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泡茶、一座山房与四代茶人

5月初,春茶中开采最迟的武夷岩茶终于迎来了最适宜采制的时期。武夷山南核心景区南边,进入仙店村,驶过长长的田边小道,群山环抱之中白墙灰檐的回应山房映入眼中,地道风物与无墙博物馆的“寻茶之旅”就此开始。

一下车,还未走进回应山房,浓郁的茶香便扑鼻而来。女主人应红就兴奋地冲了出来:

“看青的人说了,是时候了,今天天气也刚好,我们到牛栏坑采茶去!”

牛栏坑,即著名的武夷正岩山场“三坑两涧”之一。武夷山区地形多变,垂直植被丰富,地貌、土质、气温、雨量、温度、湿度、日照、云雾、风速等,形成一个个独一无二的“小环境”。而“三坑两涧”(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流香涧和悟源涧)出产的茶青,则被视作最具“岩韵”的珍贵上品。

到达回应山房位于牛栏坑的茶地,采茶阿姨们早已忙碌起来。

五月开始,靠天吃饭的武夷茶人们每天都在祈盼着好天气。武夷岩茶的常规采青时间是从谷雨到立夏不过20天左右时间,五月雨水多,难得的晴天,采青是分秒必争。

应红一边采茶,一边向我们解释为什么说这里的茶青好:

“这里石头是风化岩,雨水冲刷岩石,各种碎石散落到山场里沉积出特殊的砾壤。茶树的根系深入到砾壤里,吸收生长所需的特殊养分,而岩韵就由此而来。

山场的特殊地形,既能保证茶树得到充足日晒,又不暴晒,日照时长刚好是茶树所需。山顶产的茶,日照时间长,茶的香气浓,但滋味不一定厚重,而这里有阳光,又有溪水带来的湿气,还有茶树底部厚厚的青苔,包括周围丰富的植被,都有助于这里出产茶的茶香和滋味的丰富性。”

应红,是著名武夷岩茶制茶世家——应家——的第三代,祖辈都是制茶好手。 武夷山的正岩山场,都是天山岩茶村村民祖祖辈辈在山岩间开垦出来的,应红的爷爷、父亲,都曾是开荒种茶的参与者。

“那里,就是我家老宅所在。”应红指着倒水坑内稍小转角的一片地说。

应家是典型的茶人世家,自家有优质的山场,世代做茶。对于应家孩子来说,从小就在茶叶堆里打滚,卖茶、制茶都是自然不过的日常劳动。应红这一代武夷茶人,面对的是岩茶消费飞速发展、市场迅速变化的时代。武夷岩茶红火起来的阶段,也正是他们逐渐脱离父辈,成长成独立茶人的阶段。

自小和茶一起成长的应红,对茶有着独到的理解。做茶的人,守着优质的茶场和几代人传下来的好手艺,更要有信仰、有原则,让这吸取天地自然灵气的好茶,能够福庇后人。

午后,采茶结束,挑青师傅将一袋袋珍贵的茶青放上车拉往回应山房。

茶叶下山,需马上依工序制作,一点耽误不得。制茶师傅们马不停蹄地熬夜工作到第二日凌晨,半成品毛茶才能完成。毛茶初成,要还经过三次炖火才得成品,每次炖火要间隔一个月左右。

等待翻青的间隙,去拜访应红的父亲应师傅。

认识应师傅的人说,除了爱茶成痴,他平日里唱歌、写诗、下棋、爬山、养兰花,不由得使人联想到山中隐士。迎面走来的应师傅,健步如飞,神采奕奕,倒似习武之人,难怪给自己的茶取了颇有江湖之气的名字——天心应家。

1936年,为躲避抓壮丁,应家人就迁徙到福建,与茶结缘。应师傅的父亲才17岁,就进入武夷山茶场工作,后成为武夷山有名的焙茶师傅。应师傅14岁开始跟着父亲学做茶,一开始纯粹因为好玩,20几岁成家后,要靠这门手艺养家糊口,才开始认真钻研这门技术。

除了和父亲学,他也会向茶厂的其他老师傅讨教。做青的师傅、焙茶的师傅,平常总会一起切磋、讨论,应师傅从中获益良多,慢慢发现,探索茶的无限可能性是一件其乐无穷的事情。

做了这么多年茶,应师傅说没有一款茶是让他满意的,一直觉得还能更好。

“没有所谓最好的茶,可能只能说,这一泡茶,目前没有人超越你、茶的可能性是无限的。”

