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偃王从祀神毛令公考

先秦史暨毛氏文化

观中外时事写吉光片羽窥见

研古今历史发一鳞半爪臆解

徐偃王从祀神毛令公考
文/毛天哲

令公是浙江龙游南部诸村落重要的神明。凡有徐偃王庙者,则有“毛杨蔡卫”四令公分侍于侧从祀,而土人所敬畏以毛令公为最。

传说毛令公是徐偃王手下的一员侍从,在浙西民间广受尊奉。有将毛令公配享徐王庙的,也有很多地方为之单独建庙供奉,甚至在佛寺中也有供奉,且地位尊崇。

衢州常山阁底西山寺建于南宋庆元末,至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传说西山寺的选址是毛令公托梦而定。寺庙里的大钟,亦是毛令公显灵后化身郎中,救治了杭州一富翁的儿子后所得。募化故事很是神异,太长,不录。

衢州名寺 常山阁底西山寺

因选址有功,西山寺建成后,第一位请入住的就是毛令公,尔后才是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弥勒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日光菩萨、月光菩萨等。可见,佛也罢,道也罢,老百姓只认对他们好的。毛令公是个人,还是中国人,却能与菩萨同列,甚至居其上。

不只是在龙游灵山徐偃王庙,毛令公在衢州龙游一带的乡村都有崇祀,各村社均置有祀产,以供迎神演剧之需。周边的兰溪、开化也有祀毛令公风俗。

开化的大溪边乡方田村每年都要举行三月三庙会。这一天,村民舞龙灯,舞狮子。抬着毛令公神像,吹锁奏乐,敲锣打鼓,浩浩荡荡沿村巡游。祠堂里要唱三天三夜的大戏,邻近的村民纷纷都来赶庙会。

龙游灵山徐偃王庙

对于这么一位著名的地方神灵毛令公,后人已经搞不清他的来由了。余绍宋《龙游县志》载:“灵山徐偃王祠从祀之毛令公,相传即唐张巡,未知何以有此谓也。”余绍宋虽然记载了这一民间传说,但也是抱有怀疑的态度。

张巡是唐代名将,安史之乱时守睢阳战死,守城时杀妾飧卒,极其惨烈。张巡与徐偃王相距千八百年,既非偃王部属,亦非徐氏宗亲。要说战死睢阳的张巡在龙游徐偃王庙内受祭,且改称毛令公,多少有些令人生疑。

唐元和九年,刺史徐放重修灵山徐偃王庙,次年延请韩愈撰《徐偃王庙碑记》。庙成碑就,偃王事迹借韩愈之笔墨声名远播于士林之中,於是天下始知偃王之行义。

唐韩愈撰衢州《徐偃王庙碑记》

故后人也有附会为张巡是韩愈的老乡。说徐放因仰慕张巡气志高迈,是忠义之士。自古英雄惺惺相惜,徐放便将张中丞张巡毛令公供在自己的祖庙里,与祖宗徐偃王共享民间香火祭祀,以示敬仰。

历史久远了就是传说,传说久远后就成了神话。传说即先民口传历史。虽然某些传说会失真,会夸大,但根底里还是会或多或少保留有某些真实史迹,需要吾辈去用心发现,仔细辨别,去芜存菁。

徐映璞《浙江灵鹫山志》载:“在凉棚村口三王殿,屋三楹,中祀夏禹王、楚霸王、徐偃王。徐偃王的“毛杨蔡卫”四位部属也有塑像从祀,且“毛杨蔡卫”四路伯侯及偃王三太子为大侯五村共有之,香火每年六月十五日有迎神之会。”

《龙游县志》编撰者余绍宋

这是一条很重要的历史信息。可知“毛杨蔡卫”非徐偃王部属,乃是四路伯侯。徐偃王当周穆王时。为伯者,盖指穆王三十五年帅师败荆人于泲的毛伯遣。为侯者,则是杨侯、蔡侯、卫侯。如斯,则毛令公或为毛伯遣也。

世说徐偃王有圣德,好仁义,因仁义而兴国,亦因仁义而失国。关于偃王失国,汉晋之间各种典籍多有记载,大体有两种说法:一云周穆王灭徐,一云楚灭徐。

《史记.秦本纪》曰:造父以善御幸於周缪王,得骥温骊骅騮騄耳之驷,西巡狩,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而救乱。又《赵世家》曰:造父幸於周缪王,造父取骥之乘匹与桃林盗骊骅骝騄耳献之缪王,缪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而徐偃王反。缪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

