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拒绝表演课
前不久,教育部派出专家工作组深入到国家实验区听课,与教师共同研究解决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实验区提供的竟是经过包装的表演课。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现象绝非个别。
据一位专家反映,一次听完课,他问一位学生:“这节课上过吗?”“上过。”学生回答。“上过几次?”“好几次。”“教室里的学生都是你们班的吗?”专家又问。学生说:“不是,每个班只选4位同学。”还有专家反映,两个月前在某实验区听的课,与现在在另一实验区听的课竟是同一内容,很明显没有按照教学进度上课。一位专家严肃地说:“从学生在课堂上的反映看,很明显是经过准备的,根本看不出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学生在配合教师完成教案,教师在教学中到底遇到哪些问题根本看不出来,好端端的教研活动变成了走过场。”
新课程进入实验区已经一个多学期,实验效果究竟如何?实验区有哪些经验和体会,遇到哪些问题与困惑,实验者渴望交流与探讨。为了保证新课程实验工作顺利有序实施,教育部新课程实验推广专业支持计划今年初启动。教研人员、科研人员、专家深入到乡村、学校,教师与专家共同听课、评课,现场分析教材,谈教学感受,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学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对实验区工作特别是教学改革提出建议。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达成新的共识,在实践与摸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项举措受到实验区的热烈欢迎,也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它折射出许多长期困扰教育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
课堂生活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历程,教师应当具有学生意识、童年意识,儿童的成长是不可重复的,上过的课再上一遍,对儿童是极不尊重的,给儿童成长带来的负面作用是非常大的。教师应当认真准备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而不可能上不好再上一遍,甚至是反复上。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应该再有其他任何附加的目的,如果追求教学本质以外的东西,把上课作为获得某种奖励和荣誉的机会,或者作为晋级、提升的政绩,课堂就肯定走样,甚至变质。实际上,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扎扎实实地搞研究,切实改进课堂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发展,相信社会和家长会给付出者应有的肯定和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