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眼睛女孩”到“冰花男孩”

1

这两天南方特别冷,8号的时候就有人在朋友圈里发韶关和清远广东北部这两个地区下雪的照片。

9号珠海的气温降到6度。晚上,我和两个东北哥们坐在一个小馆里叫麻辣烫喝白酒,还都冻得直哆嗦。推销啤酒的小姐不好意思的问了一句,来瓶啤酒吗?我一哥们说,你看呢?啤酒小姐像是犯了错,猫一样地离开了。另外一哥们用纸巾擦着鼻涕说,还是东北好,到哪都暖乎乎地。

昨天,珠海的温度略有上升10度左右,我妈从东北打来电话,问我要不要棉衣,说你们那里太冷了。我说,早习惯了。

昨天网上的明星是云南昭通鲁甸的一位小男孩,红红的脸蛋,满头的白霜,没有表情地站在教室里,斜视着前方,像一座雕塑,网上给这位叫王福满的同学起名“冰花男孩”。

我最早看到关于“冰花男孩”的报道来自人民日报,标题是《“冰花”男孩昨天刷屏了,如果你想帮助他们请戳这里→》。

现在大报标题党的情况比小媒体还厉害,看完了文章,我也不知道它那个箭头指的是哪里。

作为主流大媒体应该不太好意思说这样的事,如果想说也应该深层次地去探讨事件的本质,而不是向网民煽情。

我看到这幅照片时脑海里出现了另一幅照片。

1991年,著名摄影师解海龙在安徽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小学拍摄了七岁一年级女孩苏明娟照片,后来我们把这幅照片和苏明娟都叫大眼睛,照片《大眼睛》成了希望工程最好的宣传作品,现在苏明娟成了安徽团省委的兼职副书记。去年年末的时候还遭到了网上的热议。

解海龙作为一名摄影师,在《大眼睛》这幅作品中要表达是希望,同时也有对失望的担心。照片下半部分虚化的前景是镜头的效果,也是镜头的表述。照片用在希望工程上之后截掉了下面的表达。

这种表达我们今天看到了答案,就是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小学三年级老师在1月8日8:50左右拍的这幅“冰花男孩”王福满。

老师不是摄影师,在用手机拍摄的时候一定没有表达,但27年后,时光记录了这份表达。

2

“冰花男孩”的照片在网上热传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不了解南方冬天的北方人想表达南方有多冷,算是自慰性的猎奇。

二是照片里的王福满形象很冷酷,算是形象推崇,和转发前些年那个“讨饭哥”的照片一样,这里面有乐观。

三是怜爱之心,孩子穿得太少了。

这幅照片吸引我的是孩子的眼睛,我从孩子的眼睛里看到了两样东西——心酸和蔑视。

心酸来自家境,母亲和别人跑了;蔑视来自社会,社会对贫困的歧视。

王福满所在小学的全称叫转山包力辉苗圃希望小学,是一所希望小学。转山包是地名,力辉是当地的一家公司。

希望工程从大眼睛开始,今天“大眼睛”看到的是俯视镜头下的“白眼”。

希望工程发起于1989年,到现在快30年了,当然成绩还是有的。

官方报道,希望工程已经累计募集捐款53亿多元人民币,资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逾338万名,建设希望小学15444所。

希望小学的建设是从1990年开始的。

1990年3月,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

作为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率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考察组,冒着凛冽的寒风,踏着春风未融的冰雪,来到安徽省金寨县这个当年刘邓大军战斗过的地方,为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选址。老区的现状震撼着

等考察组同志的心灵,也更坚定了他们实施“希望工程”的决心。

说:“希望工程”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要用这炭火燃起老区孩子的希望。

两个月后,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在安徽金寨诞生,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新生事物!

这之后才有了那张“大眼睛”的照片。

3

关于转山包力辉苗圃希望小学的信息很少,除了这两天的“冰花男孩”的消息只有两条:

一条是鲁甸县新闻网2013年的报道。

2013年12月26日,为倡导全社会积极响应“聚力微公益,传递正能量”、“做好事做善事做志愿者”的公益理念,让贫困山区孩子能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团县委积极协调生活新报报社、新邦物流等爱心企业,将筹集到的750余件价值15万余元的过冬棉衣捐赠到鲁甸,通过与捐方协调,团县委将收到的衣服发放到新街镇坪地营小学、大薅地辛氏苗圃希望小学和转山包力辉苗圃希望小学。

(200一件的衣服,挺贵啊!)

小学生们前来领取衣服

穿上新衣服的孩子们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主要是为了拍照,发“朋友圈”)

2013年“冰花男孩”王福满还没上学,看来今年团委没去送棉衣,也没想发,“朋友圈”。

另一条2017年8月25日。

国美组织北京、贵州等地多名爱心志愿者前往云南省鲁甸县,探访国美打造的“未来空间”教室,随后来到转山包力辉苗圃希望小学,跟孩子们互动,到学生家进行家访,重走他们上学路,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状态,汇聚爱的力量。

鲁甸县第一中学——国美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共同打造的“未来空间”教室之一,主要是送电脑,叫“一台台崭新的电脑架起了学生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国美志愿者跟当地学生一起描绘未来

  

报道称:在转山包希望小学,国美志愿者们不仅跟孩子一起画画、学法语儿歌、做游戏,还给他们带去了开学大礼包、学习用品等实用礼物,孩子们天真的笑脸,坚强和乐观的态度,给很多国美公益志愿者带来了深深的震撼。

只想问点问题,教育要公益来搞吗?教育要通过工程来搞吗?教育要慈善来搞吗?现在我们还没有能力搞教育吗?

教育也不只是教学,还有没有生活条件孩子的吃穿。

“大眼睛”后的“白眼”是对流于形式希望小学的否定,教育要用倾国之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