周穆王西征

《后汉书.东夷列传》曰:徐夷僭号,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侯命徐偃王主之。偃王处潢池,地方五百里,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穆王后得骥騄之乘,乃使造父御以告楚,令伐徐,一日而至,於是楚文王大举兵而灭之,偃王仁而无权,不忍斗其人,故致於败,乃北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百姓随之者以万数,因名其山为徐山。

自司马迁肇始此说,班固袭其后铺陈。汉晋隋唐之际,王符《潜夫论氏姓》、张华《博物志》、韩愈《徐偃王庙碑》多有发挥。自汉代以来,历代稗乘、杂著、诗文载周穆命楚伐徐之说多不胜载,要之不过是依“史记”为敷说。

司马迁此说,三国谯周读后而笑曰:“王者行有周卫,岂闻乱而独长驱日千里乎?”并言此事非实。清人徐时栋著《徐偃王志》质言:“骥騄之乘不过八骏,今屏其贰车而八人者,千里赴楚昭王之不复,不其殷鉴哉。”

徐时栋 徐偃王志

二先生所论甚是。且夫徐偃王行仁义,罢甲兵,焉能率九夷以伐宗周。春秋时伯者尊王,犹假仁仗义。前既云徐偃王反乱,焉能崇其行仁义之举。既曰不忍斗而去国,效周大王避狄戎,则焉有伐周之心。理出乖谬,事必不真。

今本《竹书纪年》亦载徐偃王事,与史迁之记截然不同。云徐子受王命作伯(纪年曰穆王六年,徐子诞来朝,锡名为伯。)身行仁义,而楚人灭之。王怒而伐楚而复徐(纪年曰穆王三十五年,荊人入徐,毛伯遷帥師敗荊人于泲),后立徐子宗而还。又连伐楚(《類聚》九引《紀年》:「穆王三十七年,伐楚。」),必欲其谢罪而后已。纪年曰穆王三十七年,荊人來貢。此言楚人服罪矣。

纪年曰:穆王十三年春,祭公帥師從王西征,次于陽紆。秋七月,西戎來賓,徐戎侵洛。冬十月,造父御王,入于宗周。

纪年曰:穆王十四年,王帥楚子伐徐戎,克之。

竹书纪年 书影

揆《纪年》之文义,徐乃我周之藩辅也。昭王南征而不复,穆满乃锡命徐子为伯,俾扼汉东之亢。徐子受伯,则有彤弓赤矢之赐。徐子既受命天子,乃驰戈甲之备,坠城池之险,修行仁义。东夷三十六国服徐仁义,亦畏天子之威也。周穆王西征,闻徐地之戎有叛,徐子难以抗,乃命造父為御,長驅歸周,一日千里以救亂。

徐地之戎侵洛,非徐子叛周。司马迁不察,将徐戎与徐子国混为一谈,致有徐偃王叛周之误说。春秋有三徐,有赢徐、戎徐、隗徐。杜当注曰:徐(戎)乃徐州之戎,即淮夷也,赢姓,不当混称徐国。史迁之误说,谯周之疑甚是矣,徐时栋著《徐偃王志》辩之也甚详。

徵考《纪年》,周穆有命楚伐徐戎之事,亦有穆王命毛伯挞伐蛮荆,以复徐子事。概知徐偃王未尝叛周,穆天子未尝征徐。徐后灭于楚,毛伯遣帅师败荆人於泲,穆王复其国,立徐子宗以续嗣。于徐人言,天威浩荡,穆王、毛伯有存国继祀之恩。毛伯遣从祀于徐偃王庙,不亦宜乎?

