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阳封髓丹方证学临床运用

潜阳封髓丹方证学临床运用

傅文录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463000)

内容提要:就潜丹与封髓丹,即潜阳封髓丹之方源、主治,以及阴盛阳衰与虚阳浮越、阴平阳秘与下寒上热、潜阳封髓丹针对内涵,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理论与临床探讨,对临床选方用药多有益处。

关键词:潜阳丹  封髓丹  方证学  下寒上热

潜阳封髓丹是火神派比较推崇,而且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一个方剂。笔者近几年来潜心研究火神派扶阳学术理念,对该方的临床应用与认识均产生深刻的领悟。就此方证与临床中应用的问题,现结合临证体会进行浅探如下。

1         潜阳封髓丹方源

潜阳丹一方,出自火神派创始人郑钦安《医理真传·卷二》,方由附子、砂仁、龟板、甘草四味药物组成。该方之功效,按照郑钦安的说法,叫做潜阳,固名思义,称之为潜阳丹。关于其方解,郑钦安之解释颇具新义。他说:“按潜阳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也。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以能纳气归肾。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况龟板一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用,有通阴助阳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阴目之,悖其功也。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曰潜阳”。

后世之方封髓丹,由三才封髓丹演化而来,即去掉了三才天冬、地黄、人参,只保留了封髓丹黄柏、砂仁、甘草三味药物。三才封髓丹出自《卫生宝鉴》一书,主要是用来治疗阴虚火旺证的,而封髓丹真正起源于清代《医宗金鉴》中,且郑钦安生活于清代中后期,表明该方的认识与应用历史并不太长。关于其方解,郑钦安说到:“按封髓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亦上中下并补之方也。夫黄柏苦入心,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色黄而入脾,脾也者,调和水火之枢也,独此一味,三才之义已具。况西砂辛温,有纳五脏之气而归于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则人身之根永固,故曰封髓”。

关于潜阳封髓丹之名称来源,这仍然起始于郑钦安的《医理真传》与《医法圆通》两书之中,因为这两首方子郑钦安常常相伴而用,久而久之,郑钦安取名于潜阳封髓丹。因此,后世火神派之追随者不仅临床上广泛认可,而相应沿用该方并扩大了其临床治疗范围。而与此同时,对该方证的研究与应用范畴,均有过之郑钦安先生。

2  潜阳封髓丹主治

我们在阅读郑钦安《医理真传》与《医法圆通》两部火神派著作之时,从中可以发现郑钦安先生经常用这两首方剂治疗上火的现象,这类现象郑钦安也叫做“元之不纳”、“元阳外越”、“真火沸腾”、“肾气不纳”、“火不归源”、“孤阳上浮”、“虚火上冲”等等,这些都是在指身上所现出的一些症状;如面肿、目病、鼻病、耳痒、咽痛、口臭、咳嗽、面红等等。但在这些所谓“火”的背后,却是一派阴寒之证候,可明明是阴寒内盛,为什么却又出现“火”的证候呢?郑钦安有一个如此的解释,他说到:“若虚火上冲等症,明系水盛(水即阴也),水盛一分,龙亦盛一分(龙即火也),水高一尺,龙亦高一尺,是龙之因水盛而游,非龙之不潜而反其常”[1]。这种解说非常形像并圆满地解释了人体水火二性,水火溶为一体之真正的内涵。也就是说,人是统阴水之体,而是因为具有火热充满于其中,人这才有了生机,正如郑钦安所说:“人身一团血肉之躯,阴也,全赖一团真气运于其中而立命”[2]。每当水中之火无法包容之时,这才出现了火性炎上或易于跑散外露之特征,这就很像一个压力锅在蒸东西,如果压力锅某个部位密封不严紧的话,就会在这个地方跑气或是露气,这些露气或跑气的地方,在人体就是体表的开口器官,如七窍与二阴等处,或是皮肤等斑点、疮痒痈疽之类等。而潜阳封髓丹之方证,正是针对此证而设。

3  阴盛阳衰与虚阳浮越

潜阳封髓丹主治对象为阳虚而向外浮越,其内在实质为阴盛,现代教课书称之为阴盛格阳,或真寒假热,并认为这些证候多出现在一些危急病证之中。其实不然,临床上诸多的七窍病证,特别是久治不愈的七窍病证,多与其虚阳外越有关。这也就是说,一部分阳虚上浮之证候,往往被临床上所误诊误治误解。

阳气为什么易于向外浮越呢?这我们可从《内经》中找到答案。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这就指出了阳气一定要处于“密”的状态,即处于“阴平阳密”(《内经》)情况,密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藏”的意思,那么“阳藏”在什么地方才为贵呢?这就是藏在“阴之中”。正如火神派名家祝味菊先生所说:“阴不可盛,以平为度,阳不患多,其要在秘”。这个“秘”字把《内经》中的真正含义解释的非常精确到位,“阳密”就是“阳秘”,就是要藏在看不到的地方,藏在看不到阳气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阴中。若阳气不能很好的秘藏,那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由于阳气易动、易升、易跑的特性,而从阴的什么地方部位显露出来,什么地方就会出现“热”的症状,因为火性为热。这就是说阳气失去了潜藏密固的状态,就意味着阴阳失调。

