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淡豆豉
本品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L.)Merr.的成熟种子的发酵加工品。
豉、豆豉、豆士、香豉、淡豉。
图片点击可放大
各地均产。
取桑叶、青蒿各70~100g,加水煎煮,滤过,煎液拌入净大豆1000g中,待吸尽后,蒸透,取出,稍晾,再置容器内,用煎过的桑叶、青蒿渣覆盖,闷使发酵至黄衣上遍时,取出,除去药渣,洗净,置容器内再闷15~20天,至充分发酵、香气溢出时,取出,略蒸,干燥,即得。
本品呈椭圆形,略扁,长0.6~1cm,直径0.5~0.7cm。表面黑色,皱缩不平。质柔软,断面棕黑色。气香,味微甘。
辛、甘、微苦,凉。归肺、胃经。
本品辛凉微苦,甘而力缓,疏散宣透,入肺、胃经。既疏散风热,又宣散郁热,主治风热表证及郁热烦闷。另有以苏叶、麻黄水制者,其性微温,能发散表寒,治风寒表证可选。
解表,除烦。
(1)风热表证。
(2)热郁胸中之烦闷不眠。
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
胃气虚弱而又易作恶心者慎服。
唐上元二年间,南昌都督阎某于重阳节重修滕王阁完成后大宴宾客,这天王勃正好路过洪州,也被邀请而来。席间,阎都督展宣纸备笔墨,请其为滕王阁作序。年少气盛的王勃欣然命笔,一气呵成,阎都督不由为其拍案称绝。翌日,他又为王勃专门设宴。
连日宴请,阎都督贪杯又感外邪,只觉得浑身发冷,汗不得出,骨节酸痛,咳喘不已,胸中烦闷,夜不能寐。请来了当时10多位名医诊治,众医都主张以麻黄为君药。阎都督对中医略知一二,最忌麻黄。他说:“麻黄峻利之药,我也年迈,汗出津少,用发汗之药,如同釜底加薪,不可!”不用麻黄,证候难解,药效不佳,这可怎么办?正在这时,王勃前来告辞。他听说此事后,不觉想起来豆豉。
当地制作豆豉,先用苏叶与麻黄等浓煎取汁,用以浸泡大豆,再煮熟发酵而成,可做小菜。王勃见众医束手无策,就把想法说了出来,众名医讪笑,连阎都督也直摇头:当地土民小菜,焉能药用。“不妨一试,况且豆豉食物,对身体无碍。”王勃劝道。阎都督觉得此话有理,于是连服3天,果然汗出喘止,胸闷顿减,能安然入睡,几天后痊愈。不日,阎都督又上滕王阁为王勃饯行,取重金相谢,王勃固辞不受:“都督若要谢我,何不扩大作坊,使其不至失传。”阎都督含笑点头。从此,豆豉不仅在洪都流传,而且行销大江南北,至今不衰。
每日推送
药学信息和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