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注解,第一六.二章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原文】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1);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2)十世希(3)不失(4)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5)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6)不议(7)。”
【注释】
(1)礼乐:代表重要的活动与制度。征伐:征战,代表重大的决策。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礼乐和征战都是由天子作出,即重要活动与制度和重大决策都是由都天子负责。
(2)盖:大约、大概,表推测。后面的“五世”、“三世”两句前省略这个字。
(3)希:通“稀”,稀少。
(4)失:丧失,失去。这里意思是诸侯无法保证“礼乐征伐”的正确性,造成社会正常秩序的丧失,出现混乱和动荡。
(5)陪臣:指大夫的家臣。
(6)庶人:平民,百姓。
(7)议:议论,这里指的是对政治的非议。
【解读】
孔子一直致力于天下有道,原因何在?本章就是孔子所做的最好解释。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这句话点名了天下有道的意义。天下有道,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生活顺心。在这种状态下百姓自然不会关心政治,也不会去讨论如何治理。“庶人不议”也可以作为评价天下是否有道的标准。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与“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意思相近,表明要做到天下有道的关键是大政方针都是掌握在天子手中,其中“礼乐征伐”就是最主要的“政”。诸侯、大夫、陪臣等人有私心谋私利,即使掌管了天下,他们难以长时间地保证保证“礼乐征伐”的正确性,天下就会出现混乱(“失”)。第16.1章的“季氏将伐颛臾”,就是大夫掌权而不能正确地作出征伐决策的典型案例。
孔子把天下有道的希望都寄托在天子身上,但是他并没有讲为什么会由天下有道变成天下无道。纵观历史,被孔子给予厚望的天子并不都靠得住,无道天子比有道天子更多。因为早期的尧舜禹是是因为有道才成为天子的,而是后期的天时是因为是天子的后代而成为天子的,能力和素质并不够。正是由于无道天子的存在,才使得天下有道转向了天下无道,正是昏庸天子的存在,才使得“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成“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而且这个发展趋势还会由天子、诸侯、大夫、家臣一直传递下去。这是由家天下和宗法社会制度所决定的,不是孔子倡导有道所能够改变的。
【译文】
孔子说:“天下有道,礼乐和征战都是由天子作出的;天下无道,礼乐和征战都是由诸侯作出的。(礼乐和征战)由诸侯作出的,大概经历十代,很少还能不出现混乱和错误的;(礼乐和征战)由大夫作出的,经历五代,很少还能不出现混乱和错误的;若是大夫的家臣把持国家政权,传到三代很少还能继续的。天下有道,最高政治权力就不会掌握在大夫之手。天下有道,百姓就不会非议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