郑钦安先生对《易经》的认识多有独到之处,特别是对坎卦的解释,则更有说明阳气的潜藏特性。如在《医理真传·坎卦解》中说:“坎为水,属阴,血也,而真阳寓焉。中一爻,即天也。天生一水,在人为,一点真阳含于二阴之中,属于至阴之,乃人立命之根,真种子也”[3]。?卦为两阴夹一阳,表明为阳在中,阴在外,而这个充满活力的内涵,就在于阳在阴中的火热蒸腾之性,正如郑钦安所说:“尝谓水火相依而行(水即血也,阴也;火即气也,阳气),虽是两物,却是一团,有分之不可分,合之不胜合者也。即以一杯沸水为喻(沸水,热气也,即水中之无形之真火),气何常离乎水,水何常离乎气,水离乎气,便是纯阴,人离于气,即是死鬼。二物合而为一,无一脏不行,无一腑不利,附和相依,周流不已”[4]。这就好比是用火在烧一锅热水,下面的火焰烧着锅中间部分,也就是说火烧的锅底部分,不要超出锅放水的横线水平;如果火大了,不仅锅底中间部分的水不易沸腾,而火焰超出了锅的周边上沿,易容易把锅把手烧坏一样。

由于阳气易于外越的特性,这就所决定了它一旦失去了生理温煦之功能,并且是离开了它原有的生理位置,这就容易向外浮越,或是乱跑。火神派名家吴荣祖教授常用压力锅现象来形容这种情况:蒸气从锅的每个孔向外冲,在人的生理上,这些孔就是人体的孔窍。由此可以看出,火神派扶阳理念,对于阴盛格阳、虚阳上越的见解,已经远远地超越了教课书的理念,而且这些来源于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经过众多火神派的专家学者的重复应用,得到了公认的理念。如范中林先生就认为:“口内少实火“。意思是说头部疾病少实火,多属为阳虚外越、虚火上炎所导致的。

4  阴平阳秘与下寒上热

人体的健康状态,《内经》中称之为:“阴平是秘,精神乃治”。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认为:“年过四十,阴气自半,起居衰矣”。说明人过了四十年龄之后,人的阴气就占了50%,也就是说,阳气也只有50%了。接着《内经》中还说:“年六十阴萎,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下虚上实”是一种不稳态的表现,人就好比是一颗大树,俗话讲“根深叶茂”,也就是说根在下面,这颗人体生命大树才能保持健康。火神派名家吴荣祖教授曾说:“下实上虚是健康,下虚上实是病态。用一个等腰三角形来做比似,下实上虚是一个正三角形,多稳啊。中国武功讲究蹲庄子,桩子稳,气守丹田就是下实。如果我们倒过来,变成倒三角,那就是上实下虚,就要倾倒。倾倒的病是什么?心脑血管意外、心梗、中风等。所以为什么中医要强调保肾气,就是不要下虚上实,或者使它慢一点虚”[5]。

临床上下寒上热、龙腾火浮的病理类型很多,而且下寒上热这个问题,困扰了诸多的临床者的思维方式。你要固下面的寒,上面的却有热;你要清上面的热,下面却有寒,好像非常矛盾。笔者常常认为它是寒热错杂,但火神派名家吴荣祖教授认为:“非也,寒热错杂是在中焦出现的,下焦的病很少有寒热错杂的,只有真寒假热,或下寒上热。我们常用的泻心汤就是一个寒热错杂的方,还有乌梅丸也是寒热错杂的方子,但是少阴篇的四逆汤是绝对不会出现寒热互用的药,原因是什么呢?真寒假热必须救真阳或扶阳。那么下寒上热,要认清下寒是本,上热是标”[6]。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指出:“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这就是典型的内寒上热证,也就是下寒上热证。到了少阴病的时候,《伤寒论》中又说:“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通脉四逆汤主之”。那么张仲景针对这种下寒上热证,如何进行处治呢?张仲景选择了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这也就是后世认为的阴寒格阳、阳虚不纳的证候,用清热引药引龙入海的方法。临床上并非是到了里寒亡阳的时候才出现下寒上热证,而道是诸多的九窍病证都会出现这种下寒上热、龙燔火浮的情况。因此,火神派扶阳学术理论,把郑钦安的温阳潜阳学术思想进一步的发挥,把郑氏潜阳丹合上后世封髓丹进行合用,形成了潜阳封髓丹这个方证学术思想体系来,而针对虚阳外越、下寒上热、真火浮腾之情况,的确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5  潜阳封髓丹针对内涵

郑钦安先生对《周易》之研究颇有一定的深度,特别是他对坎卦肾之解释,可谓是具有独到之处。他在《坎卦解》中说:“一阳本先天乾金所化,故有龙之名,一阳落于二阴之中,化而为水,立水之根(是阳为阴之主也),水性下流。此后天坎卦定位,不易之理也。须知此际之龙,乃初生之龙(龙指坎中一阳也),不能飞腾而兴云布雨,以惟潜于渊中,以水为家,以水为性,遂安其在下之位,而俯首于下也”[7]。郑钦安之所以强调龙(阳气)的位置,和它头向下的自由身姿(在水、向下),是为了突出它潜守的特征,只有这样,龙(阳气)正常的生理功能才能得到保证。相反,阳气失去了潜守性就意味着阴阳失调,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说:“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可见,阳气龙性的收敛是必不可少的。这正好论证了《内经》中“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素问·生气通天论》)这种学术思想。阳密,指的就是先天门命之火应潜于水中,肾水得火,水火包融,方能蒸腾气化,五脏之正常功能方能以此为根,正常并完成自身之各项功能活动。如果阳不能密藏,“两者不和”,则“若春无秋,若冬无夏”(《素问·生气通天论》),正常的人体阴阳自身运动规律被打乱后,天不为天,地不为地,稳定平衡状态被破坏,诸疾病必然丛生而来。

