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的房间》:矛盾存在于每个家庭,只有真诚与付出才能化解
这是一部以描写家庭内容为主的生活片。曾经获过多项表演提名奖,可惜最后都功败垂成。不过,作为一部既没有宏伟场景,也没有炫目特技的影片,在豆瓣上能给了7.8的分数,也算是不错的成绩。虽然这是一部小成本的制作, 但影片中对家庭成员间关系的剖析,对彼此间亲情的解读,仍然具有很强的严肃性与现实性。
这部影片的人物不多,内容也不是很复杂。在俄亥俄州,丽的家里,大儿子汉克正在翻捡着老照片。最后他找到了一张父母以前的合影,于是把父亲那一半撕下收好,并在其余的照片上点了一把火。然后,他拉着弟弟查理离家出走。
火情很严重,不仅烧毁了自家,还烧到了邻居的房屋。汉克被关进少管所进行管教。而他的母亲丽只能和查理借宿到修道院里。
在佛罗里达,丽的姐姐贝丝二十多年来,一直悉心照料着老年痴呆且瘫痪在床的父亲,同时,还有一个智力明显退化的姑妈需要贝丝来照看。家庭的重担几乎全压在她一个人的肩头。然而,更为不幸的是,她患上了白血病。
万般无奈的情势下,贝丝给丽打了电话。希望能通过血亲之间的骨髓移植,保住自己的性命。
于是,丽带着两个儿子,驾车来到阔别二十多年的家里。看到了久病在床的父亲以及已经老去的姐姐。不幸的是,丽与两个儿子都无法与贝丝配型成功,这就意味着贝丝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死去。但幸运的是,一家人终于能够重逢,彼此内心深处的矛盾,得以化解。一家团聚的时光并不太多,重要的是,大家都知道珍惜这分亲情了。
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但彼此之间却矛盾复杂,情感纠结。本来天各一方,因为要救治贝丝,一家人才得以团聚,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矛盾的集中爆发。那么,他们之间有怎样的矛盾,又是怎样相互谅解并最终走向和谐的,我会在下面分为三部分进行分析。在第四部分,我会基于这个家庭从离散到团聚的过程,谈谈对现实生活的一些思考。
01、第一阶段 普通的家庭,却暗流涌动。家庭成员之间矛盾突出,彼此关系冷漠,二十年的分离,即使骨肉亲情尚有余温,也难以调和彼此的隔阂。
整部电影中,家庭成员包括父亲马文,姑妈露丝,大女儿贝丝,二女儿丽,以及丽的两个儿子汉克和查理。但几个主要成员之间,却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
先说马文和丽吧。当马文重病在床时,丽选择了远走他乡。名义上是要过自己的生活,但面对瘫痪的父亲,决然而去,从此眼不见心不烦。虽然影片中没有交待,但我们仍可以猜测出,这父母俩有着强烈的矛盾。
再说贝丝和丽。本来二人之间未必有太深的矛盾,但妹妹对于重病的父亲二十多年来,不闻不问,就算是贝丝温柔善良,心中也难免产生怨气。而在丽看来,贝丝贪图父亲的房产,因此她照顾父亲是醉翁之意。况且自己在他乡过得也很窘迫,自然对老家的姐姐没什么好感。
接下来说说丽与汉克这对母子。丽凭借其不着调的性格,自然难以让人亲近。再加上她对汉克的粗暴态度,更让儿子产生反感。正在青春叛逆期的汉克,一直认为母亲抛弃了自己的父亲,心中甚至对自己的家庭产生了仇恨,于是就有了故意纵火的行为。
最后说说贝丝和汉克之间的问题。这两人在此之前从没有见过面。但第一次回到姥爷家,却是为了贝丝的骨髓配型而来。贝丝阿姨的和蔼可亲,在汉克看来,只是她一厢情愿希冀自己同意配型。她的所做所为,都是为了有求于己的有意为之,因此在心理上,自然很不待见这个初次见面的姨妈。
每个家庭成员,可能他们的身份不同,受教育情况不同,性格更是不尽相同。但大家团聚在一起,仍能和睦相处。如有意外发生,必是尽力援助。这是血缘与亲情的表现,更是有与生俱来的信任作为基础。有时这种信任恰恰是最重要的那部分。
02、第二阶段 相聚总是亲密的,相处却是困难的。一个矛盾交织,亲情疏离的家庭,竟是以治疗绝症的缘由才得以走到一起。
分离20年的姐妹相见,充满了惊喜。但两个儿子躲在车里不出来,让丽非常没面子。丽对汉克又是声嘶力竭地怒吼,却无能为力。倒是贝丝的笑容让两个外甥下了车。而接下来的父女见面,祖孙见面,更是一地狼籍。
仅仅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教子有方,在一个关于吃薯片的问题上,丽就对汉克大发雷霆。贝丝看在眼里,却又感到无可奈何。
丽再次对姐姐炫耀自己的美发学习,还有三个月就能拿到学位。并且让姐姐猜一下自己给明星做发型的收入。贝丝只是随便说了一声300块。从丽的表情上看,这个价格明显是高于实际收入,但她还是夸奖姐姐猜得太准了。
可以说,在这些不恰当的时候,丽努力表现出来的强势,是幼稚并且失败的。对孩子夸张的训斥,让姐姐看到了自己的无能。作为一个成年人,把一个还有三个月后才能结业,而收入未知的技能拿出来炫耀,则更显得无知。这和丽每每都在不恰当的场合泰然自若地吸烟一样,同为脑残的表现。
汉克并非一无是处,他很喜欢机械修理,在稍后的剧情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有劣迹的少年,竟然把姥爷家的车库门修好了。而此时,他对姥爷的工具箱很感兴趣,而贝丝干脆就把工具箱送给了自己的外甥。但汉克明确表示不会为阿姨进行骨髓配型地测试,并且把工具箱扔给了贝丝。