毛伯遣败荆蛮,存徐国

浙之灵鹫山有妙源村三皇殿、凉棚大侯三王殿、关溪三王殿,供奉三王者,世俗言祀夏禹王、楚霸王、徐偃王。哲以为或非也。楚霸王与张巡类似,与徐偃王及徐族人概无关联。民之所祭者,皆是有大功恩泽于其族众者。所祭三王中,或为周穆王误传为楚霸王矣。

离严婺古道的关隘塔塔岭不远的兰溪地界,有一座很有些名气的殿宇,它坐落在距百步岩二里苍松掩映的小山上,殿内供奉着龙王,毛杨蔡卫四令公分列两旁。所谓“龙王”,盖是周天子的民间传说衍误。可知,毛杨蔡卫为周天子之四路伯侯之说,与史实有合。

班固《古今人表》曰徐隐王。师古曰即偃王也。高诱注:淮南子(说山训)曰偃,谥。王逸注:楚辞曰偃,谥也。徐姓《北宋谱》称谥之曰隐,与人表合。偃隐声近,周秦人称偃王或即隐王之假借,后人因而误传耳。

徐偃王圣像

管夷吾告说齐桓公君臣之四称,转述偃王仁义之训,绝无称偃王,皆言称“徐伯曰”,与《纪年》合。北宋《徐氏谱》曰:“王死,从亡之臣谥之曰隐,而葬於隐学之山,山在今明州。”概可知“徐偃王”乃后人追称尔。可见,司马迁言徐偃王僭称王号率九夷反周之说,谬也。

徐偃王曾经“仁而失国”,然而徐国并没有因此而亡,他的儿子又袭了国君。这里的“失国”,只是他本人因“不忍斗其民”而主动撤退、放弃国君之位而已,徐国并未出现“断代”,并未“亡”。

楚灭徐之说,可信度比较高。《穆天子传》,周史官之书也,后世以为起居注之祖。凡谓宾西王母得名马与造父御王事,皆有详言,而若史迁穆王灭徐之说,绝不之及。唯《纪年》《穆天子传》晚出,两汉儒者不得见,后世儒者又微闻,至于清末,王国维更是目今本《纪年》为伪书。穆王之伐徐戎,毛伯挞伐蛮荆,书缺有间。唯穆王时楚子灭徐,被后儒衍误为楚文王灭徐,或云徐灭于楚庄,盖也臆说耳。

韩愈《衢州徐偃王庙碑》云:“或曰徐偃王之逃战不之彭城而之越之隅,弃玉几砚于会籍之水”。按此说法,偃王或有先去彭城后又到越地之举。徐时栋考证云:“君乃之越,...遂老于甬东。”一说到了现今的龙游。

龙游,春秋姑蔑之地,秦之太末县也。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析太末县之西设白石县,并置濲州,州领太末、白石2县,七年(公元624年)废濲州,入信安县(今衢州市区),属东阳郡。迄汉代到三国,两晋,这一时期迁来信安(今衢州)的姓氏有徐、舒、齐、郑、慎、毛、祝等。

今衢州人口最多之姓氏,徐毛多排位在前十。各市县几乎都有灵山徐氏的后裔。毛氏因毛璩封归乡侯,遂家于衢州,毛璩八世元琼迁居江山清漾村,后世繁衍族盛。故毛姓多在江山,人数有六万之众,合他县市则有八万之多。

在金衢严三地,徐偃王、毛令公信徒不计其数,非唯仅限于徐姓族人。唯史册凋亡,年代湮远,徐偃王灭国于楚,穆天子命毛伯遣挞伐蛮荆,复立徐子宗,于徐人有存国继祀之恩,被后儒误衍为穆王联楚灭徐之谬说。

此项史实,不惟徐姓族人不明,毛氏族人不知,徐偃王、毛令公信徒者更是墨墨。专家学者不之解,连带徐偃王之从祀毛令公被误说为唐人张巡,哲甚哀之,愿徐毛两姓族人谨记此,广传之,以显扬二姓先祖友好之渊源。

毛家小子天哲写于浙江金华
二〇二〇年八月三十一日
(0)

相关推荐

  • 周史二十九(周穆王元年【公元前966年】)

    周穆王元年[公元前966年] 己未,春,正月,王即位,作昭宫.[今本竹书纪年] 命辛伯余靡.[今本竹书纪年] 冬,十月,筑祈宫于南郑.[今本竹书纪年] 筑袛宫于南郑.[古本竹书纪年] 自周受命至穆王百 ...