一个健康的身体,必然是:坚固而又温和的下面(命门火之宅),既轻松又凉爽的上面,正像一座金字塔;这个金字塔的内涵却是:天在下,处于阴的地位,这样可以节制阳的动态活力;地在上,处于阳的地位,这样可以激发阴的静态的沉稳[8]。这就是《易经》上常说的天地通泰、水火交融的状态。而就这样金字塔式的天地通泰的稳态发生颠倒,这就成了倒立的三角形,既“上实下虚”的不稳态,因而使诸多的病证应允而生。

潜阳封髓丹从其组方来看,正是抓住了肾水虚寒,相火越位,即下寒上热这一病机特征而精心设计,达到温命门之水寒,潜上越之浮阳,即引火归源之目的。由于潜阳封丹针对上热下寒,即诸窍上火明显,能有效地温肾水镇潜越位之相火外,还可大量运用于临床内科诸多杂症。如吴荣祖教授用来治疗头痛、喉炎、扁桃腺炎、口腔溃疡、汗证、失眠、复性口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银屑病、白塞氏综合征、干燥综合征、过敏性紫癜、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综合征、糖尿病酮中酸中毒、甲亢、便秘、痔疮、前列腺肥大、尿路感染、烦躁、耳鸣、瘙痒、荨麻疹、末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偏头痛、脑萎缩、老年性痴呆、帕金森氏症、美尼尔氏证、抑郁症、心脏神经官能症、结核病、心脏早搏等40余种西医疾病[9]。患者只要有上实下虚、下寒上热,即肾阳不足,相火不潜之证候,均可临床选用潜阳封髓丹,常可获得良效。为了提高临床效果,吴荣祖教授临证常加味而用,方药如下:制附片100g,炙龟板15g,砂仁10g,炒黄柏4~10g,肉桂15g,细辛6g,骨碎补15g,白术15g,龙牡各20g,紫石英20g,炙甘草10g[10]。

6  结语

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与《医法圆通》两书中,将虚寒和实寒均归纳为“阳虚”,并针对符合“阳虚”指征的离经忘动之雷龙火,认为用药必须扶阳抑阴,如不扶其阳,更滋其阴,则为雪上加霜。桂附药力能扶坎(肾)离(心)中之阳,火旺而阴邪自消。故此,郑钦安临床对治疗阳虚而阳虚浮越之诸多病证,治宜纳阳回阳、温水潜阳,采用自制潜阳丹(附子八钱,龟板二钱,砂仁一两,甘草五钱)和后世方封髓丹(黄柏一两,砂仁七钱,炙甘草三钱)方合用,故而后世火神派追随者均称之为潜阳封髓丹。

火神派后世医家对潜阳封髓丹之应用与研究,均有过于郑钦安而无不及。原因是扶阳理念让我们重新审视了有关《内经》对“治病必求于本”的真正理解,并对《内经》强调了阳密与潜藏之特性有了深刻认识,使我们真正地悟出《内经》早已暗示出“阴平阳密”之中,即阳为主导,阳主阴从之前提,使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认识阳的特征之中,易动、易升、火性炎上的内涵,真正阳位趋下秘藏之性一旦外越,这便是一系列的“火热”病症,但这些“火”的背后,却是因为“阳”离其位所造成的。因此,潜阳封髓丹正是针对这一病证特点、病理类型而设,按照郑钦安的说法是纳气、归肾、潜阳、封髓,与后世称之认为引火归源、导龙入海观点,其内涵是一致的。但郑钦安先生创导的方药治法,其学术思想显然有独到之处。故此,后世到近代火神派学习与研究者的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效法。

郑钦安阴火论与临床应用

傅文录 河南省平舆县人民医院(463400)

内容提要:本文就郑钦安之阴火论,从临床表现三个方面,即发热、午后发热、手脚大热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就论治方面,从扶阳固本、引火归原及补土伏火三方面进行了总结,并通过两则医案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郑钦安 阴火论 理论研究  临床医案

阴火一说,历代医家均有所认识与论述,但由于其依据所面对的临床基础情况不一样,其字面与内涵意义差别是很大的。阴火一说,郑钦安并没有明确的提出来,但按照郑钦安所划分的阴阳辨病证方法,既然有阳症、阴虚,也必然有阴症、阳虚;阳症所表现出来的有阳火与阴虚之火,同样阴症所表现出来的也会有阴火与阳虚之火,特别是郑钦安对阴火证之辨识多有独到之处,这与其对三阴病本质问题认识密切相关。现我们就郑钦安阴火论,进行系统理论与临床探讨如下。

1.郑钦安之阴火论

阴火之说,郑钦安在《医理真传·坎卦解》称之为“龙雷火、无根火、阴火、虚火”等说法,他的这种说法是指出,这种阴火的发生,即“发而为病,一名元气不纳,一名元阳外越,一名真火沸腾,一名肾气不纳,一名气不归源,一名孤阳上浮,一名虚火上冲”(《同上》),既后世所说的各种虚火、虚热等称乎,均是指阴火的意义,这种意义内涵的背后,郑钦安认为皆是所指肾中之虚阳,“种种名目,皆指坎中一阳也”。这就是说郑钦安已经明确指出,阴火产生的本质,就是肾中之虚阳向上或向外飞越的现象。肾中之阳气,包涵在肾中之阴精之中,《内经》认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阴平阳秘”(《素问·生气通天论》),表明肾中之阴阳是相互涵抱着,阴在内,阳在外,如果阴阳之间在不能相互涵抱的情况下,会出现什么情况或表现呢?

