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载中最愚蠢的五大名将,第一名遗臭万年,当知无愧!

三国,一段乱世争雄、兵荒马乱的历史,在这样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有人敬重刘备的礼贤下士,有人崇拜曹操的乱世枭雄,有人佩服关羽的义薄云天。
说起三国,人们总是能有“乱世出英雄”,“煮酒论英雄”等群雄印象,的确,三国时名将辈出,名垂青史者有之,声名狼藉者亦有之,在群雄争霸的角逐中,我们发现了很多乱世英雄做了愚蠢之事,导致最终遗憾终生。
五、夏侯渊
夏侯渊,三国名将,连破四王,威震羌胡,虎步关右,救过少年时曹操的命。
官渡之战时为曹操督运粮草,乃曹魏第一代名将,后曹操拜其为征西将军,封博昌亭侯共八百户,镇守关中。
曹操少年时“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的理想,竟然在夏侯渊身上实现了。
建安二十三年,时值夏侯渊军事生涯巅峰,这一年刘备军至阳平关,夏侯渊率张颌、徐晃等将与其相拒,合理安排诸将才智,成功拖了刘备一年多。
第二年正月,刘备派人夜里烧毁夏侯渊所在城池的南门鹿角,夏侯渊因担心鹿角被毁降低城池的防御能力,带人匆匆赶往南门,此时南门无战事,夏侯渊便想要偷偷出城修补鹿角。
岂料这都是刘备的计策,夏侯渊出门修补鹿角时,刘备派黄忠突击,夏侯渊此时本来兵力就少,再加上被突然袭击,便被黄忠斩杀,导致汉中丢失。
夏侯渊作战勇猛,性格刚烈,但是,在计谋上却有些欠缺。曹操曾告诫他:“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
最后英雄还是死在了战场。曹操也感叹道:“身为督帅尚且不应该亲自作战,更何况是去修补鹿角!”可见夏侯渊的做法,的确有些愚蠢!
四、张飞
三国时的张飞,是个有勇有谋的将领,跟随刘备南征北战,他赏识英雄,脾气暴躁。
常常行非常人事,他撞见了一十三四岁的女孩独自外出打柴,心中喜欢,便直接掳走,娶为正妻。
建安十三年,曹操挥师南下,刘备逃至长坂坡,节节败退,只得率诸葛亮、张飞等人逃走,张飞负责断后,张飞率二十余骑立于当阳桥上,据水断桥,对曹军喊战,曹军惧之,刘备得以获安。
建安十八年,张飞攻破严颜的坚守,占领江州,生擒严颜,张飞怒斥严颜不但不投降还与他大战,严颜回道我们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张飞大怒,欲斩首之,严颜面不改色,严颜的豪气感动了张飞,不但将其释放,反而引其为上宾。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义薄云天、疾恶如仇的张飞,他惜英雄爱英雄,却对跟随自己的士兵很是严厉,军中只要有过失的士兵便被鞭打,甚至常有士兵被鞭打致死。
刘备得知后告诫他,你这样残酷的对他们,还让他们跟随你,迟早要被祸害的。
果然,刘备伐吴时,张飞奉命前往回合,还未出兵,便被部下谋杀,并取其首级投靠东吴。
张飞之所为,实在是愚蠢。
三、吕布
吕布,以勇武闻名,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是那个时代活着的战神。
吕布出身低贱,是凭着自身的勇武非凡,才得到了官府的录取,后被丁原赏识收为己用。
后来丁原率军试图与董卓争夺时,被董卓击败,吕布被唆使杀了丁原归附于董卓,并与董卓誓为父子,不久董卓提拔他为中郎将,封都亭侯。
后又与董卓貌合神离,被司徒王允教唆合谋刺杀董卓,后被董卓的旧部李傕等击败,转而投奔袁绍。
兴平元年,吕布因自持有功,而时常向袁绍要求增兵,并放纵自己的部下时时抢掠,袁绍疑恨在心,悄悄命人用计杀害他。
幸好吕布察觉及时,逃到河内,与张扬联合起来,途径陈留时,在陈宫和张邈的迎接下,占据濮阳,兖州所属郡县一同响应。
兴平二年,曹操收复兖州各城,击败吕布,吕布转而投奔刘备。后又袭取刘备徐州,自称徐州牧。
后来袁术想要联合吕布,便提出与吕布联姻,吕布听信他人话语又加上自身心胸狭隘,不但拒绝了袁术的请求,还辱杀派来的使者。
后来曹操亲自率兵攻打吕布,吕布欲投降,陈宫等人极力反对,并向吕布献上取胜计策,吕布却听信妇人之言,本身性格又狭隘多疑,军中诸将又各自猜疑,上下离心,后来被曹操俘虏并处死。
吕布本身有勇无谋,处事反复无常,目光短浅,最后导致了自己的失败,也是愚蠢至极。
二、袁绍
袁绍,出身于东汉后期权倾天下的名门“汝南袁氏”,生得英俊神武,深得长辈喜爱。资质出众,不到20岁就已出任濮阳县长,名声极好。
东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宦官专政愈演愈烈,袁绍暗中结交党人和侠义之士,结成一个反宦官专政的政治联盟,后来佯称奉诏诛杀宦官。
后来与奸臣董卓对立,在山东起兵,势力逐渐壮大,被推为关东联军首领。后用计割据冀州,听取沮授之言夺取青、并二州,但是他没有听取沮授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建议。
建安四年,在易京之战中击败公孙瓒,得到幽州,至此统一河北,实力达到巅峰状态。
此时沮授再一次建议袁绍夺取许都,奉迎天子,袁绍还是拒绝了,就此错失良机,后又不听田丰计策,激进用兵,导致官渡之战惨败。
袁绍宠爱后妻之子袁尚,不顾沮授劝阻,让几个儿子各守一州,袁绍死后,几个儿子勾心斗角,后被曹操各个击破,至此袁绍的势力不复存在。
袁绍有谋略却不坚定,有良才却不听劝告,刚愎自用,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可以说是非常愚蠢了。
一、曹爽
曹爽,三国曹魏宗室,大司马曹真之子。年少时谨慎持重,深得当时还是太子的曹叡喜爱。
曹叡继位后,任其为散骑侍郎,又转任武卫将军。后曹叡病重,封其为大将军,假以节钺,处理军国大事,与宣王司马懿共为托孤大臣辅佐少帝。
齐王继位后,又被加为侍中,改封武安侯。此时曹爽的位高权重,开始任用私人,中饱私囊,专权乱政,一意孤行,垄断朝中大权,成为人人嫉恨的权臣。
嘉平元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战,桓范劝曹爽挟天子到许昌,发文书征调天下兵马勤王。
曹爽未听其建议,反而谴人去探司马懿口风,司马懿趁机说曹爽应当早日服罪,朝廷只是免他官职而已,并以洛水为誓。
曹爽相信了司马懿所说,不顾桓范等极力劝说,还是放弃了抵抗,请皇上下诏免除自己的官职。
免职后一回府,司马懿便加紧监视,不多久,司马懿便以谋反罪名诛杀曹爽及其党羽,并屠灭三族。
至此,曹爽的一意孤行、优柔寡断,愚蠢的断送了曹氏皇权。说是第一愚蠢,也当之无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