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万吨核废水,真会排入太平洋吗?海洋能否消化得了?

清洁和高效,这是核电的两个主要优点,当然这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没有发生泄漏事故。自从人类掌握了可控核裂变技术之后,关于核电站核泄漏的大小事故就偶有发生,而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两次核泄漏事故就是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以及日本的福岛核电站事故了。

这两起事故既有共同点,又有明显的区别,共同点就在于两起事故都最终被评定为7级核泄漏事故,这是目前核泄漏事故的最高等级。而区别就多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是源于人祸,是诸多巧合以及错误操作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福岛核泄漏事故则是因为天灾,是地震引发的。虽然福岛核泄漏事故的起因是天灾,但在事故发生之后却又走到了“人祸”的路子上来。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虽是源于人祸,但在事故发生之后,苏联可以说是倾尽全力进行救援,参与人数超过了60万,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和人员伤亡,总算是将阻断了核污染的扩散。与之相比,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之后的处理过程,实在是很难令人满意。

福岛核电站事故的起因是地震,在核电站发电的过程中,必须持续向反应物中注入冷水,实现循环,一旦循环终止,反应物就会发生融毁,造成重大事故,而地震恰恰导致了冷却系统发生损毁,于是反应物过热,爆炸发生了。

在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初期,其实只被国际原子能机构评定为5级核泄漏事故,如果此时能够不遗余力进行救援,事态很可能得到控制,结果一方面担忧全力救援会使核电站受损,另一方面又想要尽量节约救援成本,结果拖来拖去,事故发展成了7级。

与前苏联用硼酸和沙子来阻止反应继续的做法不同,日本方面采取了一种啼笑皆非的做法,灌水冷却。

就阻止核电站继续发生爆炸而言,灌水冷却的确起到了效果,但这种做法看起来属于拆了东墙补西墙,因为会产生大量的核废水,这还不算,由于最初核电站选址上的失误,核电站下方竟然有地下水流经,所以整个福岛核电站每天所能够产生的核废水就达到了数百吨。

这些核废水对人体健康存在着巨大的危害,自然不能随意处理,因此只能先用罐子装起来,现在的福岛核电站,一眼望去,已经挤满这种蓝色的巨型储水罐。起初,人们真是为日本捏了一把汗,水越存越多,总有存不下的时候,到时候怎么办呢?现在看来,最初的担心真是多余了,因为他们早就想好了办法,就是将核废水全部排入太平洋。

虽然现在还没有制定具体方案,但日本方面已经多次明确表示了将核废水排入太平洋的计划,如果这123万吨的核废水全都排入太平洋,海洋能消化得了吗?当然不能。

核污染的危害性是巨大的,核废水中包含多种放射性物质,以其中的碘129为例,其半衰期在千年以上,根据国外一些机构的模拟,一旦这些核废水全都排入太平洋,只需要3年,核污染就会随着洋流波及到美国海域。不过日本当然不会堂而皇之地将核废水直接排进大海,他们会先对其进行净化,而且东京电力公司声称拥有了一种新的净化技术,可以将废水中除氚以外的其它放射性物质全部净化掉,而氚的放射性非常小,几乎对人体没有危害。真的是这样吗?

板蓝根对人体也没有危害,但一天吃一千包,吃一个月试试?谈危害是一定要结合数量的,少量的氚的确对人体没有危害,可一旦大量接触则会致癌,而福岛核废水中氚的含量严重超标,相当于同级别核电站运转400年所产生的氚的总和,这也没有危害?

就在2020年11月16日,日本东京大学的科研团队还发表了一个研究成果,称在福岛附近的地下水中检测出了浓度严重超标的氚。此外,这些核废水中除了氚以外,真的没有其它放射性物质了吗?早在2017年,东京电力就曾经宣布实现了核废水的净化,结果后来又在其中检测出了严重超标的碘129,所以对于现在的净化效果,还是存在质疑的。就现在的进展情况来看,这一百多万吨的核废水有很大可能会排入太平洋,这对于海鲜爱好者们而言,绝不会是什么好消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