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动”征文】巴山​ ‖ 越过严冬就是春 ——2020年“隔离”防疫漫笔(三)

征文启事:见《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关于“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动”的征稿启事
特别提示:征文应为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严禁抄袭剽窃,文责自负同时,请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他公众平台发过的文章。
审核通过后的作品,均在四川省情网“‘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动’征文展示”专栏及“方志四川”头条号发布(关注“方志四川”头条号即可查看)。因微信平台文章发布数量所限(每天最多发布8篇文章),择部分征文作品在“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微信公众号、人民号、澎湃号、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发布;择优在《巴蜀史志》杂志发表,并收入正在编纂的《四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录》一书。
越过严冬就是春

——2020年“隔离”防疫漫笔

巴 山

5

“鼠疫的到来,就像一种巨大的地震引发了骚动,引起了民众的恐慌,随着死亡人数的与日俱增,政府不得不封闭了整个城市以防瘟疫的扩散,使得奥兰城的人们面临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灾难。鼠疫使得这个城市所有的人深陷囹圄,不管以前是否相识;不论你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市民;外来者抑或本地人,都无法逃离这座小城……”

大年初八,我又翻出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鼠疫》来看。虽然以前读过,但从没今天这样感同身受。今天的武汉不就是当年的奥兰吗?

离武汉几千里之外的我尚且如此惊慌不安,那些身居武汉城里的人呢?直到这时,我才猛然惊觉,因为自己的慌乱,竟然忘了身在武汉的那些朋友。在武汉,我有很多的文朋诗友,还有一些编辑朋友,他们的情况怎么样呢?

我立马合上书页,拿起手机一一拨打他们的号码,竟有一多半打不通;有几个打通了没人接,接了电话的虽说暂未出现什么状况,但明显感觉得到对方心情的沉重和焦虑。一位编辑朋友说,她本人倒没出现异常,但家里已有两个感染病人了……听到这里,我竟一时不知说什么好,过了好一阵子,才说出一句“好好保重”之类的套话。另有一文友说,武汉城内的情势是外面人根本没法想象的。

是的,我相信,这些天武汉城内人的处境和心态,不是我能想象的。中国自古有“处变不惊”一说,但真正处于病毒围攻的险境中,谁又能做到不怕不惊不慌呢?

又何止我那几个朋友,封在武汉城内的有900万之众啊,而且感染者已是成千上万了,那种气氛肯定不会比《鼠疫》中描绘的好多少。我突然想起几句古诗来:“天台立本情无隔,一树花开两地芳。” “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五湖四海都是兄弟,无论在何处相逢都该亲密,更何况四川、湖北本是近在咫尺的邻居呢,我们都是“同衣”“同袍”的兄弟姐妹啊。

此时此刻,虽然我们的身体都隔离在一个个封闭的单元格里,但我们的血脉是永远阻隔不断的,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虽然我直接帮不了他们什么,但在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时期,我如何能做到不牵肠挂肚呢?就像白乐天的诗中所言:“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6

面对每天都在攀升的疫情数据,网友们纷纷支招:“躺着不动,就是支援抗疫,就是为国家作贡献。”至少于我,仅止于此还远远不够,我更应借此机会学习和反思一些什么。

以前,虽然对“病毒”一词并不陌生,什么病毒感冒、抗病毒冲剂,我也时常与它们纠缠不休,却从未去深究过病毒到底是什么,更没想象过还有新冠肺炎这类令人恐怖的病毒。趁在家“隔离”的机会,我何不好好地补上这一课呢?增长见识之余,不更有利于我们科学防控吗?

通过查阅资料,我第一次知道,病毒的历史和人类一样古老,人类和病毒的战斗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只不过都在我们体内,我们无从感知,而人体的免疫系统早就习以为常。一般病毒在传播过程中,毒性会逐渐减弱,只有那些从野生动物突然转移到人体上的病毒才会带来暴发性危险。据说,明朝末年,北方大旱造成大面积饥荒,百姓们饥不择食去捉老鼠吃;而因饥荒无处觅食的老鼠体质变弱,自身携带的病菌较平时增多;加上当时天气大旱,鼠洞里温度升高,鼠疫杆菌大量繁殖。鼠疫病毒就此暴发,仅1644年北京就有30%的人丧生。史料记载,我国古代平均每6年就要面对1次大规模的疫病威胁。193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救荒史》,作者邓拓根据史籍记载统计出我国古代各时期发生重大疫情的大概数目是:秦汉13次,魏晋17次,隋唐17次,两宋32次,元代20次,明代64次,清代74次。

