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垄三十年之巨变
孔垄三十年的变迁
吴晓红
在现代年轻人(特别是90后或21世纪的年轻人)看来,孔垄总是一副老样子,发展的步伐永远比外面的世界慢。当然这与沿海发达地方比,还真是那么回事,想想深圳市,三十年前还只是一片荒滩,如今成了共和国六个特大城市之一,这个变化是何其巨大?可是细想一想,我们完全没必要心理不平衡,更不要和人家比,深圳之所以发展神速,一是得益于临近香港,二是得益于国家政策扶持,同时也受益于每年近千万农民工的辛勤工作。
咱们的家乡孔垄镇在我看来发展的虽然不是很快,但也是起了天翻地覆般变化的,特别是最近三十年来,变化尤其巨大。
三十年前,孔垄镇区东到船码头(县第二人民医院往东50米)西至新建的步行街口,南至德化街口(第二人民医院往南100米)北至老电影院,就这么大一个弹丸之地,总面积也就不到1平方公里。
和古镇相连的也只有东西南北四条泥土路外加一条内河航线,东向是从东街出发,经二医院老大门走船码头;占家埠;梅坝;严家闸到龙感湖,此条路线为泥土路,雨天通行困难,此路无公车运行。如果是走水路,那就从船码头上船,当时河里有小型客轮,每航次可载五十人左右,由孔垄船码头始发,经民生大队(今德化村),邓渡,王埠到小池清江口,,每日一个往返(枯水季节除外)。
西线是由孔垄老车站(今一宿庵路街道办事处)出发,经同兴大队,王坝大队,到蔡山或新开,由于是与外县广济县(今武穴市)相通,所以全程铺有沙石,虽然路面较窄,通行还有保障,每天有两班公共汽车往返于孔垄镇到武穴镇之间。
南线是从德化街为出发点(当时没有现在的中心桥,东港之上,除了老付渡桥和滩湖桥以外,再无桥梁连接南北两岸,两岸人员往来靠木船摆渡为主)经民生大队往东经柳桥村到王埠小池;往西经民生大队走老国道线到分路小池,此路不通车辆,行人绝大部分为步行。
北线相对简单,此路属县内主干道,与镇区西线相连,小池分路方向上县人员必到孔垄车站中转或换乘,此路线经洪铺,五里闸,白湖到城关(今黄梅镇)。1982年以前,现在的105国道还不存在,那时的黄小公路还只是沙石路面,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走向也不是现在这样的,是从殷湾村斜插到老付渡桥(又叫红卫桥),由西往东横穿原新建村(今付渡村)再进入同兴大队(现张塘村县第一棉纺厂和现新安村,不是现今的西厢大道)然后折向北到达今天的一宿庵路上的孔垄汽车站。
这就是三十年前的孔垄镇区的基本概况,对照下今天的孔垄镇市政规模,面积增大了三倍以上不说,在兴衰交替中,不难发现,孔垄古镇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最繁华的西厢大道,原来就是一片菜园地;原来繁华兴盛的东街石板街现在虽然没落了,但近几年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店铺的铺面紧张,东街也有复苏的迹象;往西的方向扩展的就更快,得益于西厢大道的沿伸和汽车站所处的区位优势,镇区的发展已经越过105国道沿240省道扩张而去。向北更是跨过了京九大动脉沿105国道线而伸展。向南得益中心桥的修建,由南进入镇区的人流量大增,镇区规模已跨过孔垄的母亲河——东港,向德化村方向无尽地沿伸......
当然,孔垄的发展也不只是有扩张,也有萎缩的地方,由于国道的走向发生改变,昔日繁华的北街和一宿庵路沉寂下来了,原来人口稠密的村庄甚至少有人住了,人们都把房子建到了国道边,原有的村庄成了地道的空心村。这应该属于正常的自然现象,世间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兴盛交替当中,一如人身体的新陈代谢,我们无需伤感,更不必失落,只要咱们的家乡总的趋势还是在不断发展,那就足以让我们感到骄傲和欣慰了!
作者:吴晓红;孔垄德化村人;1966年生,热爱文学。
曹锦军围炉合作共赢热线 :15072733961
曹锦军围炉微信公众号:caojingjun19731216
欢迎广大微友原创首发作品投稿:29723531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