善良的贝丝还是把工具箱送回到汉克的床前,并郑重告诉汉克,无论他是否同意,自己都喜欢他,就因为汉克是自己的外甥。
姐妹俩想给父亲找一个养老院,但终归因费用太高以失败告终。当两个回到家时,矛盾终于爆发了。贝丝把房屋财产全部留给妹妹,希望妹妹能在自己死后,照料父亲。但丽还是粗暴地拒绝了,和他二十年前抛弃赡养父亲一样的原因,她要自己的生活。
温柔善良的贝丝能和性格叛逆的汉克成为朋友,而且还一起去海边飙车。但她的耐心却无法换回妹妹的爱心。她对妹妹一家人的友善,在丽的眼里,只是为了给自己治病。绝望的贝丝确实希望妹妹能够解救自己,但妹妹对亲情的歪曲,才是最让她痛心的。
03、第三阶段 不需说教,不需煽情。亲人间矛盾的化解,需要的只是真诚的交流。当两姐妹坐在一起,回忆往事,此时的欢笑和泪水,是打开心扉最好的钥匙。
在柔和的灯光下,贝丝向丽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男友。那个男友十分喜欢搞笑,可惜他竟然在郊游时,死于溺水。这让贝丝很伤心,她本来可以向最亲近的妹妹倾诉,却欲言又止,因为姐妹间的关系并不好。
听到这里,丽也觉得很难堪,为了缓解自己的尴尬,她再次提出为姐姐的假发做个新发型。当姐姐摘下假发,露出因为化疗而稀疏的头发时,丽借故去房间里拿梳子,而此时,她的眼泪早已忍不住留了下来。
戴着丽连夜做好的新发型,贝丝和大家高兴得来到迪斯尼游玩。在游乐场,丽向汉克说起了她和丈夫分手的原因。曾经在汉克印象中英雄一般的父亲,其实是一个家暴严重的恶棍。汉克幼年时,经常遭受到父亲的殴打,只是他太小,并不记得。为了孩子,丽选择了和丈夫分手。而这件事,却导致不明真像的汉克一直在记恨母亲。
贝丝因为病情恶化而晕倒,躺在病床上的贝丝,就象一个无助的孩子,此时,丽紧紧拥抱着自己的姐姐,安抚着哭泣的贝丝。而祸不单行,检查结果出来,贝丝三个血亲的骨髓测试无一人合格。面对如此冷酷的结果,坚强的贝丝却来安慰一直在流泪的妹妹。此时此刻,姐妹的心终于交织在一起了。
在马文的房间中,贝丝陪着父亲用小镜子反射阳光,而病榻上的父亲,象小孩子一样的兴奋,不停地用手指追踪着每一个光点。此时的两人不象是父女,而更象是一对母子。而此时,丽打开房门,给父亲送来了该吃的药......
父女之间的矛盾,母子之间的记恨,姐妹之意的隔阂,终于在亲情面前得到化解。当每一位成员都选择付出而不是索取的时候,任何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影片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答案。但父女三人,团聚在了马文的房间,或许就是答案。
04、第四部分 隔阂来源于疏离,矛盾终结于交流。即使最亲近的人之间,也时常会有龃龉发生。无论是逞强自傲,还是任性倔强,亦或是乖张叛逆,每种性格之间,都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家庭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内心总是朝着家的方向。而这所谓的“家”,并非指居住的房屋,而是团聚在一起的,家中的亲人。亲人之间,脾气秉性不尽不同,行事作风难免有异,这就需要我们有最大的胸怀与耐心。充分体谅对方,给对方以最大的理解,才是维系家庭和谐的不二选择。
在这部影片中,从青年到中年,两姐妹有二十余年的没有往来交流。姐姐觉得妹妹过于自私,逃避家庭责任。而妹妹则认为姐姐太过虚伪,所谓的“奉献”不过是贪图遗产。如果不是贝丝身患绝症,恐怕两人今生难得再见。
在我们现实的家庭中,长子或长女一般是相对的老成持重,而弟弟或妹妹则大都偏执倔强。试想,如果在二十年前,姐姐能够理解妹妹的不甘平庸,支持她去外面闯荡,妹妹也一定会感激姐姐对整个家庭的付出,也一定会尽自己所能,照顾父亲。当然,如果妹妹能够正确理解姐姐的付出,并且获得姐姐地支持,让姐姐觉得自己为家庭付出更有价值。那么,这二十年的隔阂就不会存在,象姐姐痛失男友,妹妹单身带大两个孩子这样的困难,或许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决。
好在,当丽看到姐姐照顾父亲时,满脸幸福的样子,她终于理解了姐姐。而当贝丝联系到妹妹后,丽为救姐姐,立刻就带着孩子们出现在了贝丝面前,这本身也是一种积极的态度。
很多的隔阂,有时可能是我们缺乏换位思考造成的。我们喜欢把自己树立成为一个好的标杆,如果对方做的稍有欠缺,即被视为离经叛道。理解和宽容总是我们喜欢说的词语,但真正做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现实生活中,贝丝可以被看作是甘于奉献的一类人。而丽则是自私任性的代表。其实,有人追求爱与被爱,有人追求成就自我。这在社会生活中,都是常见的现象。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保持步调一致。虽然代表着不同的人群,但我们欣喜地看到,贝丝与丽有着一个相同的特质,她们是亲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