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梦想全景实现
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20年第21期
@文/本刊记者 于丹
Insta360影石联合创始人陈永强的朋友圈封面是一张《月球旅行记》的漫改海报。
1902年,乔治·梅里埃用神话剧的传统风格,展现了一群天文学家乘坐炮弹到月球探险的情景,“史上第一部科幻片”由此诞生。就像当时的人们无法想象今日如何到达月球一样,百年后,几个“90后”大学生因为一个关于全景相机的想象,突破了人们自我表达的视野,也开启了一场关于理想可能性的探险......在这场创业冒险中,创业初期就把团队搬到深圳的陈永强认为自己是个“幸运儿”。
定焦,梦想立体化的开始
2014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提出,一些风投机构也在寻找校园内的创业“潜力股”。当时还在南京大学读书的刘靖康组建团队,与陈永强创立了“名校直培”,主要针对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重点高校进行视频直播,成功拿到了IDG资本100万美金的天使轮融资。
Insta360影石联合创始人 陈永强
彼时,VR产业风头乍起,Facebook用20亿美金收购Oculus用于开拓VR市场,谷歌也推出了“Google Project Glass”分一杯羹。国内创业者也看到这个方向,但更多企业选择研发同类产品进行竞争。
在同一赛道上奔跑是拥挤的,已经获得了“第一桶金”的陈永强与联合创始人刘靖康没有盲目跟风,而是开始思考如何“弯道超车”。几番思索后瞄准了“内容”方向:“VR只是一个载体,但是没有内容怎么看呢?”专注于内容输出的过程中,这个年轻的团队也萌生很多想象——怎样让未来的内容变得更酷?怎样能够让内容输出设备更加精简?怎样让用户能够自主选择场景更加多元?就像乔治·梅里埃创造第一部科幻经典一样,最后所有的问题都变为一个勇敢的尝试——Insta360影石开始研发第一款全景相机。
2015年,因为从内容开始转向硬件研发,其中负责技术硬件的负责人异地沟通成本提高,陈永强把公司从南京搬到了深圳。“当时没有想太多,也没有太多关注政策方面的信息,一拍脑门就把公司搬过来了。因为企业上下游的供应商都在深圳宝安,为了节约成本提高效率,肯定选择来这边。”
因为有了实体产品,公司得到了国内外多家投资机构的青睐。A轮、B轮融资到拟上市状态,回想近乎冲刺的五年,陈永强表露出鲜有的少年意气:“从创业之初的20个员工,到今天平均年龄28岁的550多名员工从全国、全球各地来到深圳加入Insta360影石。他们很多是海外留学归国人才,60%是研发人员。可以说,我们这群人就是创业青年,也是深圳青年的代表。”
借助深圳的人才、资源、地理优势,Insta360影石在5年内成长为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全景相机品牌,从深圳走向了全球。产品进驻全世界3C产品知名品牌零售店,远销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两会现场、国庆阅兵、疫情期间“云监工”实现了亿万观众“我在现场”的小小心愿,多个国家的视频博主成为Insta360影石的“自来水”。一开始仅仅是为更多同学直播名校课程的想法,后来变成了成为世界一流的智能影像品牌愿景,承担起帮助人们更好记录和分享生活的使命。
广角视野下的拼搏
Insta360影石的五周年寄语墙
在Insta360影石成立5周年的寄语墙,没有辞藻华丽的祝辞,只有明确的目标。“300+%增长率”“赚2亿不是梦”“脚踏实地,逐梦前行”“为自己骄傲,叉个腰”,略显俏皮的表达中能清晰感知到这个年轻公司的满满活力。
“深圳的气质是拼搏。这个城市充满活力,充满机会,充满公平。”陈永强认为,中国大学生每年净流入的城市主要围绕在“北上广深”,这就说明大家都还是有梦想的,年轻人愿意为自己的未来拼搏。
