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按孙斌勇的方法学中小学数学,你就完了。。。
这两天的院士评选,42岁的舟山人孙斌勇无疑成为最闪亮的明星。
孙斌勇是浙大数学系95级的学生,但是98年毕业,本科提前一年毕业这种事情读过大学的都知道有多难。作为集训队的成员,孙师兄可以去清华也可以去北大,不过出于和流川枫同样的考虑,他选择了离家近的浙大。
我永远记得老系主任陈叔平老师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给我们讲话:如果孙斌勇三年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数学家,那么XXX八年也可以,至于你们,陈老师顿了顿,说:那么就一切随缘吧。
据说当年有一门研究生见了打哆嗦的课叫随机过程,开卷考,巨难,难到你随便翻书,找到答案算我输的那种,有个哥们实在是受不了折磨,于是想尽办法把题目提前几天搞到了,给大二的孙斌勇做,孙师兄做了两三天做完了,然后这个研究生气的拍了桌子:孙斌勇要做三天的卷子来考我们?!后面省略粗话若干。
孙师兄是舟山人,孙斌勇这个名字在舟山的知名度之高是难以想象的。我记得我刚去舟山当排长的时候,刚好带我的警长是六横人,一听我是浙大数学系毕业的,就问我你知道孙斌勇么?后来发现我们派出所里几乎都知道孙师兄的威名。非清北的毕业生能牛逼成这样,除了孙斌勇我还真没见过。
六年级的孙斌勇就能做中考的数学压轴题,初中的时候因为成绩过于优异高中就被保送去了清华附中。浙大毕业的时候因为成绩过于优异被送到香港读了研究生,论文都没发过一篇就博士毕业,后来入职中科院,因为成果过于优异破格评了研究员。。。
各种国字号的人才项目,孙斌勇拿完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也于去年到手了,所以我们一致认定孙师兄上院士只是时间问题——就是没想到2019年就上了,他还没到43岁呢,而且是一把过,无论学问人品这都是没的说了。
这样的大神你说是哪个老师教出来的么?当然,老师肯定有一些作用,但是主要还是爹娘生的好,你要忽视了这个就不是唯物主义。
然后就看到有一篇文章讲孙斌勇介绍数学该怎么学:不赞成刷题,也不建议做太难的题。
看到这里我就笑出来了,陶哲轩也说过,做数学,智商不重要;施一公也讲过,做科学家,智商无所谓。
废话,智商那是准入门槛,这个都没有的话你做什么科学研究?因此这个根本就不是讨论选项,就像你要炒蛋炒饭的时候不会说要准备好饭和蛋,而是强调热锅冷油,油几分热,筷子插入油中有气泡一样。
我们回头来看孙斌勇说的不要刷题。我们为什么要刷题?当然我也一直反对盲目刷题,但是对于一些章节,不刷题不行。因式分解,多项式运算,你不刷题行么?考试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熟练度的比拼,因此基本的计算不过关你数学想考好?
因此计算必须通过大量刷题来提升熟练度,这个是没办法的,至于其他章节,那么思考比刷题重要。想明白了,又会算,那么不刷也无所谓了。很多人压根不明白刷题的意义,就想着平时多刷题考试的时候能碰上那么一两个,开什么玩笑,当出题老师是吃干饭的么?
至于孙斌勇当然不用刷题了,人家小学六年已经能做中考压轴题了,还要刷什么题?会做的东西干嘛还要反复练习?
还有不要做过难的题。这个就更搞笑了,孙自己在中学时代是做IMO的题目的,本人是进了集训队的,你想想人家说的过难的题那都是什么题。。。
所以啊,作为一个凡人,我们还是要脚踏实地,像这种天外飞仙的学习方法真的是要不得的,你要听了孙斌勇的话去学数学,那真的是哭都来不及,他的学习方法只适用于和他智商是一个水平的人——判断的标准很简单,你读初一的时候数学水平能名动全校,老师会做的你会做,老师不会的你还会,老师找你来请教数学问题,如果做到这样,那你也可以不用刷题,别做太难的题了。。。
学习方法这个东西,每个人都是因人而异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刷刷题,做一些稍微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题目绝对是有好处的。而对于那些智商超神的,人家是让你膜拜的,不是让你学习的,特别是学习方法你千万别模仿,人生那么美好,何苦自取其辱。。。这个世界真的不是孙斌勇能学好数学你也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