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俞敏洪要改变高考的方向是错的?
1
昨天聊了聊俞敏洪的“女性误国”论。
我说俞敏洪不是一个教育家,他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和投资人。
这样说好像有点贬低俞敏洪的意思,其实不是。
俞敏洪是个成功的私营教育机构的老板,新东方为中国人普及英语教育做出了挺大的贡献,最起码是给有要深造的人提供了英语再提高的学习途径,也给中小学课堂英语教育做了补充。
这就是补习班的功能。
一提到补习班家长就发烦,头就大。
这主要是有些孩子上补习班,是买老师的账,而不是主观的要求。
当家长和孩子有主观要求的时候,社会上还是要有这样服务机构的,比如新东方。
我昨天话题主要意思是现行的这套天天被我们骂的高考制度相对是公平的。
我一直担心社会精英阶层们通过自己在社会上的话语权改变这套制度,搞什么综合评价,玩什么素质考核的花样。
2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考试进行选官的国家,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成熟于宋。这种官员选拔制度到了1853年才通过东印度公司传到英国。
1855年和1870年,英国政府两次颁布枢密院令,确定了考试录用官员的制度。英国公务员制度因此而正式诞生。英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吏治制度有重要影响。美、法、日等国都借鉴于英国公务员制度而建立了各具特点的国家公务员制度。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西方的高等教育比我们要早,而普通学校分科教育也比我们要早。但他们并没有把考试和当官联系起来,因为他们是分封制。
中国人总认为我们清朝之前也是封建社会,教科书也是这么教的,其实中国的封建社会只限于周朝,秦统一之后,我们就进入了皇权至上的中央集权社会。朝廷对郡县实行统一管理,而派去的官员也不是皇帝家的亲戚和后代,而是朝廷任命的官员。
西方虽然也有国王,但地方的管理者都是皇族后代或亲戚,实行继承制,世袭往复。
所以,西方虽然有了成熟的学校教育,但没有统一的科举考试,不需要。
十九世纪末西方借用了我们科举考试制度选官的时候,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上书停止科举,以便推广新学,1906年实行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废除。
当时废除科举的目的主要是废除八股文考试。到了清朝,以写八股文为唯一考试科目的科举已倍受诟病,我们要开新学。
这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
西方借用了我们规范化的考试制度,前提是他们有了成型的学校教育;
我们借用了西方的学校教育,但并没有成型的选官制度出现。
可以说清末的废科举、兴新学是一场激进的改革,结果是民间社会的普通人没有了上升通道,天下大乱,大清灭亡。
3
那么,中国科举制度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们看电视剧、看小说,皇帝总自称寡人,要么就说孤家怎么怎么样。
皇帝身边有百官、有太监、有后官粉黛三千,他啥就成了孤家寡人了呢?
因为他有最高的权力,别人谁都没有,只有他一个人有。
我们知道中国一直是一个皇权、贵族、平民组成的三元社会。
“皇权”代表的是以皇帝为首的官僚集团,对于官僚集团皇帝并不怕,可以随时叫他们回家种地,或者杀了了事。
但他们身后是有代理人的,就是贵族。
贵族都是皇帝的亲戚、族人、开国功臣、士族门阀。这类人不能随便杀,他们随时可以跟皇帝叫板,并且有人有皇位的继承权,所以这些人是最有可能威胁到皇权的,所以皇帝一天到晚就得想办法对付他们。
那得怎么对付呢?
这个时候,皇帝和一些官僚就发明了一种考试制度:以后谁想要当官的,必须先通过科举考试,我不管你是什么身份背景,只要你通过了考试,你就有资格当官。
这样一来,草根出身的老百姓也有机会进入到国家管理层,无形中就把豪门贵族的权力给稀释掉了。
所以科举考试的目的,并不是培养人才,而是皇帝想要借助平民的力量,去打击各种大集团、大家族、各种大的垄断势力,让权力全都分散到一个一个没有家族背景的老百姓身上,从而达到皇权专制的目的。
这个想法挺好,但是运营的一段时间后,发现还是有问题。
怎么考上来的还是那些大家族的子弟呢?中榜的老百姓屈指可数,全都是原来的官二代、富二代,这可咋办啊?
最后研究来研究去,发现问题出在试卷上。
比如考试问你,你对朝政怎么看啊?你对国家的税负、兵役、徭役有没有什么建议啊?能不能讲讲黄河怎么治理啊?
这些题目,你看着是挺好,但问题是老百姓家的孩子不懂。但是那些“二代”们就不一样了,可能他爹、他大爷就是给朝廷办事儿的,平时耳濡目染,自然就对这些天下大事有一定的认识。这种贵族独有的“知识垄断”,是普通老百姓永远学不到的。
现在其实也一样。
比如现在就考你,你对房价有什么见解啊?如果学生是一个富二代,可能他爹就是干房地产的,他看到这个问题,他就会分析这里面有哪些是政策因素、有哪些是市场机制、哪些是金融杠杆,他都能说的头头是道,因为他父母本身就见多识广,平时家里就聊这些。
但是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哪懂啊,看到微信里传房价涨了,想想自家还租房住,只能自卑地骂娘。炒房的真该死!老百姓都活不了啦!
你看,他除了骂政府就是骂社会,啥也不懂,你能怪他吗?不能啊,因为他爸妈就是这么教的,他周围的朋友也整天这么抱怨,遇到问题先骂为敬。
3
没办法,考试的题目就不能出得太宽泛,太活,太有用,建立一个模式就好了。
所以宋之后就只考四书、五经,也不用你瞎想,以朱熹注为准,叫为圣人代言。
这样那些“二代”们就没有优势了,他们吃不了苦,不能像穷家孩子那样三更灯火五更鸡,自然就有一些被淘汰了,皇帝自然不用担心了。
而另一个积极的结果就是防止了社会管理层的固化。
有人会说,这样考上去的人能管理社会吗?
这里的问题就是,无论你怎么学,学的都是死的东西,社会是在变的。只有在用中学的知识才有用。
明朝有个水利专家叫潘季驯,他也是进士出身,读四书五经考上去的。当年黄河泛滥,久治不理。潘季驯当时是大理寺右佥都御史,一个管司法的官,大概相当于最高检第一副检察长。朝廷派他去治理黄河,现在看了有点可笑。但就是这个检察长发明了束水冲沙法,就是收紧河道,利用水的冲力,冲击河床底部泥沙,从而达到清淤防洪的目的。
这与一般认为的加宽河道正好相反。
在潘季驯治河三百年之后,一些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西方水利专家兴致勃勃地向当时的清政府提出了这样的方案,并颇为自得地撰写论文发表,引起了国际水利界的一片关注。不久以后,他们便惊讶地发现这不过是一位中国古人理论与实践的翻版。
我们现在的高考也是一样,有固定的教材、有固定的大纲,有固定的考试知识点。是比较死,但它保证了公平。
因为只有这种非常纯粹地考验记忆力、考验逻辑的方式,才能最大可能地避免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让所有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去竞争。
它本身并不需要有什么意义,也不指望能培养什么能力,这就是一种消极教育,目的是选拔人才,而不是培养人才,公平性才是第一位的。
可笑的是现在很多普通民众也跟着瞎吵吵要高考改革,要讲素质考核。
咋改呢?
现在不会游泳不能从清华毕业,如果改成不会游泳不能考清华呢?
那么,西北缺水地区的孩子将永远考不上清华。
说有没有积极教育的考试方法呢?
有,前提是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差不多。
而现实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