郑钦安在这里例举了一个非常典型的比喻,他说:“若虚火上炎(即我们所说的阴火上潮)等症,明系水盛。水盛一分,龙亦盛一分。水高一尺,龙亦高一尺,是龙之因水盛而游,非龙之不潜而反其常”(《医理真传·坎卦解》)。意思是比喻说,比如阳气如同航行在大海中的一条船,若遇到急风暴雨,天昏地暗,水势必然猛涨,则水上之船一定是随水上涨,船高是因为水涨之因素,并非是阳气无缘无故的升高。有一个更为恰当的比喻:比如我们家庭院中,由于城外的河流发了大水,水漫城里,水到了我们的家门口,这时候我们可能在家的院中拾到很多的鱼儿,这能在院中检到鱼儿,是因为发了大水把鱼儿(如水之中龙,或阴中之阳气)送到了上面。意思是说明原是阴盛而虚阳外越,是导致阴火上潮的主要原因。

这就是郑钦安对阴火论典型的解释,同时郑钦安还发现,“余亦每见虚火上冲(即我们所说的阴火证,或阴火上潮证)等症,病人多喜饮热汤,冷物全不受者(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阴证、阳虚之表现)”(《医理真传·坎卦解》),这时候病人会表现出,“若见面赤身热汗出者,此阴气上腾而真火亦与之俱腾矣”(《医理真传·君相二火解》),即郑钦安认为阴盛向上向外飞越之时,真火即虚弱之阳也随着阴气一起上腾或外越,即“阴中一线之元阳,势必随阴气而上行,便有牙疼、腮肿、耳肿、喉痛之症”(《医理真传·内伤说》)。这种外现“假热”的情况,郑钦安发现其“粗工不识,鲜不以为阴虚火旺也”,说明这种情况在临床上极易被一般大夫误诊误治,为了帮助后人学者理解这种情况,郑钦安又作了一个很恰当的比喻:“再观于地气上腾,而为黑云遮蔽日光,雨水便降,即此可悟虚火(阳虚之火,即阴火证)之症,而知为阳虚阴盛无疑矣”(《同上》)。意思是说,天阴下雨,阴云弥漫,遮蔽了阳光,这就是阴盛阳衰,阴盛而雨降,太阳一出,阴云消散,足以证明阴盛则雨,阳盛而雨停。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阳虚而虚阳所导致的阴火上潮证,郑钦安曾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阳气藏在阴中,只宜潜藏,不宜上浮:“真气,命根也,火种也,藏于肾中,立水之极,为阴之根,沉潜为顺,上浮为逆”(《医理真传·卷二》)。为什么会出现真气或虚阳上浮呢,郑钦安认为,“病至真气上浮,五脏六腑之阳气已耗将尽,消灭剥削,已至于根也。《经》云:凡五脏之病,究必归肾,即此说也”(《同上》)。然而,不管是阳火与阴火症,都会表现出火热之症状,如何在临床上视别这种两情况呢?

郑钦安认为:“大凡阳虚之人,阴气自然必盛,阴气盛必上腾,即现牙痛龈肿,口疮舌烂,齿血喉痛,大小便不利之病”,或出现发热,这是因为“然真气上浮之病,往往多有与外感阳症同形,人多忽略”,为什么人们会忽略这个问题呢?因为外象病人表现出是热,一般情况大都认为热是阳症,而不知阳虚阴证也会出现阴火之热证,所以说“不知真气上浮之病,大象虽具外感阳症之形,仔细推究,所现定是阴象,绝无阳症之实据可险”(《医理真传·卷二》)。郑钦安发现这些病人,均无阳症之体征,所表现出的均为一派阴证迹象,这时候我们一定要,“细将上卷辨认阳虚秘诀熟记”,这个阳虚辨认秘诀,就是郑钦安辨识阳虚阴证之法则。

2.阴火之表现特征

阴火证,是与阳症火热相对而言,阳症火热热象明显,而阴证阳虚之火——即阴火证,既然是火,也必然具备火热之性的某些特点。但是,这种人群必然有阴证阳虚之体质特征与特点,是因为“阳气损伤,群阴即起,阴气过盛,即能逼出元阳”(《医理真传·姜附茯半汤用药意解》)。

这种阳虚阴证人群之体质的形成,按照郑钦安的分析原因,大体总结《医理真传》与《医法圆通》两书的规律,主要有三方面,郑钦安多是这样描述的。①“久病与素禀不足之人”,这种人阳气必然受损,阳损阴盛而虚阳外越;②药误或苦寒过度,比如“服克伐宣散太过之人”,阳气受损,阴盛阳衰,虚阳外越;③午后发病或病情加重者,阳气下潜,阴阳不能正常交替,提示阳虚外越,这就是郑钦安阴火证认识的独出己见,超人智化。

