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2二氯乙烷(DCE)常被用于工业有机溶剂,长时期接触可造成职业暴露,导致亚急性中毒性脑病。同时,中毒性脑病是接触DCE最常见且最严重的疾病。
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累及脑白质中毒性病变,该病具有DCE接触史、发病突然、病情进展快且可以急性加重等特点。
现将近期我院收治的1例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诊疗情况进行分析且报道。
患者,女性,30岁,农民,初中文化,主因头痛、记忆力减退10 d于2018年7月11日入院。
10 d前(2018年7月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以双侧额颞叶为主,呈持续性胀痛,伴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做过的事情转身会忘记,说过的话不记得。无发热,无畏声、畏光;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无视物晃动、视物成双;无肢体抽搐、意识障碍等,就诊于当地县中医院.
头部MRI提示“脑白质弥漫性病变”未治疗,为求进一步诊治入院。
既往史:无特殊记载。个人史:近3 m(2018年3月20日发病时)在当地村家具厂从事油漆工作(工作环境无通风设施,气味刺鼻,未带口罩、手套等防护措施)。
入院查体:Bp:110/86 mmHg。意识清楚,言语欠流利,反应迟钝,远记忆力明显减退,近记忆力明显减退,计算力明显减退,理解判断力明显减退,人物定向力减退。颅神经查体未见异常。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上肢腱反射(+),双下肢腱反射(),双侧巴氏征阳性。深浅感觉系统、共计运动检查不合作。脑膜刺激征阴性。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MMSE:11分;MOCA:7分;CDR:0.5分;ADI:18分。
辅助检查:头部MRI(外院2018年7月9日)示:脑白质弥漫性病变(图片成像差,未显示)。
血常规:白细胞11.61×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84.5%。
尿常规、便常规+潜血正常;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凝血4项、传染病8项、副肿瘤抗体、肿瘤标志物、血病毒全套、甲状腺功能6项、叶酸、网织红细胞、同型半胱氨酸均正常。
头部MRI平扫+增强+MRA示(见图1):(1)双侧额叶、颞叶皮层下及深部白质、双侧脑室前后角旁、丘脑、双侧齿状核多发弥漫病变,考虑为中毒性脑病可能性大;(2)右侧大脑前动脉起源变异。
脑电图提示广泛弥漫性损害脑电图。
颅内压220 mm H2O,脑脊液常规、生化、墨汁染色、抗酸染色、ADA、病毒全套、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寡克隆区带、AQP4均正常。
入院诊断:亚急性中毒性脑病。
治疗上给予甲强龙注射液激素冲击并3 d递减(1000 mg、500 mg、250 mg、125 mg)、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清除自由基、改善认知功能、补钾、补钙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头痛、认知功能等症状较前好转;
于治疗第13天(2018年7月24日)(甲强龙注射液减量至125 mg)患者头痛、认知障碍加重,伴频繁恶心、呕吐,复查头部MRI双侧皮层下脑白质病变较前稍加重(见图2),加大脱水药物剂量,再次给予甲强龙注射液1 g冲击治疗.
同时职业病防治中心行毒物筛查:血液、尿液中可检测到1,2-DCE,诊断为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继续给予上述治疗,2018年8月28日症状明显好转出院,出院前复查头部MRI上述病变较前明显好转(见图3)。
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患者群多见于发展中国家,以青壮年多见,女性多于男性,起病隐匿,迅速进展。是临床上少见的对称性中毒性脑白质病变,患者发病前均有DCE接触史,DCE主要通过吸入、摄入或者皮肤接触进入机体,并且迅速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而肝脏、肾脏、肺和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小,由于DCE为脂溶性毒害物质,因而多累及到中枢神经系统,其中大脑皮质下的DCE含量可为血液中的两倍。
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临床表现多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脑水肿为突出症状。本病具体发病机制不明,不同学者提出各种推测及学说,目前主要的学说为以下几点:
(1)血脑屏障受损学说:DCE可通过作用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从而导致血脑屏障受损,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同时,由于神经胶质细胞可影响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及血脑屏障功能,而DCE对神经胶质细胞造成的毒性作用比对血管内皮细胞影响更早且严重,受累的血脑屏障修复会受到影响。
(2)细胞外液兴奋性氢基酸(excitatory amino acids,EAAs)/抑制性氨基酸(inhibitory aminoacids,IAAs)比例失衡学说:在DCE刺激下,EAAs的含量持续增高,同时,也伴有GABA等IAAs的含量不断的增加,而GABA含量的增高,可能是机体应激保护机制的一种结果,但由于EAAs增幅相比IAAs更高,或者是GABA受体功能受损,使得其抑制作用不能有效地发挥,会使得脑损伤程度进行性加重。
(3)N-甲基-D-天冬氨酸I型受体(NMDARl)表达上调学说:接触DCE后,EAAs迅速加快释放的同时会导致NMDARl表达数量上调,反之,EAAs又通过作用于NMDARl加速脑皮质细胞的肿胀,从而加重脑水肿。
