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荣:发散性思维引入高中化学教学的创新设计研究
发《中小学教育》11月刊
发散性思维引入高中化学教学的创新设计研究
湖北省建始县第一中学 于荣 邮编:445300
【摘要】人的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组成部分。新版化学教科书中有许多材料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发散思维。通过实验探索,练习,学习和提问,思考和沟通,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华罗庚说过:“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的思维。”研究表明,现代我国年轻人的创造力低于计算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势在必行。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组成部分。没有发散思维,就不可能创造新的想法,新的见解也无法诞生。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本文讨论了如何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关键词】高中化学;发散思维;创造性;课程改革;创新设计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密特认为 :“发散思维是从同一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为数众多的输出 ,并且和可能发生转移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发散性思维不受知识的局限和束缚,鼓励人们大胆猜想,追求事物的新联系,寻求事物的新答案,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思维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就可能形成创造性思维,就会使学生思维变得流畅、变通、独特,进一步让学生将知识串联,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从那几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呢?
一、深入研究教材,通过问题情境设计引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问题是思考的源泉,因为有解决问题的需要,人们才会不断地思考。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或质疑性问题,创设新异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比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物质性质的教学中,可通过开放性问题的探讨来培养发散思维。例如“在室温下,有体积相同、无污染的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各一瓶,请设计实验予以区分。”该问题具有很大的开放度,每个学生都能设计出合理的方案。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去思考尽可能多的合理结论。学生可以从生活常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方面进行思考,每一方面又可找出若干种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又如在学习SO2的性质后,提出:1.怎样鉴别CO2和SO2?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可以想出多种方法,如用品红、溴水或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等。2.如何除去CO2中的SO2?(难度提高了一步)学生经过思考,也可得出多种方法,可用饱和NaHCO3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等。3.如何检验SO2中混有CO2?(难度又提高了一步)必须先排除SO2的干扰后,才能检验CO2。这样,多方位、新角度提问,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实践表明,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自觉参与问题的全过程,尤其是中下水平的学生对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并获得成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说明开放性问题具有很大的潜在的教学价值。值得注意的是开放性问题造就了一种开放的情境,但结论的真实性、合理性和最优化必须受化学事实的检验。因此,多解并非设计开放题的唯一标准,而应关注的是问题本身能否形成学生主体参与的开放的“过程”情境。
二、优化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实验探究是教师或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然后学生通过设计实验进行探索。并观察和思考,最后基于实验现象,结合理论分析,最后解决问题的一个活动,此类实验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新知识。学生在观察的同时会伴有积极的思考,因此实验探究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途径。例如,在选修四盐类的水解这部分的教学中,当引入过程时提出酸溶液是酸性的,碱溶液是碱性的,那么盐溶液是中性的吗。通过本文的实验研究,测定了一些常见盐溶液的pH值,发现盐溶液不全是中性,有些是酸性的,有些是碱性的。接着问学生:在盐溶液中,只有水电离产生H+和OH-,水电离产生的H+和OH-的浓度相等。为什么盐溶液中这两种离子的浓度不相等?最后通过几个个问题分析原因。如NH4Cl溶于水后怎样电离?溶液中有哪些微粒?有没有哪些微粒可以结合成弱电解质?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溶液中H+和OH-浓度相对大小如何?这些问题学生一时难以回答,但学生的好奇心大起,此时老师可以引导他们,通过分组讨论得出答案,最后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思维极其活跃,也体验到自学的快乐,培养了自学的习惯。让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思考,善于思考,在快乐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二、通过习题设计,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1.通过“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否得到改善的关键在于,通常的培训能否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也就是说,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对问题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维度的思考。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可扩散因素,找出不同点,并进行不同的思维训练。一题多变正好符合发散思维训练的要求。
2.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指的是不拘泥于常规并积极寻求变异和多重答案的思维方式。在许多心理学和教育学专著中,人们一致认为“一题多解”是培养和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之一。积极采用“一题多解”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对“一题多解”的渴望,培养学生对“一题多解”的兴趣。把握“一题多解”的思想,推广“一题多解”的好方法。
3.通过知识转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古人说:温故而知新。这句话还表明,新知识的获得通常基于旧知识在比较、处理和训练之后而获得。通过知识的转移,通过大胆的联想和猜想,学生将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通过知识转移,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旧知识的理解,而且更容易理解新知识,并教会学生更好的学习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也得到了加强,所以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加强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中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完全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是缺陷是有些自觉性不强,往往不知道如何捉住重点,面对一本书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是在学生自学中常常出现的问题。所以教师在学生自习之前可针对自习要掌握的知识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对于自习的要求也有一个底,知道自己应该从哪个方面下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所以阅读前,可通过老师的悉心指导,提出要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边阅读边思考再讨论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化学课堂教学还应注意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在课堂上教师要布置适中的课堂练习。一方面练习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课堂教学与练习相结合其实是实施教学效果反馈的一种良好方法;同时学生在课堂第一时间进行练习还可以暴露出他们知识接受上出现的错误或者是漏洞,教师在课堂上抓紧时间给学生讲解问题,经过讲评更正,可使其认识自己问题解答的准确性,对于不准确的可以吸取教训,更加完善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对于课堂的练习,我们也要把握一个度,不能过多,注意课堂练习的选材以及量上的把握,并且要具有启发性以及多方面的针对性,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具有高效率。同时,还要针对一些教学重点部分适当地布置一些课后作业,以达到提高的目的,同步复习巩固。
虽然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但发散思维并不是独立的,它离不开多种思维的支持,尤其是集中思维。许多有价值的创造性思维结果是经过多次反复发散--集中--重新传播—再发散—再集中的过程。因此,有必要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集中加工收敛,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解决问题。发散思维的培养是多渠道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寻找发散点,进行长期培养,才可以培养出具有积极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在化学课程改革的环境下,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策略很多,采取什么方法,因人而异,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
结束语:长期以来,高中化学教学以集中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课本上的题目和材料的呈现过程大都循着一个模式,学生习惯于按照书上写的与教师教的方式去思考问题,用符合常规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这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是必要的,但对于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激发、智力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显然是不够的。发散思维却正好反映了创造性思维“尽快联想,多作假设和提出多种解决问题方案”的特点,因而成为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主要形式。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在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吉大方,高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发散思维培养的探索.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8).
[2]胡桂云,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5)
[3]阎拥军,中学化学教学中辩证思维培养管见.《化学教学》,2014(1).
[4]吕植祥,试论化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化学教学》,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