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民请查收!2020医保工作汇报
近日,在由国家医疗保障局组织发起的“全国医疗保障经办精细化管理服务典型案例”评选中,成都市医保局参评案例《成都市医保协议管理:合理设置红绿灯 把住服务三关口 推进治理现代化》(以下简称《成都市医保协议管理》)获全国一等奖。
这是成都市医保局来之不易的满分答卷。
一直以来,成都市医保经办服务就面临着“三多一少”的挑战,参保人数多(1815.81万人)、定点医药机构多(1.46万家)、基金规模大(收支超200亿元)、经办服务人员少(890人)。
“初生牛犊不怕虎”,这句话用来形容刚满两岁的成都市医保局再合适不过。自2019年1月挂牌成立以来,敢于面对挑战、善于创新机制、勇于担当职责,成为这个年轻局级单位的作风标签。
55项医保政策 确保四个“第一时间”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首先需要的是解除患者或疑似患者诊疗费用的后顾之忧和医疗救治综合能力的问题。成都市医保局先后出台55项医保政策,在确保参保人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的前提下,也为疫情期间成都经济的平稳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第一时间让患者得到治疗
成都市医保局采取了先救治后结算、异地就医不调减比例等办法,全力支持患者救治。同时,将新冠肺炎诊疗所需的药品和医疗服务全部临时纳入医保支付,与财政部门共同承担救治费用。
针对医疗机构疫情防控期间病人减少、防控资金需求增加的实际情况,成都市医保局加大医保基金预拨力度,拨付医保治疗费用367万元、预付医疗机构11.21亿元。
第一时间让群众用上好药
疫情期间,成都市医保局将门诊特殊疾病、重特大疾病开药周期延长至3个月,支持鼓励医疗机构、药品配送机构开展药品配送到家服务。同时,优化“不见面”经办服务,通过网上办、邮寄办、延迟办等原则开展医疗保障经办服务,防范病毒传播。
值得关注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成都不仅完善了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更进一步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有效衔接,实现了预防与救治的高效协同。
第一时间抢抓物资保障
疫情期间,成都累计支付应急物资采购资金1.01亿元、采购口罩2508万只、医用物资60余万件,采购捐赠武汉、伊朗、尼泊尔、印度尼西亚磷酸氯喹片3.8千瓶,完善应急物质采购制度2项,同时加强价格监测,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物价稳定。
第一时间助力复工复产
不止是疫情防控,成都医保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上同样不遗余力。出台保险费延迟缴纳、减免缴纳政策,2-6月全市累计减征40.14亿元、涉及35.80万缴费单位,缓征1.41亿元。
同时,与医保联盟成员单位共同推出“医保贷”,发放贷款110余亿元,助力中小微医药企业共度难关。
成都医疗保障体系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的突出表现,离不开灵活应对与机制变通。而这些,均是成都医保局因地制宜、创新机制的工作理念的集中体现。
针对“三点”创新 保障范围日趋完善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保险的需求逐渐由“保基本”转向“差异化”。为满足人民群众更加多元化、多层次的健康保障需求,成都市医保局根据群众反映强烈的“三点”(热点、痛点、难点)不断创新模式、优化流程,推动保障范围渐趋完善全面。
7月1日,由四川省医疗保障局、成都市医疗保障局指导金融推出的普惠式重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产品“惠蓉保”正式生效。作为成都市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首个试点项目,“惠蓉保”上线以来,参保人数超过310万,在非政策类健康保险参保规模上创造了全国记录。
8月5日,成都启动深化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试点,自2021年起,成都市成年城乡居民将纳入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保障范围。制度实施后预计覆盖1300余万人,失能人群社会支持体系将得到进一步完善。为提升居家照护服务品质,成都还在全国招引头部照护机构70余家,预计将提供3000余个照护产业相关岗位。
10月22日,为了进一步照拂患有慢性病的参保人员,成都市医保局新增青光眼等五个门诊特殊疾病病种,将原发性高血压调整为高血压病,将肺结核调整为结核病。门诊特殊疾病是一种针对不需要住院但是医疗费较高的大病和慢性病病人门诊报销的医保政策,扩大门诊特殊疾病种受益面将惠及更多人群。
11月10日,成都市医保局出台西南五省首个医疗救助办法——《成都市医疗救助办法》,首次把困境儿童、艾滋病感染儿童和精简退职老职工纳入全额资助参保救助对象范围,通过医疗救助关怀弱势群体。同时,还将29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为残疾人减轻治疗负担。
截至目前,成都已基本形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基础,大病保险、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为延伸,医疗救助为托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持续保障着居民健康、维持着社会稳定发展。
对于民生的关切推动着成都医疗保障体系的改革创新,与重大战略同频则体现了成都“跳出医保抓医保”、勇担职责使命的大局意识。
跳出医保抓医保 产城融合同发展
2020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开局之年,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成都市医保局推动签署《重庆市医疗保障局、四川省医疗保障局战略合作备忘录》,协同推进成渝医保参保缴费年限互认,实现成渝跨省住院就医直接结算,从医保角度将成渝地区形成一个“圈”。截至10月底,住院结算7.1万人、金额达11.32亿元。
外圈一体化,内圈同城化。作为极核主干之一的成都,还发挥自身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进程,整体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抱团聚力、竞相发展。成都市医保局紧跟同城化协同发展,制定《关于推进成德眉资医疗保障同城化发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力争为四市参保人员提供同质化的医疗保障服务体验。
目前,成德眉资四市异地就医联网定点医药机构已开通1.6938万家定点医药机构,为1253万参保人员办理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减少了群众的跑腿、垫资负担,切实让参保人受益。
此外,成都市医保局还通过组建医药健康产业生态圈联盟、成都国际医疗消费中心保障战略联盟,发挥医疗保障工作在成都国际化进程中的杠杆和支撑作用,助力成都建设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医疗消费中心。
以“蓉城医保客厅”为推介平台,成都市医保局已促成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向天府中药城提供10款金融贷款产品和20亿元授信,推动全球知名健康管理服务企业法国优普公司落地“外籍人士医疗呼叫中心”健康管理公司项目,平安健康科技落地三方检验中心、投资“平安好医生”项目等。
12月29日,成都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召开,这次会议也为成都市医疗保障工作明确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成都市医保局确定2021年将以“高质量发展攻坚年”为主题,从医保资源开发、医保平台应用、医保制度创新出发,进一步提升成都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