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海外专利布局——策略篇

作者简介:朱伟,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化学发明审查部副调研员,专利局骨干人才,曾在地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挂任领导职务,对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有较深了解。参与局内外多项课题研究。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海外专利布局

策略篇

海外专利布局是遵循企业战略规划和商业目标,充分考虑各项因素,有计划地在海外部署专利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何时何地针对何种技术申报何种专利,要点体现在技术、时间、地域和专利类型四个方面。

   技术布局

技术是专利布局的核心要素,通常可遵循“由主而次,由点到面”的布局原则,具体则可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秉承创意为先。基于具体技术或产品的专利通常无法避免对手的规避设计,只有剥离出发明创意,并围绕创意进行布局,方能垄断技术,占领市场。专利数量仅是“锦上添花”,并非是考量布局效力的关键。拿国内来说,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已多年居全球首位,但大多数都是限于具体的技术方案,实际效力么,大家都懂的……

其次,注重产业链布局。沿着产业链追溯以扩大可能的侵权对象,如产品原料的获取及预处理工艺、产品应用及由此获得的产物等,如此可完善专利布局的立体结构,也为将来的业务延伸打下伏笔。

第三,注重相关领域布局,包括技术特点相近的临近领域和实施发明所必然需要涉及的配套领域。

时间布局

时间布局主要涉及申请时机、公开时机和专利维持时间
申请时机:全球主要市场在专利确权上都遵照先申请原则。但从公司整体利益出发,并不是申请的越早越好。首先,应当重点考虑行业整体技术现状和竞争对手研发进度。当成果领先优势明显且对手短期无法做出同样的发明创造时,可暂缓申请。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防止过早地让对手获悉先进技术,从而缩短技术差距;另一方面也可延长技术的保护期限。其次,应当协调好基础发明和外围应用研究申请的同步性,避免申请基础专利后被对手抢先申请外围专利、反过来限制自己的风险。需要明确的是,在无法确定他人信息的情况下,提倡尽早申请。
公开时机:部分地区/国家存在提前公开机制,籍此可缩短获权周期。但对于储备性技术、有改进/完善预期的技术、或者外围专利暂未准备完全的基础专利申请,不建议提前公开。一则是出于保密目的,二则可为对后续完善和组合申报留下充足时间。

专利维持时间:专利维持的目的在于企业增值,利润最大化。如果不能转化为产品应用、不能通过各种经营方式转化、不能通过保护性的组合发挥专利作用、或者随着市场变化而失去相应功能,且不存在转让等运用可能的,则可以停止缴纳专利维持费用,避免其成为“负资产”。

地域布局

地域布局以市场为导向。在企业自身市场,基于确保专利竞争优势和市场自由的目的,宜根据地域的市场功能进行相应布局,做到专利与产品相匹配,并基于利润预期调整布局强度。在对手市场,专利布局不仅可以为将来企业入场铺路,积累专利资源,还可通过针对对手的对抗和限制性布局,为后续可能的专利纠纷提供应对筹码。

专利布局应当着眼于全球市场(而不限于自有市场),充分利用专利地域性特点,增加可对外进行交换的筹码。如此,即使在A市场处于专利劣势,也可以通过B市场的反制达到占有市场的目的。

专利类型设计

专利保护(组合)类型的确定没有固定套路,取决于技术重要度、技术客观属性、各国审查制度、成本等多方面因素。通常来说,基于稳定性和保护期限考虑,会尽量采用发明专利保护核心技术;在涉及多个创新点时,则可根据成果的形式和技术含量,采用发明为主、新型和外观为辅的保护模式。对于外围技术,结合成本因素,可采用新型和/或外观专利为主、发明为辅的组合。值得一说的是,国内企业在海外专利布局中多以发明或其组合为主,对新型和外观在布局中的运用缺乏重视,通常仅将其作为“添头”,在这方面的投入和意识都有待加强。

内容越来越丰富精彩,看不够怎么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