(4)钙超载学说:EAAs导致NMDAR1表达数量上调的过程中,也会导致大量Ca2+进入细胞内,造成钙超载,可导致血脑屏障受损、神经元损伤以及脑水肿的发生。
(5)自由基学说:DCE作用于机体产生大量自由基,同时自由基清除机制受到抑制,导致大量自由基蓄积于体内,而自由基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可导致细胞内外水肿。(6)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上调学说:接触DCE后,可在早期导致AQP4蛋白表达上调,AQP4可能促进脑水肿的发生。在病情早期,多以血管源性水肿为主,主要原因是血脑屏障受损;随着病情发展,多以细胞性脑水肿为主,主要原因多为余下几种机制共同作用。
患者发病前有数天到数月不等的1,2-DCE接触史,根据接触DCE的剂量、时间以及接触方式的不同可表现为不同临床症状,但是均多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
主要表现为颅高压症状,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脑疝;其次为认知功能障碍、癫痫发作;亦可有锥体外系受累。全身表现可表现为腹痛、腹泻、血尿、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损害、肌酶升高、白细胞升高等。脑脊液常规检查常有颅内压升高,脑脊液生化多正常。脑电图可表现为广泛弥漫性损害脑电图。患者血中可检出毒物DCE有助于确诊此病,但因为DCE在血液中的半衰期短暂,所以阳性率较低。本例患者血液、尿液中均检测到1,2-DCE,对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线索。本例患者即使脱离毒物的接触,在治疗后第13天出现临床症状加重,水肿进行性加重,考虑是血管源性脑水肿合并细胞性脑水肿,考虑与细胞外液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增多引起的一些列变化有关。
在影像学检查中,CT多表现为颅内多发的对称性边界模糊低密度影。而MRI有以下特点:
(1)病灶部位:两侧的大脑半球脑白质对称性弥漫性受累,其中以皮质下弓形纤维受累为主,小脑齿状核、基底节区及丘脑也可受累。
(2)病灶特点:由于细胞内外水分增多,表现为长T1、长T2病灶,DWI呈高信号,ADC可表现为高信号或低信号,同时,在DWI为高信号的基础上,ADC为高信号,水肿多为血管源性脑水肿;ADC为低信号,水肿多为细胞毒性脑水肿。
病灶区在MRS中多表现为NAA/Cr比值明显降低,而Cho/Cr比值升高。MRS可以较为早期反应出神经损伤的程度以及脑损伤的进展情况。
(3)病灶占位:脑组织弥漫性水肿,可表现为脑回扩大,脑沟变浅,中线结构可无移位,增强后无病灶强化。本例患者头部MRI示:双侧额叶、颞叶皮质下及深部白质、双侧脑室前后角旁、丘脑、双侧齿状核多发弥漫对侧分布片状略长T1、长T2信号,边界模糊;FLAIR、DWI示高信号;MRS左侧脑室体旁感兴趣区氨基酸峰(NAA)减低,胆碱峰(Cho)明显升高,乳酸双峰头部可见升高;增强相对应病变无明显强化。
诊断标准:根据患者接触DCE的病史,以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为主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特点,参考检验结果以及实验室检查,结合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研究,在排除其他病因情况下,进行综合分析诊断。同时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1)苯中毒:临床上有密切接触苯病史,MRI主要表现为脑室旁白质受累,而非弓状纤维,MRS主要表现为Cho、Cr峰升高而NAA峰正常;
(2)一氧化碳(CO)中毒:临床有CO暴露病史,MRI多表现为基底节区对称性受累,结合血液中COHb水平测定可明确诊断;
(3)海洛因所致海绵状白质脑病,有明确海洛因接触史,MRI上脑白质呈现对称性弥漫性长T1、长T2,无占位效应。
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目前没有特异性治疗药物,现国内外基本治疗方法,给予大量糖皮质激素和脱水药物,降低颅内压及减轻脑水肿、清除自由基、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治并发症等。本病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脑水肿进行性加重,尤其是在青年人中,要及时给予干预手段,防止脑疝的形成。本患者先后经过反复大剂量激素冲击、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清除自由基、改善认知功能、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大剂量维生素等对症、支持治疗后,临床症状逐渐缓解。
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少见,急性起病,病情进展迅速,在治疗过程中可出现进行性加重的情况,所以,遇到亚急性中毒性脑病患者,在详细询问病史的基础上,结合临床表现、毒物学筛查以及影像学特点,要考虑到本病可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能明显改善预后。
图1: 头部MRI示(2018年7月12日):示双侧额叶、颞叶皮质下及深部白质区、双侧半卵圆中心、丘脑区、双侧齿状核见多发弥漫异常信号,边界模糊A~C(T2);D~E(FLAIR);H(增强)病变无明显强化;I(MRS)左侧脑室体旁感兴趣区波谱示病变区氨基酸峰(NAA)减低,胆碱峰(CHO)明显升高,乳酸双峰可见升高。(MRA)右侧大脑前动脉起自前交通动脉,余未见异常
图2: 复查头部MRI(2018年7月24日)双侧额叶、颞叶皮质下及深部白质区、半卵圆中心、丘脑区、双侧齿状核见多发弥漫性异常信号影较入院时稍加重
图3: 复查头部MRI(2018年9月28日)双侧额顶颞枕叶皮质下白质、双侧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异常信号,较2018年7月23日MRI片比明显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