既然是阴证体质之人,那么全身情况一定具备阴证阳虚之实据,但往往头面或身体局部出现“火热”的阴火证症状或阴火上潮之表现。特别是阴火“发热”之表现,更具有欺骗性,而郑钦安却能独居慧眼,透过现象看到了阴证阳虚之本质,他为我们分析这种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并指出其治疗思路与方向,颇有临床价值与意义。

(1)发热

阴火证——即阴火上潮最容易表现出来的就是发热,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与《医法圆通》两书之中,记录阳虚外越所引起的发热即有21条之多,足见他对此研究精深入细与过人之处。针对这种情况,要知:“阳证邪火,其人脉息、声音一切有神。若阴气上腾之阴火,脉息、起居一切无神,阴象全具。此乃认证关键,不可不知”(《医法圆通·卷二》)。尽管是外现发热,甚至是高热,只要我们按照郑钦安的阴阳辨证之法则办事,总以“阴象”、“阴色”为实据,就不会被外在的发热所迷惑。郑钦安解释的更加到位:

例如:“素禀不足,无故身大热,舌青,欲饮极热者,元阳外越也,亦有口不渴皆可”(《医理真传·卷四》)。

如在《医法圆通·辨阴盛阳衰及阳脱病》中,有多处记录发热属于阴证——阴火证者。

在“身热无神”条中郑钦安说到:“久病与素禀不足之人,或偶劳心,忽见身大热而不疼,并无所苦,只是人困无神,不渴不食,此是元气发外,宜回阳收纳,一剂可愈。若以为发热,即照外感之法治之,是速其危也,世多不识”。

在“吐血身热”条中郑钦安指出:“凡吐血之人,多属气衰,不能摄血,吐则气机向外,元气亦与之向外,故身热,急宜回阳收纳为主。以不可见吐血而即谓之火,以凉剂施之”。

在“大吐身热”条中郑钦安指出:“经云:吐则亡阳,吐属太阴。大吐之人,多缘中宫或寒热、或食阻滞。若既吐已,而见周身大热,并无三阳表证足征,此属脾胃之元气发外,急宜收纳中宫元气为主,切不可仍照藿香正气散之法治之,余于此证,每以甘草干姜汤加砂仁,十治十效”。

在“大泄身热”条中郑钦安指出:“久病与素禀不足之人,忽然大泄,渐而身大热者,此属阳脱之候。大热者,阳竭于上。大泄者,阴脱于下,急宜温中收纳为主。切不可一见身热,便云外感,一见大泄,便云饮食。若用解表、消导、利水,其祸立至,不可不知”。

在“身热无疼”条中郑钦安指出:“久病与素禀不足之人,与服克伐宣散太过之人,忽见身热,而却无痛苦,并见各部阴象足征,此是阳越于外也。急宜回阳收纳,不可妄用滋阴、升散”。

以上所谓的“发热”之表现,均是因为阴火证——阴火上潮所导致的症状表现,既阳虚虚阳外越之发热,且不可按外感阳症发热治之。郑钦安告诫我们一定要凭借“舌青,欲饮极热者”等等一系列阴象表现,判断为虚阳外越之发热。这些病证,大都是内伤久病与素体禀赋不足之人所出现的病证,这一点尤其重要。

(2)午后发热

阴阳在一天之内是交替而行的,白天为阳,夜晚为阴,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也是阴阳交换的时刻。此时之发热,鲜不认为是阴虚发热,可郑钦安却慧眼独居,认识到此乃为阳气下潜入阴,阴盛而阳气不纳入内,浮阳在外而导致的发热。如《医法圆通·辨阴盛阳衰及阳脱病》中叙述极为详实。

在“午后面赤”条中郑钦安指出:“凡午后面赤,或发烧,举世皆谓阴虚,不知久病与素禀不足之人,阳气日衰,不能镇纳其阴,阴邪日盛,上浮于外,况午后正阴盛时,阳气欲下潜藏于阴中,而阴盛不纳,逼阳于外,元气升多降少,故或现面赤,或现夜烧,此皆阴盛之候,若按阴虚治之,其病必剧。余常以回阳收纳,交通上下之法治之,百发百中”。

在“午后身热”条中郑钦安指出:“《经》云:阴虚生内热。是指邪气旺而血衰,并非专指午后夜间发热为阴虚也。今人全不在阴阳至理处探取盈缩消息,一见午后夜间发热,便云阴虚,便去滋水,推其意以为午后属阴,即为阴虚,就不知午后夜间,正阴盛之时,并非阴虚之候。即有发热,多属阴盛隔阳于外,阳气不得潜藏,阳浮于外,故见身热,何也?人身真气,从子时一阳发动,历丑、寅、卯、辰、巳,阳气旺极,至午、未、申、酉、戌、亥,阳衰而下潜藏。今为阴隔拒,不得下降,故多发热,此乃阴阳盛衰,元气出入消息,不可不知也。余于此证,无论夜间午后烧热,或面赤,或唇赤、脉空、饮滚、无神,即以白通汤治之,屡治屡效”。