武夷岩茶的制茶工艺,大概是所有茶品类里,工艺最多、难度最高的,特别考验制茶师傅的心性。与极端发酵的红茶、极端不发酵的绿茶、以及白茶、普洱类不同,其他品类可能茶本质好,就占了极大的优势,而岩茶是半发酵,除了茶叶本质,发酵的环节如何处理茶青、怎么摇青、静置多少时间、焙火的分寸都息息相关,做好每个环节,都需要制茶人自身的理解和感悟,是多年的钻研和经验累积而来。

一泡茶,人一半,天一半,在武夷岩茶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看应师傅做茶,能充分感受到做茶之乐,会发现原来做茶的人,并不是都把做茶当做很辛苦的工作。应师傅得开心,像玩一样。每个茶人做出来的茶,都带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应师傅做的茶,不迎合现在茶叶市场流行的相对喧嚣的风格,较厚重,很多老茶客过去慕名而来,多年就好这一口。

回到回应山房,岩茶制作已进入摇青环节。

制茶师傅们手持装满茶青的筛子,全身配合使巧劲儿摇晃筛子,使茶青于筛上旋转运动,彼此摩擦,发出沙沙沙的声音,摇青室内生有火盆,以提高室温促进发酵。

摇青是门技术活儿,我拿练习用的摇青筛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身体无法和筛子形成协调的推摇节奏,练习用的茶青撒了一地。

“摇青没摇好,那是直接把茶青毁了”

应红告诉我,山房里几个年轻师傅都是从小就开始学做茶,光摇青一项,就需练习很久,手上持筛的地方,不知磨破了多少次,长了多少血泡,留下了多少伤疤。

接近凌晨两点,开始炒青揉捻,然后到烘焙机里烘干。这批茶大部分的摇青,都是手工完成。事实从十几年前开始,武夷山几乎所有茶厂,都有综合做青机、杀青机、揉捻机和烘焙机等设备,机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某些环节里,可以做得比手工更充分、更“完美”。但是技术依然无法取代人力,所有环节的起止,依然需要制茶师傅根据经验观茶叶、闻茶香来判断。

尽管如此,只要时间允许,回应山房仍会制作少部分纯手工茶,有时缘于对某些珍贵茶青的另眼相待,有时只是出于对手工制茶的偏爱。一整个夜晚,耐心、认真、谨慎地做出一泡好茶,量不在多,足够自己和好友们品评即可。

“喝一杯自己亲手采摘、制作的好茶,大概是与欣赏自己创作出来的优秀艺术品的心情差不多。”

接近凌晨两点,开始炒青、揉捻,然后到烘焙机里烘干,三个步骤紧凑,一气呵成。凌晨三点,终于看到今年的第一批岩茶毛茶落入筛子中。而完成整批茶的制作,已经是第二天早晨八九点左右了。

五月,武夷山茶人们,就这样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

夜里闲来无事时,自然是聚在山房茶室里品茶。坐在山房的茶席喝茶,丝毫不觉拘谨,直接地,就可以进入围绕茶生成的“小环境”。

最开始,应红夫妇只想在这安静的山谷里,盖一座供一家生活、做茶的房子。开工以后,夫妇想,每年有那么多的好友到武夷山小住、品茶,那么就多修一座,方便朋友们休息。回应山房成为这帮因茶结缘的茶友们的聚会之所。

他们每年到这里,不仅仅是为茶而来, 而是在这样的氛围里,品茶、做茶、思考、修行,完成身心的某种自洁。茶友们聚在一起说茶、说想法、说规划,不知不觉间,回应山房逐渐成长为一个以茶为核的无墙博物馆,将来还打算修建第五栋建筑——专攻读书和教育的书院。

山房墙上的涂料掺杂了茶梗,除了有驱虫的功效,会使这里即便在没有做茶的时节,也自然散发出茶的香气。

“我的想法很简单,希望人们走入回应山房,就能直接感受到这是个和茶有关的地方。”回应山房的主要设计者丹青老师说。

山房基础建筑用的一切材料,都可以和皮肤直接接触,不少都是从老屋拆下来的。大木料取自应家居住过天山禅寺附近,是盖庙用的好木料。山房里的几块大石叫武夷红,都是从“三坑两涧”里找回来的,泡过泉水,原来是长青苔长茶的。

很多人经常问应红夫妇,为什么给山房起名“回应”?这个名字,是天心禅寺的方丈取的。他希望应红不要执着于做茶,而是先从做人开始,懂得感恩,谓之“回应”。

回应山房里,茶细微而缓慢地变化着。

人则生活、学习、抚琴作画,

聊聊和茶有关无关的话题。

时间一点点地被消磨掉,

人也受滋养茶也受滋养,

一切也就慢慢丰满起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