“人有点梦想是好的,即使自己的梦想看起来有些遥远。创业不容易,但还是要先行动起来,在深圳那么好的环境之下,如果自己不努力也是生存不下去的。” 深圳是残酷与机会并存的城市,但是回归到个体,深圳是公平的。“这个城市能让你坚信奋斗就会有出路,你是块金子在深圳一定会被发现。”
在陈永强眼中深圳是个“福地”,不仅仅是因为这座城市拥有完整的产业链、绝佳的地理位置、赋予创业者更为广阔的视野,更因为在创业过程中的“传帮带”。“在深圳,已经发展起来的成熟企业很愿意帮扶新的企业,到今天为止有一些新的供应商给我们送一些样品来,我们也愿意一试,并不会因为这是一家小企业就拒绝。”
“在深圳没有任何一个人会质疑你的梦想,不管你的梦想是大还是小,这一点是让我觉得很幸运的地方,遇到了很多很有爱的国际品牌供应商,他们不会因为你公司小,刚刚起步就会拒绝你。因为这一份信任,今天我们也证明了他们的选择和信任是正确的。”
陈永强觉得,5年前自己曾经受过深圳传帮带“创业”文化的熏陶,如今也会把这份“情怀”传递下去。
“作为一个企业的负责人,从你创业的那一天起,就不应该有退缩这样的想法,如果你都不相信你自己,如何让别人去相信你呢?”深圳的夜空中,漫天繁星与写字楼凌晨的灯光同在,照亮每个人向前奔跑的路,“一年工作时间,三年工作经验”的戏谑是深圳拼搏气质的源泉之一。“努力向前奔跑才不会被深圳遗忘,创始人跟研发人员一起通宵加班,这种事情经常有。”陈永强说。
尽管在采访前夜,陈永强凌晨3点才结束工作,但在他的脸上并没有看到明显的疲态,言语间更多是对自己为梦想付出后对于成果的期待。也不难感受到,这一份他人眼中的幸运给这个“90后”年轻人带来的压力。
“焦虑已经常态化了,但你仍然是一个乐观的人就可以了。毕竟年纪摆在这里,尤其是短时间内企业快速发展,很多事情都是我没有经历过的。当然你会去思考一些你没有经历过的问题,或者是跟前辈请教怎样去处理一些事情。”陈永强称虽然自己是个“幸运儿”,但对员工、股东、用户的责任,一直在驱动自己向前走。他坚信能够让自己在这里走下去的,一定是大家在一起拼搏的精气神,“我觉得这个气质其实是会被传播的,这个很关键。”
深圳,全景式的发展空间
陈永强向《中国青年》记者表示,当初是深圳自由、创新、便利的环境吸引他来到这里创业,现在深圳同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聚集在这里,在公司招聘广告上其中一条写的就是深圳的人才政策。“这成为我们吸引更多人才的撒手锏之一。”
与所有大型城市一样,年轻人在深圳面临着快节奏、迅速淘汰、高房价等问题。陈永强觉得深圳的高房价、快节奏可能会让一部分人选择离开,但是深圳从不同维度也在给予人才更多的其他城市没有的利好。“我还是比较持续看好深圳。‘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口号绝对是深圳最先喊出来的,有些政策也是深圳最先实施的,比如大学生毕业只要把户口迁到这边,政府就给你15000元补助。深圳市政府今年也做出了新建更多人才房的规划,出台了更多利于人才留下的措施。”
在陈永强看来,更加宜居、宜业、宜学、高效服务的城市环境,对青年人才的个人发展如虎添翼,也是城市吸引、留住青年人才的“强力胶”。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便捷、人性化的城市设施,离不开“智慧城市”的建设。在5G时代,将智慧城市与青年发展结合,以“万物互联”的思维充分连接、调动城市资源,针对青年发展困局与城市痛点,在思想、教育、健康、创新创业创优、民生保障等领域展开全新的探索,为城市发展赋能,这也是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
“从不同的维度上讲,每一家企业在深圳市政府眼中都是生怕会错过的宝贝。政府对待创业者或者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情况都在及时地去调研去反思去复盘,只要你在深圳创业,就会觉得有底气,只要你去拼搏就一定不会后悔,因为这里给予了每个有梦想的人全景式的发展空间。”陈永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