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愈和现在父母的关系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道教与精神分析(三)

道教与精神分析(八)

西方的心理咨询为什么不能治好你的病?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有学员问:

心理学能解决一切心结吗?

学心理学十多年,和父母的亲密感缺失,无法建立,多次链接收效甚微。一切问题都来源于早年童年被忽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1

小明:

你会发现在我们这本书里面,实际上它包含了很多疗法。

既包含了解决早年问题的疗法,也包含有聚焦于现代的疗法。

聚焦于现代的疗法比如说存在主义的寻找当下的意义。

也有聚焦于未来的,比如叙事治疗 ,后现代主义。

人类为什么在心理学里面发展出既有治疗过去的,也有治疗现在的,还有治疗未来的方法,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其实都是我们精神世界的一种组织方式。

我们人类的精神世界,不是三维,是四维的。事实上,在人类精神世界里它是可以自由的来往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

所以如果你们给别人做精神分析就会发现,人们可以一会儿跳到未来,一会儿又跳到了过去,一会儿又跳到现在。

人们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面,本来就是四通八达的。所以才会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治疗方法,这些疗法都对我们治疗心理疾病有益。

不过大家千万要记住,科学的心理学诞生到现在才100多年,心理咨询自弗洛伊德开始也才100多年,但是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有上万年。

人类一直都有治疗自己的方式,而且治疗人类上万年的就叫做宗教和艺术。

所以不要认为只有心理学可以治疗一切问题,人类有很多方式都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心理学是不是可以治疗一切心结?

在这件事情上我的观点是对于人而言,我们不能说只靠一种方式来解决人的问题,因为每个人区别差异太大了。

有人单纯从一个暗示中就受益了,

有人靠一个宗教就受益了。

有人可能是有精神病,但是他就是个艺术家,他可以不吃药,照样可以维持很多年。

所以说心理学是不是能够治疗所有的心理疾病,这个我们不能肯定,但是我们手上有很多武器,都可以用于人类的疗愈,我的观点是这样的。

2

说到这里,我就要给大家提一下,这件事情在我们中国大众这里已经误会许久了,就是关于原生家庭和与父母链接这个话题。

中国很多心理工作者、心理咨询师也这样认为,关于我们人早年的创伤,要和现在的父母链接,然后建立亲密关系或者是和解。

是因为现在有很多培训借用了非心理学的要素

比如大家看到的很多身心灵的,成功学的书,像“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由于他们对心理学的理解不专业,而他们又试图去解决专业问题,然后他们把心理学给曲解了。

这个曲解给大众产生的误会太久。

包括很多学精神分析的也以为我们早年的问题取决于我们现在和父母的和解,或者建立亲密链接,以为靠这样的方法能解决问题。

所以我现在要给大家讲一下,童年的创伤和我们后来与自己父母修补关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

3

这里面大家犯了一个非常基础的错误,那就是童年对人的影响是什么?

童年对我们的影响,从精神分析角度来说,主要是在于我们把童年的和我们有关系的一些事情,我们实际上是把它放入到潜意识里面去了。

非精神分析的流派,比如科学的心理学界,学院派心理学,他们认为,一个人的长大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同的去认同别人的过程。

其实不管是认同,还是精神分析认为的我们把早年所经历的这些事情压抑进入潜意识,实际上在这件事情上大家观点还是比较接近的。

那么我就用精神分析的原理来给大家解释一下。

我们在小的时候所接触到的最重要的他人就是我们的抚养者。

这些抚养者可能是你的爷爷奶奶,也可能是你的父母。

不管你是小时候送给别人抚养了,还是你和你的爷爷奶奶,还是你和你的父母生活在一起,甚至你小时候可能和一只狗相伴长大。

我们实际上是把他们内化到我们的人格里面去了,他们就合并成为我们人格的一部分了。

不管小时候你经历过什么,只要这个人给你带来的是一个抚养者的安全感的来源,人们都会把他内化到我们的人格里面去,并且合并成为我们人格的一部分。

这件事很重要,一定要把这件事儿记住,这是铁律

我们早年重要的这些人,内化到我们人格里面去之后,他们就不再是一个人了,已经变成我们内部的一个客体表象了。

比如我们把出生时候的妈妈内化进去,那个时候我们是母子一体化的阶段。

六个月之后,我们就把喂奶的妈妈又内化进去,她就合并成了我们的一个乳房,好妈妈的这么一个源泉。

到了一岁的时候,我们就把镜像里面的自己内化进去,就构成了我们人格里面自体的组成部分。

到了三岁的时候,我们又把父亲、母亲内化进去,构成我们人格的这些人。

如果在你小时候的成长过程中还有其他人参与了你的成长,只要参与时间足够长,你可能也会把他内化进去。

假如说小时候有人虐待你,或侵害你,这些人也可能会被你内化进去。

当然这个取决于程度。

所以人格里面我们内化进去了很多这样的客体表象。

简单的说,至少有父亲、母亲。关键在于父亲、母亲不是一个父亲、母亲,而是不同年龄阶段的父亲母亲当时所形成的一个客体表象。

比如说有出生时候的妈妈、六岁时候的妈妈、一岁时候的自己、三岁时候的妈妈,三岁的时候父亲。

记住,最重要一句话来了:

这些人不等于你现在的爸爸妈妈。


本文来源:赵小明微课:心理学家告诉你,心理学能解决一切心结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