  • 东夷族的历史文化渊源(下)

    (续上)据<史记>记载,周武王曾封太公望于营丘,国号齐,正是薄姑的中心地区;封周公于奄,国号鲁,正是奄的中心地区.当薄姑与奄起兵反周时,追随者还有许多其它东夷方国与部落,<孟子·滕文 ...

  • 关于徐偃王的五大谜团

    黄帝第九代孙伯益助禹治水有功,舜帝赐姓"嬴".禹继舜帝位,七年后崩,其子启废禅让制自为天子,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地,即今山东省中南部地区.若木建徐国,传三十二代,诞继位为君,史称&q ...

  • 周史三十一(周穆王十三年【公元前954年】)

    周穆王十三年[公元前954年] 春,祭公帅师从王西征,次于阳纡.[今本竹书纪年] 西征,至于青鸟之所憩.[古本竹书纪年] 戊寅,天子西征,鹜行至于阳纡之山,河伯无夷之所都居,是惟河宗氏.河宗柏夭逆天子 ...

  • 方长荣:洪泽湖边寻古徐|散文

    木棉丫儿:相见恨晚吗|小说 文/方长荣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在美丽的洪泽湖西岸边,有个平原大县叫泗洪县,并非出名,但此县的一地一产却是闻名遐迩.一地便是洪泽湖的湿地,犬牙交错的水系丰富而悠闲,这里 ...

  • 西周初期周王的眼中钉——东夷霸主:徐国

    西周初期周王的眼中钉--东夷霸主:徐国 字数 1823--阅读约4分钟 周朝初年,三监之乱爆发,周公与召公领兵东征,除了歼灭宗亲叛乱,一方面还要征服东夷.在众多的东夷诸国中,徐国,是最为强盛的一支.对 ...

  • 走进云山街道枣树村:徐氏为徐偃王之后裔

    走进云山街道枣树村:徐氏为徐偃王之后裔 云山街道枣树行政村位于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北1200米.村民委员会驻枣树自然村,村以驻地得名.地处丘陵,区域面积0.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03.22亩.下辖枣树和 ...

  • 徐偃王的最后岁月

    在历史杳渺的时空中,东钱湖最华美的绽放是在宋朝.因而,当我们中的很多人站在东钱湖畔抚今追昔的时候,无论是王安石疏浚东钱湖,还是史氏家族"一王三相"的门庭荣耀,无论是石刻墓葬精美宏大 ...

  • 徐偃王

    史料文献 <史记·秦本纪>:"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得骥温骊骅骝騄耳之驷,西巡狩,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 <韩非子·五蠹 ...

  • 走进马涧镇殿前村:大公殿祭祀徐偃王

    走进马涧镇殿前村:大公殿祭祀徐偃王 殿前村位于马涧镇政府驻地西北1500米.村民委员会驻大公殿前得名.地属平原,区域面积为1平方公里.辖大公殿前.前潘.黄毛山3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563人,176 ...

  • 东上徐村:徐偃王、徐安贞文化亟待挖掘

    东上徐村:徐偃王.徐安贞文化亟待挖掘 东上徐村位于兰溪市兰江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10000米.村民委员会驻上徐,因与诸葛镇上徐同名,1982年更名为东上徐.地属丘陵,区域面积0.82平方公里,耕地623 ...

  • 了解圣祖徐偃王,从这里开始……

    了解圣祖徐偃王,从这里开始……

  • 浙江龙游纪念圣祖徐偃王大典

    全球徐氏文化商业联谊总会会长徐兆佑新年献词[公告]告天下中山王徐达后裔同胞书牛掰了!!!无锡惠山徐氏宗祠,一场远道而来的祭祀就此展开--

  • 穆王伐夷:从徐偃王丧国看东夷势力的衰落

    导读: 从先秦时代开始,中国人的天下概念开始成熟,以中夏为基本盘的四方域外开始成为一个不变的体系,而东夷则是位于中夏之东的夷狄. 东夷称呼其实是中夏之人对其蔑视的叫法,从距今八千多年前的后李文化开始, ...

  • 【乡土兰溪】走进李家村:徐姓都奉徐偃王为祖

       走进李家村:徐姓都奉徐偃王为祖 李家位于永昌街道办事处驻地南4700米.村民委员会驻李家自然村.村以驻地得名.全村以水田为主,区域面积0.85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548亩.下辖李家和下徐2个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