夏子女,最早的中国又诞生于何时……我想这些有关家国起源的诸多疑问一直触动着每个中国人的内心。

中国最早的疆域图

每当我回顾历史,翻阅史料,都会下意识地寻找中国二字的出处。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早已吟诵:“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后来,孔颖达等人在为《尚书》做注解而专门写的《尚书正义·武成》中又有:“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华夏,谓中国也。”这样的词句。这些印在典籍里的中国二字看似给予了直接的答案,但生硬的文献并没带给我感同身受的体会,直到在国家博物馆亲眼目睹了三千多年前的何尊、利簋等商周青铜、亲自尝试释读镌刻于吉金上那带有历史温度的铭文后,才真正感受到了我内心深处的中国情愫。

展厅入口处醒目的标题

去年8月14日, “宅兹中国——宝鸡出土青铜器与金文精华”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虽然我并非青铜时代和金文研究的专业人员,仅仅作为青铜器爱好者,但当我得知展览即将开展时内心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因为“宝鸡青铜器展”将会展出一批极具代表性的文物精品,如最早出现“中国”一词的西周著名礼器何尊、记载武王伐纣准确时间的国之重宝利簋、记录周王世系、承载家族荣宠的墙盘、叙述周人与戎族英勇作战的虢季子白盘、能够证经补史且具有高度历史研究价值的乐器秦公镈等等。过去以精美的青铜器或者古文字书法为主题的展览有许多也很常见,但将众多精美的青铜器和铭刻在其上的金文结合起来共同展出主题展览却很少见。藏于宝鸡青铜博物院的数件重宝一齐入京,相比以往更是少见的景象。

都说“地下文明看陕西”,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西部的宝鸡更是著名的“青铜器之乡”,从西汉年间发现的西周青铜器“尸臣鼎”到晚清的“四大国宝”——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两千年来,宝鸡出土的青铜器数以万计,依托众多青铜文物而建立的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也成为了中国最大的青铜器博物馆。宝鸡出土发现的青铜器不仅数量众多,并且工艺精湛、铭文长、年代特征明显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历史意义,其中深埋土崖被偶然发现的何尊因其铭文的独特性,成为了网络及学界关注的热点文物,对于此次观展,何尊及镌刻于其器底的金文便是我主要的目标。

位于关中西部的宝鸡(图来源《陕西省地理省情图集》)

人流涌动的参观者、络绎不绝的游学团让本该静谧的北8展厅显得十分热闹,盛况非凡。我步入展厅,由前言的介绍可知此次展览由三个单元构成,分别以吉金文字、交相辉映,鸿功令德、铭传万事,天人之际、智慧存焉作为每个单元的主题,陈列其中的吉金菁华和金文诉说着三千年前的艺术、故事和智慧。

人流涌动的参观者目睹和尊的风采

第一单元本该按时代发展顺序来排列布置展品,西周初年的何尊理应分在成熟期那一单元,但它被布置在整座展厅的入口处,静置于单独展柜内展示,由此可见何尊的分量之重。作为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何尊制作精美、朴实大方、时代特征明显。整体呈椭方形,圆形敞口、方唇、束颈,腹部微鼓、圜底。四面正中装饰扉棱。器身用云雷纹铺地、饕餮纹为主要装饰,纹饰逐渐摆脱了商代青铜器森严狞厉的特点,简洁庄重。

突起的扉棱与华丽的纹饰

不同角度下的何尊

何尊内底铸刻铭文,记述了成王追忆文王武王功绩,训诰于何的事迹。12行铭文122字用放大的拓片照片置于展柜之上有助于观者对照译文深入理解。得益于文物清晰地展示,我轻松地找到了金文中“宅兹中国”的位置,与印于各类文献上的冰冷的铅印字不同,何尊上铭刻的金文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温度和重量。金文“中”字犹如一根竖立中央的旗帜,“国”象征着用武力守护人口的决心,连在一起的中国二字,意为居于天下之中守卫疆土,这便是中国最早的含义。铸刻在吉金上的铭文,展示了周代先祖们最早的中国观念,跨越三千年时光透过玻璃展柜传递给了我,也传递给了每个参展的中国人。

何尊金文拓片,用红色标注出“宅兹中国”

第二单元从青铜器和金文中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入手,这些铭刻在吉金上的文字,记载了商周时期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人与人之间的经济纠纷,大到国家间的政治战争,可以说正是这些凝结在青铜器上排列有序的符号为我们后人探索最早的中国提供了关键的钥匙。著名的利簋就被安排在这一单元,利簋之名或许有些人还不甚熟悉,但说起他的另一个名字“武王征商鼎”相信很多人都会有所耳闻。利簋上的铭文“武王征商,喂甲子朝,岁鼎……”仅有短短4行,却将多年成疑的武王征商时间为后人记录了下来。可以说利簋正是当年牧野之战的亲历者,它与何尊等青铜器是早期中华文明的重要物证。