汉末建安二十二年(217),江淮地区发生了一次重大疫情。曹植在《说疫气》一文中描述了这场灾难:“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历史上著名的“建安七子”,其中5人死于这场瘟疫,而另外两位在此之前就已经故去。可以说,这场大疫在夺走无数人生命之余,也重创了当时的建安文坛。

那么,古人对传染疫情是如何防控的呢?许多典籍表明,是隔离,而且是迅速隔离。相传,孔夫子的得意门生冉耕,有一天患上传染病,孔子前去探视,到地方后,孔子只是隔着窗户跟学生说了会儿话就走了。其实,这并不是孔夫子敷衍了事,而是懂得防疫。

因此,疫情隔离防控自古有之,而且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据《汉书·平帝纪》记载:“元始二年,旱蝗,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而到了南北朝时期,则已成为制度。萧齐时,太子长懋等人曾设立专门的病人隔离机构,名为六疾馆,以隔离收治患病之人。晋朝时就有记载说,当朝臣家染上时疫,只要有3人以上被感染时,即使没有被染上的人,百日之内也不得入宫。在近代,也就是110年前,东北鼠疫暴民,伍连德医生采取对哈尔滨“封城”的隔离办法,才最终拯救了东北百姓;也在这时,伍连德发明了“伍氏口罩”,也是中国诞生的第一只口罩。

由此,我算彻底理解了专家和政府为何要将武汉封城,为何要让大家居家隔离,为何出门要戴口罩了。鉴于疫情势态的发展,正月初十这天,我们小城对各小区也采取了封闭管理,每个小区每天都有专人值守,不允许人们随意进出,然而总有个别人不予理解,更有甚者,还要逾矩而行之。对此,我不能不说,这些人真是无知无畏到家了。看到执勤者天寒地冻地值守在室外,我们不体谅也罢了,但这是为了你和你家人的安全健康啊。

那天,我还从一个资料上得知,无论SARS、埃博拉疫情和H1N1、H7N9禽流感,还是艾滋病毒等,都与野生动物密切相关。据说,中美洲的热带雨林中蕴藏着地球上的大多数动植物,而所有的活物都会携带病毒,这雨林也因此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病毒库。尽管如此,还是没能挡住那些贪婪的冒险家、文物大盗、淘金者、毒品走私犯、商人,甚至还包括一些地质学家、考古学家的脚步。正是这些人在庆祝收获之时,却没想到会将“猴神诅咒”也带到人间。这“猴神诅咒”,就是一种非常少见却又厉害的流行病。

我们目前遭遇的这场新冠病毒,不正是从野生动物传染来的吗?所以才导致了如今这样惨痛的后果。

茫茫大自然,人,不过极其渺小者之一。倘若我们自以为强大,丧失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总想以征服者的姿态任意荼毒其它生灵,肆意破坏生态环境,我们就已经注定要为此而付出惨痛的代价。刚从手机上得到消息,就在2020开年之初,除我国的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外,世界其他各地也都灾难频发:澳洲山火肆虐,近10亿动物受影响;美国乙型流感大规模暴发,至少已有1900万人感染;而非洲正经历25年来最严重的蝗灾,3600亿只蝗虫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这一切,难道不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和极度警醒吗?

(未完待续)

【方志四川·“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动”征文】巴山 ‖ 越过严冬就是春——2020年“隔离”防疫漫笔(一)
【方志四川·“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动”征文】巴山 ‖ 越过严冬就是春——2020年“隔离”防疫漫笔(二)
作者简介
巴山,本名彭明凯,文学学士,梁斌小说奖、孙犁散文奖获得者,《读者》《百花园》杂志签约作家,巴山文学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在国内多家报刊开设专栏,在海内外报刊发表各类文学200多万字。出版诗集《爱河泛舟》,散文随笔集《五味人生》《拷问世界》《竹海梦天堂》《迈向成功的路》,小说集《滴水看海》《悠悠情思悠悠恨》《你是我的影子》《你的秘密我知道》等文学专集。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