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讳两个哥哥的名字两次改名,原以为要轮到自己当皇帝结果被废
欢迎收看照理说事之拍案惊奇
咱们都知道,我国古代有这个避讳的传统,天子皇帝的名字,岂是你平民老百姓可以叫的,所以要讲避讳。
比如说咱们有个词叫世风日下,世风这个词在唐代不能叫世风,要叫壬丰,为什么?要避李世民的讳。
而且由于避讳,你要是皇帝的亲兄弟,那你可算是倒了霉了,你连自己的名字都要改,最知名的就是雍正那些皇帝。
康熙这么多儿子,都是胤字辈,胤禛、胤礽、胤祉、胤祥,可是老四胤禛当了皇帝之后,九五至尊了,我是皇帝了,我跟兄弟之间是君臣之分,所以对不起兄弟们改名吧,用了几十年的胤字,你们不能用了,这个字以后是我独属的,你们都改成允字。
所以后来他的兄弟们叫什么允祥允礼,没办法,雍正夺位的路是很艰辛的,所以既然继承了大统,就必须让兄弟们跟自己有分际有分隔,这样他这个位置才能做得更稳一些。
后世的清代皇帝也知道,让兄弟改名太不便了,所以皇恩浩荡,人家说这样吧,我的兄弟别改名了,我自己改名,我改改我一个人,我这兄弟改名不光兄弟,还有堂兄弟这个牵扯的太多了,太麻烦了,所以我皇帝本人改名,兄弟们就不需要改名了。
讲到这有一个人更悲催,改过两次名,谁呢?赵廷美,赵廷美是宋太祖和宋太宗的弟弟,人家出生的时候,跟太祖太宗一母同胞,他可不叫赵廷美,他叫赵匡美。
是的,老百姓家嘛,那也得犯一个字,赵匡胤、赵匡义、赵匡美,后来赵匡胤当了皇帝,那你的兄弟们就得避讳就得改名,所以赵匡义改名叫做赵光义,赵匡美改名叫做赵光美。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宋太宗有两个名字的原因,后来宋太祖去世了,他弟弟赵光义继位了,视为宋太宗,那么自己第二个哥哥成了皇帝,自己还得改名了,我不能再叫赵光美了,只能改名叫赵廷美。
其实当时赵廷美改名的时候,他还挺高兴,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哥哥当了皇帝,而不是他的大侄当了皇帝。
为了表示自己继位的合法性,宋太宗跟群臣说,我们有一个金匮之盟,什么意思呢?我哥哥生前我们兄弟几个,就跟我老妈谈过这个事。
说五代十国皇位不稳,经常是很年轻的小孩当了皇帝,主少国疑下面大臣造反,我哥哥不是这么上来的吗?
所以为了保证我们大宋皇朝的稳定性,我们跟母亲定了个协议,哥哥如果有病去世了,那就由我,他的弟弟,而不是他的儿子继承皇位。
我将来再出事也是由我的弟弟,而不是我的儿子继承皇位,所以您看对于赵廷美来说,他这个心里挺美,我是又改了一次名,但是我将来是皇储了,我是太子了,我这哥哥有点事,我能变成皇帝了。
而对于宋太宗来讲,他跟大家讲金匮之盟这是没办法的事,不然他就没法解释为什么是他,而不是他大侄来继承皇位,而且那个时候,已经有了烛影斧声的传说了,所以赵光义必须稳定时局拿出了金匮之盟。
但是这样当然也有副作用,那就是既然你的皇位是从你哥哥那来的,那么你就不能把皇位传给儿子,问题是谁不想传给儿子?
所以一方面赵廷美自己心里挺美,即被封王了,又被授予了开封府尹了,简直就是当朝太子,另一方面赵光义早就做好了布局,要慢慢的把赵廷美逐出,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后来真抓了赵廷美几个不法,把他逐出了京城,彻底剥夺了他继承大统的权利,所以同样是三十八岁那年,赵光义如愿以偿的当上了皇帝,而赵廷美的38岁呢?郁郁而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