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别人故事里的配角,却是世上最值得交往的人
年少的时候,谁没有做过英雄梦?
不计生死,敢为人先,万刃加身,不改其志。
甚至是汪精卫,也有过“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之言。
然而,现实却是,大多数人最后都没有成为英雄。
或被欲望所惑,面目全非;或疲于生活,有心无力;或有了软肋,不敢轻易犯险。
曾经,亦曾对嵇康充满了向往,对权势不屑一顾,追求自由正义,随心所向,宁折不弯。
洛阳东市,慷慨赴死,一曲《广陵散》,至此成绝响。
浪漫而悲壮。
那个时候,山涛对我来说,就像是嵇康的背景板。
他推荐嵇康做官,被嵇康一纸书信绝交。信里,是嵇康
不爱荣华富贵爱自由的高洁志向,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决绝。
等嵇康就义,他又成了嵇康的托孤人。再次觉得嵇康是个君子,前有”君子绝交,不出恶语“,后断交不断情,坦坦荡荡。
而山涛没有嵇康勇敢,没有嵇康洒脱,也就是个俗气的好人吧。会觉得亲近,但不会当作偶像。
直到人近中年,我好像越来越理解山涛。
山涛和嵇康的童年有点像,又不像。
两人都是幼年丧父;但嵇康上有长兄,因为小时候身体不好,哥哥母亲都是宠着来,可谓是在爱中成长,也就养成了耿直的性子。
山涛不是。小小年纪,寡母就告诉他,凡事要忍,要成才,要光耀门楣。穷人家的孩子任性不得,没有人可依靠,要学会自己长大。
努力读书,走入仕途,济世安民,也是他为自己规划的人生理想。
其实,他也可以走下捷径。
他有一个远亲,叫张春华,也就是司马懿的老婆,司马师、司马昭的妈,论起来,那俩还要叫他一声表哥。
但「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道理,他们母子懂,也就没去打扰。
那时还没有科举,进入仕途要靠推荐,根据家世、品行、才能进行考核,确定品级。
山涛想入仕,但依然沉得住气,一直在充实自身,站得高一点再高一点,让别人看到他。
因为这份踏实上进,别人亦给他介绍了个宜室宜家的妻子——韩氏。
韩氏持家勤俭干练,也十分有趣。
看山涛那么努力,有时候会打趣他:郎君,咱家这情况,啥时候能改善呢?
山涛笑着回:放心。我以后肯定是能位列”三公“的,就是不知道你有没有当”三公夫人“的本事?
韩氏笑笑也不再打击他,不管他以后是不是三公,这辈子她只愿与他白头终老。
她不知道,山涛并不是玩笑,他是真的想努力让家人过好,让母亲如愿,让自己济世安民的理想达成。
四十岁左右时,山涛终于走进仕途,在河内郡当了个小官。
期间,他结识了阮籍、嵇康等人,渐渐成了莫逆之交。他们志趣相投,饮酒啸歌,谈玄论道。
据说,山涛酒量非常好,没有人见他醉过。
有一次嵇康都醉了,他还能逗他,说要剖了他的琴,急得嵇康说,他也跟着不活了。
但他从不是借酒消愁,酒只来助兴。
他一直都十分清醒。
就像能和嵇康他们做朋友,也因为他自己也喜欢山野。出世和入世,其实并不矛盾。
出世的心做人,入世的心做事,他拎得清。
不过,因和嵇康阮籍走得太近,也闹过笑话。
有一次,他老婆韩氏就纳闷,怎么老不着家。
他坦荡答:和嵇康、阮籍玩呐。
韩氏:我不信,你把他们叫家里看看。
山涛:叫就叫,怕你不成。
然后,就有了三个大老爷们屋里嗨(吟诗作赋、弹琴高歌),一女子听一夜墙角的魔幻场景。
第二天送俩人走后,山涛问韩氏,你觉得这俩人咋样?
韩氏:比你有才,你们交朋友,我没意见。
想想现在夫妻间的矛盾,很多事都因为不讲清,让对方没有安全感导致。
不让身边人着急,这一点,山涛就已超过99%的老公。
山涛最大的争议,是推荐了嵇康做官。
有人说,这加剧了嵇康与司马氏的矛盾。
《与山巨源绝交书》天下尽知,再加上嵇康名士之首的名位,曹家女婿的身份,拒不合作,影响非常不好。
但山涛的出发点,却是没有错的。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氏清除了以曹爽为首的曹氏宗室在朝中的势力,完全掌权。曹爽、何晏等人,也都被诛三族。
他自己因为已成名士,又有一层远亲的关系,受到司马氏重用。自然明白,司马昭对嵇康也起了杀心。
他希望嵇康入仕,示弱一下,司马昭会放过他。
但在嵇康的角度,司马家得位不正,为人所不齿。毕竟连司马家的后代,晋明帝听完司马懿等人事迹,都觉得丢人,掩面而哭。
再加上嵇康本来就无心官场,只希望老于乡间,性格孤傲刚直,宁折不弯,自由高于一切,所以一个大写的拒绝,而且拒绝地轰轰烈烈。
嵇康没错,山涛也没错,叹只叹生错了时代,遇上司马昭钟会这群人。
收到绝交书,山涛没有怨言。
他知道,嵇康也是为他好,划清界限是将他划的危险圈。
两个人就这样默默达成默契。
所以,后来嵇康被杀,将儿女托付给他,从容奔赴刑场。
甚至没有照面,就自信地对孩子们说:有山涛伯伯在,你们不会成为孤儿。
身后事,交付的,不是自己的哥哥,不是其他朋友,偏偏是山涛。
为什么?山涛待人接事,一片素心。
就像他们当初相交,无所求,而有所补,情真意切,又相互理解。
这份相知,有没有绝交书,都不会变。他们懂对方未说的话。
山涛确实做到了。他将嵇康的儿女养大,视为己出。
与魏晋名士,还有点不同的是,山涛一直很务实。
我们都听过”清谈误国“,这也是魏晋名士们起的风气,因为大环境不如意,开始从世俗中解脱,追求个性、性灵,说的是玄之又玄与俗事无关的,做的是标新立异更注重自我感受的。
结果就是,外族入侵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中原重新战火。
山涛不是。
他说要做到三公,后来果真位列三公。
家人过上好上日子,妻子成了三公夫人,自己也一步步向着济世安民努力。
他努力为朝廷选拔人才。怕皇帝瞎凭自己喜好,他默默圈定人选,再由皇帝去定。
别人贿赂他,他知道不同流合污,就会反被除异己。就收了将礼物封存仓库。自己先活下来,努力做事。等那人终于倒了,原封不动交与朝廷。
司马昭想换继承人,他担心好不容易得来的国家安定再次动荡,力行阻止。
但也有不成功的时候,比如司马炎废除州郡的军备力量,让司马家藩王做大。
但司马炎是个”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的主,不听,后来果真有了八王之乱,再后,有了东晋南北朝,三百多年分裂。
不过,山涛是没有看到。
283年,告老辞官后一年,以78岁高龄,善终,谥号“康”。
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
能够做英雄的人,是可敬的。
但英雄背后的人,也是可敬的。
让英雄无后顾之忧,何尝不是一种成全?
况且,英雄也可以有很多种。
能够直面生活,对世界之痛抱之以歌,不负家人不负国,亦是英雄。
有的理想主义者会为理想悲壮的死去,有的理想主义者则愿意为理想苟且的活着。
前者是嵇康,后者是山涛,都值得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