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国娣丨全视角模型:指向学生素养发展的学习方式研究与实践

我们真的需要要去改变学校里学生的生活现状,特别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现状。课堂教学是学生生命成长的质量保证,正是基于对这个理解,我们一直在实施的小班化教育就这样被提炼出来了。我们想围绕学生的素养发展进行,包括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在内的一系列的探索。1998年开始以课程和教学改革为抓手,深化新班级教育的实践,构成了全视角模型的实践成果。我想将这些内容与大家做分享。
我们对教育现状进行以下几方面问题的提出。
1、学习内容碎片化,不利于迁移。课堂结构的系统化、结构化不足,造成了学习是割裂的、零散的。为什么我们让家长不在作业本上签名,我们是基于对课堂的研究,对于教师教学的研究,我们认为作业本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学习对话。如果家长不参与,对于课堂教学的研究,我们想是不是起点会找的更准些?
2、学生学习动机功利化。其实,小学生根本不会考虑中考和高考,小学生的功利化导致了学生的有限成长。
3、学习方式单一化,不符合多向度的学习场域。我们听了各种分享,仿佛是燎原之势。反观每一节课,其实还只是交流,还没有完全可以燃遍基础教育的大地。学生的主体地位依然是缺失的,个性化学习和全面均衡的发展得不到满足。
归根到底,我们要从学习出发,全视角的审视教育。能为学生未来发展做好准备的素养有哪些?如何将核心素养具体落实为学校的育人目标?怎样才能对素养进行测评?增长性评价是不是只能停留在学科交流里面,是不是对学科才有增长性评价,这是需要去思考的。如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有持续的内生激励机制,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学习内容应该如何组织,才能符合学生素养发展的需求?相应的课程布局是怎样的?根据每种学习特性的不同,教学应该如何调整?学习空间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种学习方式的需要,同时创造更多的互动机会?像这样的问题我们都可以做一些反观。
我们从1998年开始进行小班化教育,我们第一个阶段是教学实验。80年代初进入教学实验,那时学了好多教学理论,我认为做教学实验在今天还是很有需要。当时,我们做的是教师包班、教师协同、课程综合、建构主动,我们用了现代技术来细分标准。
我们的研究方式是设计研究,对模型进行了完善。以国家课程为纲,结合学校特点,切实有效地落实。就初始模型探索优化构建“三位一体”全视角学习模型、形成主题式 情境化的课程体系、打造“以学习为中心”的学习机制、创设协同合作的活动策略。接着,我们就成型模型深度实践;夯实课程体系、学习机制、活动策略、着力打造学习模式的“两翼”支持系统:学习空间和学习评价、成果凝练与推广。
基于学生素养发展的研究,贯穿核心的问题是:如何促进学生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从而使学生积极健康快乐地学习。全视角模型,指向学生素养发展的学习方式变革。在这个模型中,我特别想强调的是学习空间和学习评价。
第一,我们理清了学习模式的主题,每一个学生都真实而有意义地学习。“每一个”这是一个关键词,“真实而有意义”是一个关键词。因为,我们学生遇到的都是真实世界的。凡是上到写景色的文章,我们会让学生做导游,学生是直接介绍真实的场景的。我们特别要求是真实的,学生可不可以发现真的问题?我们可以发现杭州立交桥的真实问题,北京立交桥没有的问题,杭州的立交桥上有红绿灯,立交桥的目的是什么?那就是立体交叉回避红绿灯,审核者不够到位,就有了红绿灯。我们学生就对这个问题提出质疑,立交桥为什么要有红绿灯,当时我上一年级的课文,北京的立交桥,上一条下一条左一条右一条,学生提了很多真实性问题。杭州市的七部委的团委书记带他们的技术人员与我们的学生进行了一场真实的对话,后来有些学生的方案居然采纳了,我觉得这就是一种真实的学习。
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需要有内容的有用性、学习的真实性、任务的挑战性、环境的社会性、过程的互动性。孩子如何体现自己的成就感,就需要反复操练,对于降低难度考试,我认为是可以去探讨的,这个难度系数是要慎重的,所以任务要有一定挑战性。特别是过程的互动性,当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又会产生新的问题,再返观原来的问题,这会更好地培养孩子的思维状态。
我们创构了“三位一体”的学习模式核心系统,是主题式 情景化的课程体系,英语与国际理解、体育与健康、社会与实践、数学与科学,我们是把国家课程综合成了五大领域,课程的边界就不再那么清晰,课程就会渐渐地综合起来。我们第一个模块是基础课程,第二个模块是拓展课程,第三个是定制课程。
定制课程是落到各个领域的,定制课程不只为艺术特长生或者体育特长生,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关心到每一位孩子。“以学习为中心”的学与教,这样的机制保障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学校的管理行为,只有校长想明白了,才能够走出一套系统。协同教学方面,我们主要是包班协同与主题协同。包班协同指的是两位及两位以上的老师共同完成一项教育任务,两个老师在一个课堂里上课,是共同去进行的活动。
系统设计中我们做了一些转变,学生学习样态的五个变革。体验式学习、融合的“三位一体”的学习模式、协同合作为核心的活动策略等,我认为是值得与大家分享。我们提出学习的主题,然后引导助学。为孩子学习助力,助力孩子学习,就是我们说的“赋能”。互动交往是我们特别重视的,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互助学习。例如,我们合作学习为核心的活动策略,是连续性的,因为要让所有老师都会做。一个学校的教育价值观相同,是要有相同的行为方式的,如果教育价值观相同,但是行为是相反的,还是只是校长的理念而不是教师的理念。因此,我们要有共同的行为哲学、共同的行为方式和共同的行为规范。
我们将协同合作为核心的活动策略分为18种方式。我们进行了时空重构,整个校园建成了一个教育综合体。有探究体验中心、听觉艺术中心等,所有的空间在这里都是开放的,学生和老师任何时候都可以自由的使用。
今年10月份,我们印刷了一本书是关于崇文学生的多元评价的。我认为学习评价是一种价值回馈,如果评价方式不创新,是很难做到突破的。我们只能在实验期间,或者课题研究期间去做一些改变。
对于学生和老师的评价,我们都进行了改变。学生的评价系统设计从单一维度走向多元维度,学习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评价的方式是多元的,评价的内容也是多元的,我们希望给学生进行浸润式的评价。
如果是指标性评价,其实会扼杀老师的创造性,所以我们对老师的评价、对同学的评价都是有标准方式的。
在探索和研究中,我们学校开辟了轻负高质的素质教育新路径,重塑了教师成长新样态,探索了乐学善学的学生培养新模式,打造了学校发展新高地。
杜威曾经描述过三种层次的教学,第一层次的教学只关注眼前这节课,第二层次的教学关注到整本教材,而第三层次的教学关注学生一生的发展。二十二年来,我们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为“每一个学生都真实而有意义地学习”而努力,而未来我们会继续做这件事……

(作者俞国娣系浙江省杭州市崇文教育集团党委书记兼校长、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本文是作者于2020年11月7日在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主办的2020年中小学校长论坛上所做的主旨演讲,论坛主题:立德树人,实现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文中内容是根据论坛现场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 好 文 推 荐 】

#点击图片  阅读热文#

张志勇:当学习不再围着考试转,将会怎样?

顾明远:现在很多教育的假象似乎蒙蔽了我们的眼睛

李希贵:当你为了学生,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