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豌豆是什么时候种的?

豌豆是什么时候种的?

上《诗经》里的作品《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文中解释到“薇:野豌豆苗”,底下一个同学低声问:“豌豆是什么时候种的啊?”问题一出,我扫了一眼教室,想起日前在学校门口马路外看到那青绿袅娜的豌豆苗,心里一笑,把问题抛了回去:“谁知道豌豆什么时候种?”春天,还是冬天?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

我瞧着眼前的学生,看着他们熟悉的脸孔,突然觉得很陌生。一个班57个学生,有近50个来自乡村,可怎么就不清楚呢?我想让问题轻松点,或许能引起他们心底的记忆:“谁知道豌豆是像豇豆一样藤蔓状的,还是如夜来香一样直立的作物?”学生你看我,我看你却是众说纷纭,“藤蔓”“直立”没有确定的答案。

我想起古代的某个贵族,看着灾民面黄肌瘦,奇怪的问群臣:“为何不吃肉糜?”也有今天的笑谈:“马铃薯是长在树上的。”看着葱郁的小麦赞叹:“好一片韭菜啊!”眼前的学生,来自于乡村,却不知道豌豆的种植时间,也不清楚豌豆苗的形状?

我记得童年少年的记忆里,经常跟随父母在山野劳作,春来采茶种豆插秧,夏季挖地除头遍草,秋时打豆割稻挑山芋,寒冬种油菜砍柴。一切庄稼的成长,都清晰了解的。

可如今的山村孩子呢?一切似乎都离他们远去了。当山村的土地包产到户,分家到人。人口的逐渐增长,土地不见增多,土地上长的经济作物价格却是难尽如人意。嗷嗷待哺的子女,年岁老去的家人,那微薄的收入难以养活一家人。外出打工,闯荡他乡,才能找到生活的方式。可是,政策使然,子女读书不能随迁,打工待遇不高,也没法租房团聚。

我不知道眼前的学生,他们的记忆里是什么?山野的农忙事件,离他们渐行渐远,故乡的风情,或许只是老屋与老人相看两不厌。这一切,又怎能怪罪于山村少年?社会的变化,他们生活的空间或许只能是这样,他们的生活空间山村印象或许只是那样吧?

孩童守着电视玩着手机吃着零食,打篮球玩桌球,在家里村里随意的打发时间,没有父母在身边,缺少真正能够管教的人。老人能保证孙辈不饿着冻着不出意外事故就是万幸,至于学业文化只听听之任之。留守儿童、托管中心,也就在山村开始滋生,蔓延。爷孙对面而坐,隔代教育导致家庭温暖的缺失,加之老人的年迈体弱,对村童的只能是宠着爱着,山上田里的事情也就不会让孩童去,是心疼,也是溺爱。那土地上的植物,不同农时不同庄稼,村童们又如何能知道?

生长乡村,是当今村童的不幸,我能做的,或许只能是引导他们,将来如何去面对生活。他们那些在江浙打工的父母,也鲜有电话来过问子女的学校。当孩子进了校园,一切也就是学校的事情,父母似乎只管在外赚子女的学费生活费,其他的关心与问候,真的很少。

期中考试已经过去,不到十分之一的家长关心过子女的成绩,是实实在在的事情。在考试之前,我敲打学生:你们是考进实验班的,最后一名年级115名,此次中考凡是退步到年级300名以后的,请家长到办公室配合教育。结果,有两三个家长打电话发信息,却杳无音讯,至今不见人影。身为老师,又怎能奈何?

学校承担不起沉重的教育,老师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想起乡村的疼痛,我又怎么能责怪眼前的学生不知道豌豆什么时候种?

当《爸爸去哪儿了》热播的时候,我们看着那些明星的孩子在乡村山野追寻快乐,而本土的孩子只能是在看着人家的快乐,而傻傻的快乐着他人的快乐。

城镇的学生,父母基本在身边,看着子女的学习成绩,问询着子女的爱好。及时的拐弯抹角的找朋友在文化课上给予查缺补漏,若是喜欢书画围棋舞蹈跆拳道,只要子女喜欢都可以每周接送,满足孩子的需要。山村的孩子,几乎什么都没,只有守着电视机乱摁遥控器,或者一个篮球疯玩。

当高中开学的时候,城镇的学生在讲台上大大方方介绍自己能力与特长的时候,很多来自山村的学生,只是结结巴巴的说:“我叫XXX,来自XX中学,希望跟大家交个朋友。”然后就慌慌张张地逃跑回座位,那份自信与胆识几乎难以看到。

豌豆是什么时候种的,或许并不是很重要,它也不会是一道生物高考题。可是,其中折射出的社会问题,却让人感慨嘘唏!

