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六)
这是从其他文章中看到的病例,原文摘录如下:
雷某,4岁,主诉腹泻一周余,患儿一周前因双目红赤,在他医处服清热泻火药后出现腹泻,大便泻下白色粘液中夹杂数枚如算盘珠般硬便,日4-5次,伴咳嗽,干呕,面色暗,小便可,舌质红淡,苔白厚腻,脉缓滑。患儿素体虚寒,妄用寒凉,以致脾胃阳气受损,浊阴下迫而致腹泻。《伤寒论》曰:“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处方吴茱萸汤:
吴茱萸8g(洗),党参9g,生姜15g,大枣3个切为引。
上方服两剂,腹泻消失,病告痊愈!
假如是我们自己诊断,该用什么方,吴茱萸汤是不是正确的疗法呢?
不谦真人看到这个病例时,第一感觉就是要用生姜泻心汤。
双目红赤是少阳中风,病初可以用柴胡桂枝汤治之。
病人服用清热泻火药后腹泻,是因为心气有余而从小肠泻之,故脉滑。
咳嗽干呕者,阳明伤寒。
故考虑可以用生姜泻心汤治之。
《伤寒论》: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生姜四两,切,甘草三两,炙,人参三两,干姜一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洗,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 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干噫食臭,雷鸣下利,与上述病人之病症完全吻合,足见医学先圣之智,无与伦比。
读者可以自己去理解生姜泻心汤之意,每一味药物的配伍皆是合于医理病理,若不能知,那就是未入中医之门。
有些人也许能把《伤寒论》倒背如流,如能背诵《伤寒论》,自然是好事,但不等于学会了。什么是学会了呢?病症,病理,药理,医理能融会贯通,那么才算是略知一二,否则一二都不能知。
又《伤寒论》: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若治之不当而吐下,则悸而惊,不可不知。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