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与中国原创诗人
叶嘉莹先生97岁了。
她是一位诗人。
她是一位诗词的传播者。
她被人们尊称为“先生'。
而被叶嘉莹先生尊称为“先生'的却是他们:
顾随先生。寇梦碧先生。
顾随先生是叶嘉莹与红学泰斗周汝昌的老师。周汝昌曾这样评价他:“一位正直的诗人,而同时又是一位深邃的学者,一位极出色的大师级的哲人巨匠。”
顾随先生是叶嘉莹的诗词老师,引路人。是他将叶嘉莹引上了一生为传播诗词而奋斗的道路。
(顾随先生)
而出生于1917年的大词家寇梦碧,比叶嘉莹大七岁,是叶嘉莹的诗友。
那么,寇梦碧与叶嘉莹又是一段怎样的交情?叶嘉莹回国后,与中国词坛诗词大家之间又有什么样的故事?
2016年12月24日上午,四位诗人来到南开大学叶嘉莹先生的家里拜访叶先生,他们是被叶嘉莹先生戏称为诗词界的“风尘三侠'魏新河,梅疏影与香雪女士,还有叶嘉莹先生的高徒钟锦教授。
2003年,魏新河在西安第一次见到叶嘉莹先生,三十出头的魏新河已是空军大校,战斗机特级飞行教官,也是颇有名气的诗人,叶先生对他十分赏识。在西安,魏新河陪同叶嘉莹先生,钟锦同游终南山,谈诗论艺访友。时间匆匆,再次相见已经过去了13年。
(魏新河与叶嘉莹先生)
而此次三位诗人来拜访叶嘉莹先生,除了叙旧,更是为他们的师翁寇梦碧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收集资料而来。
不在最顶层的诗词圈,也许你不会认识寇梦碧。但他和我们熟知的张伯驹先生,被尊为“词坛双碧'。
与周汝昌,孙正刚合称“津门三杰'。
他们经常在一起拈韵唱酬。当代词学大家夏承焘对寇梦碧推崇备至,著名画家徐悲鸿也曾为他作诗赞颂。齐白石还专门为他治过“梦碧”印。叶嘉莹称赞他是个“有学问的诗人'。
寇梦碧为诗词留下一块雅正纯粹的土壤,名字被后世记取!
在叶嘉莹先生的家里,叶先生见到寇梦碧先生弟子们非常高兴,她回忆起第一次与寇先生相识的情景,叶先生谈到:“那是我1979年回到中国后,先到北大执教,后到南开执教,最先是住在南开大学的招待所里。1983年冬天,寇梦碧先生来招待所见我,我们从唐诗谈到宋词,寇先生特别推崇南宋大词人吴文英,他对吴文英的词研究得很深,对我作吴文英词评的研究很有启发”。叶嘉莹先生兴奋的回忆起往事:“寇梦碧先生烟瘾很大,他从进门见我,便边谈诗词边抽烟,一支接一支,从没有断过,那个烟大得把整间屋都充满了,我都差点呛住,但我依然非常喜欢听他讲,因为他是个有学问的诗人'。
(梦碧词刊)
而刚刚恢复组建“天津诗词社'和组建“梦碧后社'的寇梦碧先生见到叶嘉莹先生也是欣喜不已,他认为叶嘉莹先生对诗词有许多新的见解,他为此次见面写下诗词:
腊尾春飘彩胜风,岁朝新供玉玲珑。
补天应许笺双梦,对酒何堪哭万红。
神宛在,息相通。
祭芹尚与祭诗同。
西园石本灵河种,云气依稀认翠蓬。
(梦碧词社首届毕业生)
“不谈诗无以言',叶嘉莹先生与寇梦碧先生是中国的君子之交也。
2017年11月9日晚上,夜深了,南开大学叶嘉莹先生仍然没有入睡,她找出久未用的印章,亲自用牙刷把印章上的印泥油洗干净,然后用信笺纸题上:寇梦碧先生一百周年诞辰纪念”。
2017年11月14日,是寇梦碧先生一百周年诞辰的日子。由叶嘉莹先生题笺的“寇梦碧先生一百周年诞辰“词坛峰会,由诗意访古召集并组织在天津悦榕庄召开。张伯驹,周汝昌,陈机峰,张牧石的亲属代表及弟子,寇梦碧先生弟子及诗友悉数出席,恢复了寇梦碧先生的词社:“梦碧后社',恢复了有七十多年历史的“梦碧词刊'。寇先生离开人间二十七年了,可他为中国词坛留下了重要的支脉,他一生倡导雅正之词,最终让天津获得“一代雅词在津门'的美誉。
2020年9月10日教师节,叶嘉莹先生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在天津南开大学首映式,叶嘉莹先生出席发布会,谈到了她一生的心愿:“推广诗词吟诵'。她用一生在讲解诗词,推广诗词。
《掬水月在手》
2020年10月,《掬水月在手》全国公映,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传统诗词的热潮。
2020年11月,《掬水月在手》获得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纪录片大奖。
《掬水月在手》荣获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科教片
无论在纪录片中或者日常谈到诗,叶嘉莹先生总会吟诵自己的原创诗词。她主张吟诵,更主张吟诵自己的原创诗作。
(叶嘉莹先生指导香雪吟诵自作诗)
影片中九十多岁的叶先生回忆她母亲,吟诵了自己的原创诗:“噩耗传来心乍惊,泪枯无语暗吞声。早知一别成千古,悔不当初伴母行。'
(1941年叶嘉莹为母亲戴孝照)
而出生于七月的叶嘉莹先生一生喜爱荷花。到暮年更是每见荷花便忆往昔,思双亲。她十几岁时便写吟荷小诗,后来又写了许多荷花诗词:“又到长空过雁时。云天字字写相思。荷花凋尽我来迟。 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
这些诗词都是她用一颗诗心,感悟人生点点滴滴的纪录。叶嘉莹先生不只是诗词的传播者与吟诵者,她更是一位传统古诗词原创诗人。
百年来中国诗坛大家凋零将尽,而叶嘉莹先生也将近百岁,他们为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留下了一块净土,才让中国诗词生生不息,传承有序。正如寇梦碧先生诗句:“我为诸君留息壤”。
(梦碧后社)
中国诗词,从诗经到楚辞,汉赋,六朝骈文到唐诗宋词,中国的文明基因符号一直被完整保留,被有序传承,一代又一代。寇梦碧先生:“倚生抵死为生计'。叶嘉莹先生:“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他们的精神影响、感化后来人,将中国的诗词优秀文化继承下去。
(叶嘉莹先生谈弱德之美)
合作单位:
中国科学报
中国三峡博物馆
古陶文明(北京)博物馆
诗意访古(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声音者(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吴琳箜篌工作室
本平台所有文案、标识、资料、照片
均有版权注册,
转载使用需注明出处并与平台客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