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窖,农耕时代的“地下粮仓”

文 | 李焱

对于绝大部分的90后来说,提起红薯,脱口而出的,应该是路旁刚出炉的既透又酥、如糖似蜜、又糯又软的烤红薯,但是,如果提起红薯窖,恐怕都不知道为何物了?只有上了岁数的人,才知道它是农耕时代家家户户必备的“地下粮仓”,它的作用大着呢。

红薯窖,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民以食为天。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部与饥饿作斗争的历史。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豫西南地区和全国各地一样,粮食也是异常短缺,靠耕种玉米、小麦为生的农民,在完成国家公粮征购之后,余粮所剩无几,只好赖以“瓜菜代”、“杂粮补”填饱肚子。红薯(亦称番薯、甘薯、地瓜等)具有无地不宜、无需上肥、不易生虫等适应性强和产量高(一般亩产1000公斤)等优点,被生产队和农民纷纷选用种植,成为了庄户人大半年的主粮,离了红薯,人们就要挨饿,“红薯面,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南瓜饭,红薯饭,饿死不算庄稼汉”等顺口溜就是人们把它当作“度命粮”的真实写照。

红薯好吃,然而,在生物学分类上,它属于块根,水分含量较大,既怕受风受寒,又怕挨热,并且,作为去秋今春的主粮,需要过冬,存放期忒长,很容易生“冻疮”。聪慧的先人们想出了挖地窖的储藏办法,既简便实用,保鲜效果又好,既可以存放红薯,还可以存放萝卜、白菜等,由于存放红薯较多,被人们称作“红薯窖”。

红薯窖,像一眼井那样,是从地面挖开,向下挖的一个圆圆的直筒子;窖口用砖石砌成,直径五、六十公分左右,恰好可以容一个成年人进入上下;窖口较小,为了利于聚气,下面逐渐阔大;深度一般为两米多,具体视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确保红薯不腐烂而定;窖内两侧挖有存放红薯高能蹲着,长能躺下一个人的椭圆形窖体(大小由盛放红薯多少决定);窖壁上挖有上下用于脚蹬的坑窝。

红薯窖的选址非常关键。或在房前或在屋后的空旷地带,院落大的也可以选在院内;所选地点地势要高,禁选低洼处,防止积水和潮湿;土质忌讳松软,力求土层瓷实,确保可用时间长,尽量避开地面以下有坚石之处,致使挖掘受阻。

挖一个窖藏1500公斤左右的红薯窖,需要挖土且运送土量较大,工期至少两天,还需要大人与小孩互相配合。挖红薯窖需用短把儿钢锨作为主要工具。要先挖一个直径五、六十公分的圆窝,掏下去一定深度后,才开始在对应的两边往侧面分别挖一个圆弧形的坑。

在挖掘的过程中,大人们负责往下挖,孩子们用一个小箩筐往上面系土,到了挖两侧的弧形洞之时,大人的腿脚就难以伸展了,就适宜借助小孩子小巧的身躯蜷缩着继续进行。据情在对应的窖壁上挖几个脚窝,要左右对称着上下错开,便于上下时脚踩手抓。

地窖挖好后,要在窑壁上挖个可供摆放蜡烛或煤油灯的小灯窑,便于摆放红薯和取红薯时照明用。还要把窖口往上封几层土,再用砖垒两圈,使窖口高于周围地面,以免下雨雪时往里面进水,预防红薯遇水发霉坏掉。再就是要在窖口盖上盖子,既可以保温,还可以防止人畜不慎掉入遭险,以生产队废弃的石磨盘作为窖盖为佳,因为其中间的一个圆洞,能够使窖里的红薯换气。打在户外的红薯窖还需要采取防盗措施——窖口要上锁。

在存放红薯之前,把红薯窖里的杂物清理一遍是必须的,农人称之为“淘红薯窖”。一般而言,在清明前后,红薯就吃完了,经过夏、秋两季,里面难免要掉进去一些尘土、杂物需要清理。但是,在淘红薯窖之前,一定要注意安全。因为,封闭许久的红薯窖里面势必缺氧,如果贸然进入,极易致人窒息。因此,要在下窖前,至少提前两天打开红薯窖盖,让其换换气。然后,最好再点一盏油灯放下去验试一下,假如油灯灭了,说明下面仍然缺氧,假如油灯一直亮着,就可以下去清理了。

乡邻们常常称呼坏得很的人为“跟坏红薯一样”,意谓其坏得可能带坏一群人。的确,红薯比较娇嫩,坏死的部分,还会蔓延,一旦一个坏了,整个窖的红薯都要遭殃。因此,在没有研发出预防红薯病变的多菌灵的那些年,在红薯下窖前,要倒上水饮一饮,还必须进行精挑细选,严禁破皮损伤、虫蛀的红薯下窖。并且,在下窖摆放和平时捡拾的时候,均要小心翼翼、轻拿轻放。

吃红薯的时候需要下窖去取,取红薯的任务,就是小孩子的事了。由于窖口较小,适合小孩子上下。对于稍大的孩子,沿着窖壁的坑窝下去即可。如果年龄较小,就需要老少协作了。大人们在上面把一根柔软且结实的绳子系在小孩子胳窝下,然后,大人提着绳子慢慢往窖内送。因为窖里光线不好,比较憋闷,且窖温较高,所以,不能久呆,匆忙中摸索几个红薯放进篮子里。大人先把篮子系上去,然后,小孩子再来到洞口,伸手再让大人拉上去。

高手在民间。先人们创设的这种红薯储藏手段,冬暖夏凉,无光无风,绿色环保,节约能源,的确实用有效:一个挖得好的红薯窖,可以使用好多年,甚至几代人;如果红薯地窖挖得好,保存得当,甚至到了来年麦熟,红薯依然甜味儿不变、汁水充足。由于红薯窖建在地下,被称作“地下粮仓”,也被称作“天然的恒温保鲜储藏室”。

