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神小议

凡刺之真,必先治神。

中医的神是什么?

明代张介宾眼中的神:“神之为义有二:分言之,则阳神曰魂,阴神曰魄,以及意志思虑之类皆神也;合言之,则神藏于心,而凡情志之属,惟心所统,是为吾身之全神也。”(《类经·藏象类》)

《黄帝内经》所记载的神,如《素问·天元纪大论》:“阴阳不测谓之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神明之府也”,《灵枢·本神》篇:“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平人绝谷》篇:“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小针解》篇:“神者正气也”,《素问·八正神明论》:“血气者,人之神”。“神者,正气也” (《四诊抉微》)。“神气者,元气也。元气完固,则精神昌盛无待言也。若元气微虚,则神气微去;元气大虚,则神气全去,神去则机息矣”(《景岳全书·传忠录·虚实篇》)可见,在古人眼里的神,是自存在难以理解的物质现象,也是对生命物质现象的概括。神无处不在,在天上、在地下、在我们的身体里。

中医认为神在哪里?

神在脏腑,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还有:脑为元神之府,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神在血脉中,如《灵枢·本神》:“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神在腧穴中,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这里说的节就是穴位,神可随经脉之气,出入于腧穴之中。不难看出关乎生命活动的最重要的神,在脏腑经络中流动,是脏腑相关神气学基础,是针刺取效的关键。故明代张志聪说:“行针者,贵在得神取气。”

针灸怎么样治神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医生自己要调神,针刺前医者首先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神状态,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和思想情绪,即《灵枢·本神》说的:“是故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用心体验指下感觉变化,即《灵枢·官能》说:“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以及《素问·宝命全形论》:“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如一,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灵枢·九针十二原》:“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同时“必一其神,令志在针。”(《灵枢·终始》)。心静气,视人为已,心慈手善,心恭则手正。如此,才能呼唤我们体内的正气之神,上帝之手,让她动起来。我们才能看到神至而有效,明乎若见苍天的健康回归。

治神七穴:神门,神道,神庭,神阙,神封,神藏,本神。细揣穴名,很有意思,神出入有门,来去有道,闲游有庭,安居有阙,安于封,静于藏,生处有根。所以,治神要正确使用这七个神穴。如神出入异常:如失眠或嗜睡取神门;神不循常道错乱:取神道;神淡散不收幻想幻觉幻听:取神庭;神失守神昏:取神阙;神不安心悸心烦:取神封;神不收多喜笑不休:取神藏;神气不足善悲抑郁:取本神。

心藏神,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所以,针灸治神还是应该围绕着治心,重点放在养心安神调神上。具体是有神七穴,以及合理地运用间使,巨阙,百会,陶道等穴。

1

END

1

适心版主:陈以国

本文作者:陈以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