(0)

相关推荐

  • 豌豆苗-郑州日报数字报

    ♣ 张富国 阳春三月,一回暖,田野里翠绿的野豌豆,柔曼地吐丝拔节.指甲片大小的叶子,排列整齐,迎接星星点点紫花的检阅.这些花儿,镶嵌在纤细的茎条上.绿叶间:花蕾两朵并生,极像古代美女腰间的三角荷包.盛 ...

  • 油来油往(176)

    (自画自油:豆苗图) (2018年3月4日  周日) 首阳山上曾采薇, 黄州东坡思乡味. 格物穷理涵素心, 冬雪已过春雨菲. (早上打油,一起加油.中国历史上,有桩著名故事,叫首阳采薇.说的是孤竹君的 ...

  • 雷树谖:旋黄旋割,胀包豆角

    旋黄旋割,胀包豆角 雷树谖 "旋黄旋割"是一种鸟的叫声,也是它的名字.<山海经>里很多鸟兽都是"其鸣自叫",唐诗里也说"禽言常自呼&quo ...

  • 《诗经·采薇》里面的“薇”,不仅好吃,还是一味草药!【一点资讯】

    <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

  • 教育叙事:三种新课导入方法

    著名作家孙犁的美文<黄鹂>,是入选高一语文新教材中的一篇文章.三位老师在上这一节课的时候,采用了不同的导入方法: 教师甲: 师:(出示一张黄鹂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只 ...

  • “棍棒教育”最不适合这两种孩子,如果你家孩子是,就该停手了

    有很多家长相信棍棒教育能够把孩子培养成才,于是,一旦有教育问题出现,就会选择对孩子大加打骂.但是事实上严苛的棍棒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引导来说,其起到的影响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当父母一味地依靠棍棒教育来教育 ...

  • 资深班主任教育叙事:爱的力量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经在班主任这个岗位上工作了十二年了.回顾这么多年的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太多.人民教师这一职业是非常辛苦的,尤其是班主任,不仅担负着教学工作,更担负着管理全班同学的重担.而我认为班 ...

  • 班主任教育叙事:“爱”铸教育,“励”字先行

    怀着一颗爱心,处处留意,扶起孩子的自信之心.轻声一句鼓励,随时赞赏,树立学生进取之路.学生最大的幸福是获取老师同学的赞赏:老师最大的幸福就是学生在自己的眼前成人成才.老师的爱心铸教育,以鼓励先行施予学 ...

  • 【教育叙事】给学生一个台阶下

    眼看还有半月就毕业了,成绩出色的高中却跟我谈起想辍学去深圳闯荡,原因是现在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不如趁早打工挣钱实惠. 在我反复规劝下,高中答应安心迎考.然而,坚持不到几天,还是松懈起来. 这节数学课上 ...

  • 教育孩子少“揭短”,三种后果对父母和娃都不好,请做到嘴下留情

    常言道: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古话虽然说得好,但照样做的人却很少,特别是父母总喜欢当着外人数落孩子,恨不得让人人都知道他的缺点,有的父母甚至把揭短作为一种习惯. 其中,并不完全是因为谦虚的原因,而是 ...

  • 【教育杂谈】期待另一种《银河补习班》

    前天带着女儿和儿子去看了<银河补习班>,这部讲述在当代教育环境下的父子关系主题的电影,让我们特别感兴趣,也许我们可以学学人家老爸和儿子怎么相处的,于是在老公一贯太忙的情况下,我带着俩孩子去 ...

  • 因材施教既是一种教育理想,也是一种教育原则 智能时代当如此开启因材施教

    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定制出符合其特点的学习发展路径,既是一种教育理想,也是一种教育原则. 虽然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助力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但是目前大多数教育人工智能产品还处于初级发展 ...

  • 安徽阜南: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肥光小学曾春萍教育叙事

    2021年6月2日整理 我不是诗人,无法用漂亮的诗句来赞美教师;也不是歌手,没有动听的歌喉来讴歌教师.然而,我要无比骄傲.无比自豪地喊出--我是教师. 首先我想说说我的教学成长历程.因为不是数学科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