(3)手脚大热

《内经》认为:“清阳实四肢”。意思是说阳气可通达到四肢末端,可以保持人的手脚之温度。同样,由于阳虚而虚阳外越而走四肢,也可以出现手脚大热之症状,这种情况是因为阳虚阴火证——即阴火上潮而导致的手脚大热。郑钦安对此认识可谓慧眼独具,为我们提供了辨别真假之真功夫。如他在《医法圆通·辨阴盛阳衰及阳脱病》中,曾有关这种记载,论说详尽。

在“两脚大烧”条中郑钦安指出:“久病与素禀不足之人,或夜卧,或午后两脚大烧,欲踏石上,人困无神。此元气发腾,有亡阳之势,急宜回阳收纳为主,切不可妄云阴虚,而用滋阴之药”。

在“两手肿热”条中郑钦安指出:“凡素禀不足之人,忽然两手肿大如盂,微痛微红,夜间午后便烧热难忍,此阴盛逼阳从手脱也,急宜回阳收纳为主”。

发热、午后潮热及手脚大热,这种阴火热证——即阴火上潮之表现,临床上极易与阳热实证相混淆,无怪乎郑钦安在批评当时医生市习不思经旨之陋习,同时,他强调指出临床上要明辨阴阳,特别是要紧紧抓住阴阳辨证之实据,而不管其外象是发热、潮热及手脚大热之症状表现,只要我们掌握其阴证之实据,“实据者何?阴阳虚实而已”(《医法圆通·用药弊端说》),既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不会被外在“热”的假象所迷惑。

3.阴火证辨治方法

既然辨清其为真寒假热——阴盛格阳——阴火证——阴火上潮,扶阳抑阴就是治疗方法,郑钦安指出:“余考究多年,用药有一点真机,与众不同。无论一切上、中、下部诸病,不问男、妇、老、幼,但见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二便自利者,即外现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症,一概不究,用药专在这先天立极真种子上治之,百发百中”(《医理真传·钦安用金针》)。郑钦安认为,只要我们认准阴证阳虚即扶阳抑阴之大法,临床上就会收到百发百中之疗效。

(1)扶阳为本

扶阳选择的第一方,就是四逆汤(附子一枚生 干姜一两五钱 甘草二两炙),在四逆汤用药意解中郑钦安指出:“细思此方,既能回阳,则凡世之一切阳虚阴盛为病者,皆可服也,何必定要见以上病情,而始放胆用之,未免不知几也。夫知几者,一见是阳虚症,而即以此方在分两轻重上斟酌,预为防之,万不致酿成纯阴无阳之候也。酿成纯阴无阳之候,吾恐立方之意固善,而追之不及,反为庸庸者所怪也。怪者何?怪医生之误用姜、附,而不知用姜、附之不早也。仲景虽未一一指陈,凡属阳虚之人,亦当以此法投之,未为不可”(《医理真传·四逆汤用药意解》)。既然是阴证阳虚,我们就是要在四逆汤上做文章,就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2)引火归原

阴火证因非实热,而不能用“热者寒之”(《内经》)之方法,虽然扶阳为治本之道,然而此阴火之证治疗并非如此简单易行。这就好比我们家中叛逆的孩子一样,我们只能用说服教育的方法,把孩子引向正道,而不能采取应对敌人的武力手段。虽然阴火的治疗以温阳为治本之道,但阴火毕竟是“离位之火”,如何让其回归本原位置,古人研究了很多技巧,此即所谓引火归原。同样,郑钦安也不例外,但是他采用了与众不同的方法,来达到引火归原之目的。

潜阳的方法:郑钦安认为阳虚而阴火上潮证,可采用潜阳的方法,镇潜虚阳外越之势,可使真龙归位。其所创制的潜阳丹一方就是其代表,其目的是为了“此际一点真阳,为群阴阻塞,不能归根,若欲归根,必须荡尽群阴,乾刚复振”(《医理真传·卷二》),而潜阳丹(西砂一两姜汁炒 附子八钱 龟板二钱 甘草五钱)一方正是针对此种情况而设。在其方解中,郑钦安的解说更加重要:“按潜阳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也。夫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况 龟板一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阴目之,悖其功也。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曰潜阳”(《医理真传·潜阳丹用药意解》)。郑钦安的这种潜阳法经临床验证,疗效确切,很受火神派当代医家的重视与应用。

封髓的方法:封髓的方法虽然是郑钦安提出来的,其实这种方法早以被古人研究与应用,但郑钦安做了改进与创新,只保留了封髓的三位药物,即黄柏、砂仁、炙甘草(黄柏一两 砂仁七钱 甘草三钱炙)构成封髓之意图。为了帮助后人理解封髓之意思,郑钦安进行了解释:“按封髓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亦上、中、下并补之方也。夫黄柏味苦入心,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色黄而入脾,脾也者,调和水火之枢也,独此一味,三才之义已具。况西砂辛温,能纳五脏之气而归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则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曰封髓。其中更有至妙者,黄柏之苦,合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阴。西砂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能化阳。阴阳合化,交会中宫,则水火既济,而三才之道,其在斯矣。此一方不可轻视,余常亲身阅历,能治一切虚火上冲,牙疼,咳嗽,喘促,面肿,喉痹,耳肿,目赤,鼻塞,遗尿,滑精诸症,屡获奇效,实有出人意外,令人不解者。余仔细揣摩,而始知其制方之意,重在调和水火也,至平至常,至神至妙,余经试之,愿诸公亦试之”(《医理真传·封髓丹用药意解》)。郑钦安这种独居匠心之解释与临床治验,已经远远超越一般认为黄柏清热解毒功用范围,而是将封髓丹的特殊引火归原之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在临床上火神派当代医家,常常是借助郑钦安的引火归原之思路,把潜阳丹与封髓丹合用,简称为潜阳封髓丹,用以达到潜阳与封髓双重目标,对于提高引火归原之效果其价值更大。