反映了周代前期诸王文治武功的史墙盘

第三单元通过展示金文中的卜筮数字、纪年、人名和套用吉祥语,表现商周时期古人对个人和天下的探索,这些涉及祭祀、宗教、时间、生死、宗族血缘上的认知,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让我们意识早期中华文明在精神世界的杰出成就。

西周早期的户卣

春秋早期的秦公镈

三千年的风雨,让青铜褪去了耀眼的金色,让铭文内容变得诘屈聱牙,但通过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努力,我们得以在博物馆中通过文物与古人对话。虽然历史的洪流滚滚前进,但文化不会断绝,传承仍在继续,从古至今中国二字的含义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但我们每一名华夏子孙对中国的感情随时代的发展只会愈加深沉,我想这也是何尊等历史文物带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展品与金文拓片展示互相应和

最后,我觉得一个好的展览内容本身很重要,通过各种手段、科技、设计来帮助每一位参观者轻松愉快地理解和参观也很重要。但最终让每个人不论自身学识素养高低都能从中有所收获,对展品能够产生共鸣,这样雅俗共赏的展览才是一个博物馆举办展览的目标所在。此次在国博观展带给我如此震撼的触动,我觉得主要原因在于它不同以往,仅仅单纯地展示青铜器或者古文字,而是将青铜器和铭刻在青铜器上的吉金文字作为我们后人了解早期中华文明和艺术的钥匙,而博物馆自身的职能,重在让更多的人获取这把钥匙,这样做可以有助于后人更容易地与文物沟通,理解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独特魅力。

(0)

相关推荐

  • 中国最大的青铜器博物馆,“中国”在里面

     中华石鼓园建在"中华第一古物"石鼓出土地--宝鸡市石鼓山上.工程总投资3.4亿元,占地面积30.38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4.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由园林绿化.广场. ...

  • “中国”二字,最早出现在这件国宝

    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院 在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内, 有件与"后母戊大方鼎"齐名的青铜尊, 其内壁底部有122个铭文, 记录了周王室的一位重臣, 放言要"居住在天下的中央&qu ...

  • 三件珍贵的西周王器 · “宅兹中国”特展

    国家博物馆"宅兹中国"展出众多西周青铜器,现在按历史和艺术价值分为一二三级文物和禁止出境文物,但三千年前等级最高的当属周天子所用的王器了,此次展览中展出了是三件西周王器. 因为西周 ...

  • 花儿看展 | 宅兹中国:国博的布展太可了~

    周末带小朋友去国博刷了宝鸡青铜器展. 半年前刷的国色初光陶器展,就让米花非常满意,感觉这种展品相对单一的展览,线索更明晰,小龄宝宝能搞明白要看什么.而这次的宅兹中国,也延续了国色初光单元划分合理.展板 ...

  • 陕西禁止出境文物 · 何尊

    如果要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选择一件最珍贵的文物,或是从陕西的几百万件文物中选择一件最珍贵的文物,那应该就是这件2002年首批就被列为禁止出境文物的何尊,因为铸在何尊内底的铭文最早记载了"中国& ...

  • 国宝何尊:你知道多少

    国宝何尊:你知道多少 唐宏业 赵智宝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省文物局.宝鸡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宝鸡市文物局.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承办的"宅兹中国--宝鸡岀土青铜器与金文精华展",8 月 ...

  • 陕西出土青铜器,刻有“中国”二字,学者:祖先为我国取了名字

    在古代,"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中国"就是所谓的"中央城市",汉初,人们称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为"中国",中原兄弟民族建 ...

  • 《虢季子白盘》【高清完整版】

    虢季子白盘(Ji Zibai Plate of the Guo State),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商周时期盛水器,晚清时期出土于宝鸡,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镇馆之宝.盘形制奇 ...

  • 铁五师吕恭——​“中国”“中国人民”词汇最早出自何处

    青铜铸文明  学史有收获 "中国""中国人民"词汇最早出自何处 题记:"中国"和"中国人民"恐怕是我们平时使用最多的词汇 ...

  • 最早记录“中国”一词的青铜器,曾被30元卖到废品站

    "中国"这个名词,最早记录在哪里?国宝"何尊"上有答案 何尊是西周早期的一件青铜酒器,周成王五年为贵族"何"所作,内底铸铭文12行122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