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特别是随着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推进,到九十年代末,红薯就不再作为主粮了,只是人们偶尔改改口味,尝尝新鲜的“调剂品”了,这种原始的储藏方式也被大型冷藏库和现代化的保鲜技术所取代,那口陪伴老一代人一个又一个漫长而又寒冷冬天的一排溜红薯窖也失去了相应的作用,逐步退出了农村的历史舞台。

壹点号山东创作中心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0)

相关推荐

  • (关于蚂蚁)泥下的消息( 散文选刊·下半月)(魏群夫)

    2020-12-07 06:15:19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0年11期 魏群夫 几乎每家农户都有一口地窖,这是我在乡下行走时看到的情形.屋内的火笼旁,或屋外背风向阳的偏僻处,都隐藏着这样一口口深不 ...

  • 地瓜里藏着我们闪光的年华

    地瓜啊,地瓜, 从地瓜芽到地瓜, 从地瓜到地瓜芽, 载着大自然的春秋冬夏, 藏着我们闪光的年华. 春天, 乡亲们会从自家深深的地窖里, 拿出准备发芽的地瓜, 那是上一年, 秋收时留下的地瓜种. 那是怎 ...

  • 窖字

    形声字.穴表意,古文形体像山洞,表示地窖如地洞:告表声,告是造的省文,表示窖是挖地造成的地洞.本义是地窖.

  • 时代记忆-红薯窖

    父亲不吃红薯,单位里与父亲同龄的老王叔叔也是,他们俩有一个共同特点,提起吃红薯胃里就开始泛酸水.不论烤的再"焦香",也不管你是红瓤.白瓤.他们俩是我身边不吃红薯的典型代表,相反比他 ...

  • 红苕窖情结

    一 红苕长相拙朴,土里土气,其貌不扬,千百年来,它是我们家乡人维持生计繁衍生息的主食.农村长大的孩子,大都对红苕怀有特殊的感情,经历过困难时期的先辈们,更是视红苕为救命恩人. 红苕"身份低微 ...

  • 怀念老家浍沟“白芋”的味道

    那些年红薯的味道 文/张振亚 超市里买了几个红薯,煮熟后看着小孩子吃的挺香,想起N年前小时候的情景,红薯,在俺老家俗称"白芋",作为一种美食,可以从庄稼地里直接挖出来生吃,也可以煮 ...

  • 红薯怎么保存,多少温度最好?

    以前保存红薯非常方便,在农村的话都是有地窖的,收了红薯以后当季吃不着的,直接把它放在地窖,到第二年春天还能吃,非常方便. 但是现在一般都在城里住的楼房很难找到地窖了,所以保存红薯也需要一些特别的方法. ...

  • 红薯储存不用放地窖了,这个方法保存半年不烂,而且越放越甜

    红薯储存不用放地窖了,这个方法保存半年不烂,而且越放越甜

  • “农耕时代的记忆”——摄影家苏全忠先生《麦收时节》

    本组图片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苏全忠先生拍摄 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期,苏全忠先生带着尼康FM2/135单反相机,用柯达彩色胶片记录了一些反映当年社会风貌和群众生产生活的真实场景. 潇洒自然的劳作 ...

  • 原神:稻妻爆料资讯汇总,雷神像不再提升体力,家园开启农耕时代

    派蒙:耶嘿?命之座不是商店卖的么,整这一出是啥意思. 冻梨:这波叫做神像的躺平,反正你也得供奉~ 相信大家都已经知晓,下版本1.7将开启稻妻,按照前方发来的消息:稻妻将有两项收集类的玩法,供奉雷神的七 ...

  • 回忆童年:他用这方法也没有探测红薯窖有多深,却悟出了一个道理

    记忆中的故事 文/杨利堂 我常怀念幼时的玩耍,依然童趣,在我家门前不远处有一个庙上场,三面陡峭,只有西北角有一个坡能绕上去.上去后很平坦,面积也很大,场东边有座庙,也不知多少年了,祖辈也说不清楚,我想 ...

  • 大型红薯窖出货场景,河南息县红薯种植基地…

    大型红薯窖出货场景,河南息县红薯种植基地…

  • 【窖】赌文展播 丹凤晒晒☆ 红薯窖

    红薯窖丹凤晒晒 是在夏日的一个夜晚.我们一家子人坐在月下吃饭,乘凉.母亲提起了话头说,现在搬到新房子了,有一个问题要早些解决.我穿着短裤,光着黑乎乎的肩膀说,社会主义就在眼前了,新房子都住上了,还有啥 ...

  • 【窖】赌文展播 芳草地☆红薯窖

    红薯窖作者芳草地 前言 得知我喜爱的淮安文学坊要赌文,欣喜点开,竟然是以<窖>为题.一个窖字,就让我泪雨滂沱,往事历历在目-- 记得那年,父亲为了让我们冬天能吃到新鲜的红薯,他在我家的院子 ...

  • 中村梅岔有个潘婆婆,坐在红薯窖上纺线,巧妙救下李先念

           秦  楚 书  社 专注秦楚民俗文化 关注 沿着曲曲折折的中村捷峪沟河一路北上,行十五六里路,远远就可以看到一道山梁软软地拖下来,延伸到河滩里,这座山梁后的大山叫做凤凰山,延伸出来的山梁 ...

  • 为何人口数量多在农耕时代会成为负担?

    李俊 一直以来,人们在人口方面争议一个问题,就是人口数量少有利致富,还是人口数量多.在农耕时代,人口数量多可能是一种负担,但是到了工业社会,却成为一种红利,所以不能离开具体约束条件而泛泛讨论. 农耕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