(3)补土伏火

补土伏火是指加强脾胃(后天之本)功能,来制止阴火证之目的。关于补土伏火的问题,郑钦安专门有伏火说,这对于我们理解补土伏火之内涵很有帮助。

他在《医理真传·伏火说》中指出:“世多不识伏火之义,即不达古人用药之妙也。余试为之喻焉:如今之人将火煽红,而不覆之以灰,虽焰,不久即灭,覆之以灰,火得伏即可久存。古人世多不识伏火之义,即不达古人用药之妙也。余试为之喻焉:如今之人将火煽红,而不覆之以灰,虽焰,不久即灭,覆之以灰,火得伏即可久存。古人通造化之微,用一药、立一方,皆有深义。若附子甘草二物,附子即火也,甘草即土也。古人云:'热不过附子,甜不过甘草’。推其极也,古人以药性之至极,即以补人身立命之至极,二物相需并用,亦寓回阳之义,亦寓先后并补之义,亦寓相生之义,亦寓伏火之义,不可不知。造化之微,用一药、立一方,皆有深义”。

郑钦安为了让我们在临床上更进一步理解补土伏火方药,他在《医理真传·附子甘草汤用药意解》中说到:“按附子甘草汤(附子一两 甘草六钱炙)一方,乃先后并补之妙剂也。夫附子辛热,能补先天真阳,甘草味甘,能补后天脾土,土得火生而中气可复。若久病畏寒之人,明系先天真阳不足,不能敌其阴寒之气,故畏寒。今得附子而先天真火复兴,得甘草而后天脾土立旺,何患畏寒之病不去乎?”

郑钦安关于伏火补土,制服阴火证——即阴火上潮证,常用方药一是附子甘草汤,二是附子理中汤或桂附理中汤。这里面有一味炙甘草的剂量问题,是非常关键的问题。也就是说按照郑钦安的意思只有大剂量炙甘草,才有制伏阴火证之作用。这就提示我们,在应用上述方药之时,一定充分考虑炙甘草剂量足够的大,才能达到制伏阴火证。

4.临床治疗验案

(1)结核发热案——四逆汤加味

宋某某,女,60岁,农民。2006年10月4日就诊。

患者发低热37.5○C已有半年余,经拍X线片确诊为双肺结核,正规服抗痨药物2个多月来,仍然低热不退,曾经中西药治疗未显著的变化。现症见:每天下午低热37.5○C,持续到下午6时左右可自然恢复正常,畏寒肢冷,气短乏力,夜晚盗汗,五心烦热,身体消瘦,纳差,便秘,溲黄,舌质淡,边尖红,苔白,脉沉细无力。证属阴阳两虚,虚阳外越,治宜回阳化阴,方用四逆汤加味,药用:

附子30g(先煎),炮姜30g,炙甘草10g,砂仁10g,红参10g。

3付。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

二诊:服药后低热已退,体温37○C,自感精神大振,食欲增加,五心烦热消失,畏寒肢冷明显减轻,大便正常。病重药轻,附子加到60g,他药不变,再进3付,以进行巩固。

复诊(2007年5月6日):患者服药后,半年体温正常,一切很好,纳食二便均正常。近阶段由于操劳过度,自感旧病又要复发,要求再按第2次处方服用,又服3剂。

【按语】治疗结核发低热,不管是教课书还是目前绝大部分书,一律都是养阴清热之法。早年我们也是如此,但低热总是不退,百思不得其解。细读《郑钦安医学三书》之后,顿开茅塞:下午低热,多认为属阴虚火旺,但郑钦安却认为是阴盛阳虚,阴盛格阳,阳浮于外,而不得下入潜藏,浮阳于外而发热。但见到病人一派阳虚阴盛之象,故治扶阳着手,扶阳化阴,应用郑钦安推崇的回阳饮(四逆汤加人参)加砂仁,3剂而热降,6剂自症而全消,纳增神振,病愈半年未反复。从此病例中感悟到处处扶助阳气治百病之理。

(2)高热不退案——强中汤加味

郭某某,女,47岁,农民。2009年10月10日就诊。

患者间断性高热月余,曾在市中心医院及县人民医院住院月余,怀疑“尿路结石合并感染”、“疟疾”等病,经过系统应用最好的抗生素及体外碎石,以及输尿管结石膀胱镜取石术等,其高热之原因始终也未弄清楚,细菌培养并选择针对性药物也无法控制发热,每天不规则发热达38~39OC,经过用退热药才能降低体温,无奈之举求治于笔者。现症见:身穿棉衣、棉裤,与常人显著有别,畏寒怕冷,气短懒言,腰膝酸软无力,左侧肢体曾脑血栓而遗留下功能障碍,行动困难,在他人搀扶下勉强行走,测体温39OC以上,但病人无感觉,只有困懒乏力,身沉困重,气短懒言,整天昏昏欲寐,无恶寒之症,月经数月未见,纳差,腹胀,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淡胖大,苔白腻、根部稍黄,脉沉细无力尺部略滑。证属脾肾阳虚,血瘀气滞,夹有郁热,治宜补益脾肾,行气活血,兼以清热,方用强中汤加味,药用:

附子30g(先煎),干姜30g,炙甘草10g,党参30g,苍术30g,白术30g,丁香10g,草果10g,青皮15g,陈皮15g,厚朴10g,桂枝30g,肉桂30g,丹参30g,檀香10g,降香10g,三七30g,砂仁10g,石菖蒲20g,甘松20g,生姜30g,黄柏10g。

7付。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

二诊(10月27日):服药之后,体温降为正常,曾在县人民医院外科住院,其主治大夫非常惊呀,真的不敢相信中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退热,服药之后发现右侧臀部有红肿热痛之肿块,尚未化脓。这是阳药运行、寒凝之处化热而成脓。体温降,脓块形成表明邪有出路,病已对症。现身有热感,棉袄可脱一时,舌淡苔腻黄,脉左手略浮重按无力,右手脉沉细无力,双尺部稍滑。现胃胀明显,上方药附子用60g,加沉香6g。再服7付。

随访(11月9日):电话随访,体温正常,臀部化脓已成脓并抽完,局部红肿热痛已消除,仍有大便秘结,选用核桃仁温通润下,进行调理善后。

【按语】顽固性高热,伴身体一派虚寒之证,表明是阳虚而虚阳上浮外越之证。正如《伤寒论》中乃说:“此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病人一派阴证之表现,全不顾其高热不退之假象,大举应用附子、桂枝、肉桂、生姜一派火热之品,通阳、温阳、补阳,阳得补,滞得通,凝聚之邪郁滞一处而化为脓肿;并随加大附子之剂量,通阳解凝而肿块出头,证明了“阳药运行,阴邪化去”,必有出路,而臀部红肿之化脓就是明证。假若没有火神派扶阳理论为依据,针对这样的情况热象,用热药退热是不可想象的。

(0)

相关推荐

  • 探讨郑钦安学术思想之一二

    郑钦安, 清末著名医家, 其学贯内难, 精于伤寒, 明 于阴阳, 兼诸家之长.郑氏临证, 善用并重用大剂姜附 扶阳, 治疗阴寒证和急危重症, 效如浮鼓, 被誉为火神 派开山鼻祖, 享誉内外.本文从&q ...

  • 陈学忠运用潜阳封髓丹治疗汗证验案

    作者: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作者简介:向贵江,成都锦江泰三堂德康医院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邮箱:347326632@qq.com 通讯作者:陈学忠,男,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指导老师,E-mail: ...

  • 潜阳封髓丹在临床上的运用

    吴荣祖老师系温阳派大家吴佩衡先生长孙,著名的"吴附子"传人,云南省著名中医.吴荣祖老师在继承家传附子的运用经验的同时,精于伤寒六经辨证及内经经典的研究,对命门水火.六经气化等理法有 ...

  • 吴佩衡老师——潜阳封髓丹临床运用

    在李杲的<医学发明>中,记载着具有道家色彩的"三才封髓丹","三才"指的是天.地.人,在方中就是天冬.熟地和人参,再加黄柏.砂仁.炙甘草.这个方子当 ...

  • 潜阳封髓丹临床实战运用

    至道汇推荐搜索 口腔溃疡 第一篇:潜阳封髓丹在临床上的运用 作者:姚伟 指导:吴荣祖 摘要:潜阳封丹是温水潜阳法的代表方剂,本文从潜阳封髓丹的产生及组方开始,分析了该方是对"阳密乃固&quo ...

  • 实战精品:潜阳封髓丹在临床上的运用!!!

    吴荣祖老师系温阳派大家吴佩衡先生长孙,著名的"吴附子"传人,云南省著名中医.吴荣祖老师在继承家传附子的运用经验的同时,精于伤寒六经辨证及内经经典的研究,对命门水火.六经气化等理法有 ...

  • 两篇:潜阳封髓丹临床实战运用!

    第一篇:潜阳封髓丹在临床上的运用 作者:姚伟  指导:吴荣祖 摘要:潜阳封髓丹是温水潜阳法的代表方剂,本文从潜阳封髓丹的产生及组方开始,分析了该方是对"阳密乃固"."天一 ...

  • 吴佩衡老师——潜阳封髓丹临床运用(值得一看)

    在李杲的<医学发明>中,记载着具有道家色彩的"三才封髓丹","三才"指的是天.地.人,在方中就是天冬.熟地和人参,再加黄柏.砂仁.炙甘草.这个方子当 ...

  • 陈学忠教授运用潜阳封髓丹治疗反复性口腔溃疡1案

    舒朝林 1,陈学忠 2△ (1.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中医医院,四川大邑61330:2.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四川成都 610031) 作者简介:舒朝林(1995),女,全国名中医陈学忠教授传承工作室大邑师 ...

  • 【牙龈肿痛、口腔溃疡】/【潜阳封髓丹】/临床效方【9】

            有的人,反复"上火",不是牙痛,就是溃疡.开始用西药消炎药.中药下火药,似乎管事,可结果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发作频率越来越高,发作程度越来越重,竟成难缠之病,屡医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