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3教学手记——一句话呈现出写作者的精神品格

我反复阐明,写作不是技巧活而是心灵诗,每个人都无法遮掩自己的内心世界,而语文的价值就是要让学习者通过文字的表达反观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品位、人格修养,这就是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根本之处。
请看下面的练习,要求为下面的写作练习写一句话观点。
《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是现实世界里确实存在“扶不扶”的争论及“农夫与蛇的故事”,即将走入社会生活的你,请给自己写句人生格言,并用不少于800字的篇幅阐释这句格言的内涵。
从同学们写出的一句话观点看,他们的思想境界、精神品格还是有非常鲜明的区别的。
思维深入型
陈沁悦
崇尚时代特征下的美德是我们应当具备的,因经验主义被激发出的戒备心理在不断引发失望和彷徨之际已间接走向末路,而我们顺应人性发展潮流,积极投入兼具个人和时代特征兼备的个性建设中。
格言:落实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的幸福追求中,保持冷静,继续前行。
王益江
问心而无愧,此乃圣人。有愧而不自知,此乃无耻。有愧而省之,此乃吾之所向。
汤雨心
全然的了解便是全然的宽恕(内涵:通过主观了解与思考区分辨别善恶事件并对其做出以道德法律为标准的合适的积极主动的行为)
张琪
始终坚信真相的利刃经过时间的打磨最终都能够割断绑架道德的绳。
刘弘泰
做“正确”,才会有“正确”,不被错误舆论误导,才能有“正确“的风气,相信“正确”会有正义庇护。
这几位同学都表现出了鲜明思维特色,力主用深度的思维去表达深刻的思想。陈沁悦同学把材料放到时代背景之下思考,思维视野广阔。王益江同学在一个思维方向上不断深入,体现了思维的深入过程。
不过,这些同学还存在一个共同的不足,即,材料的内容指向是鲜明的,即对助人的态度表达,而两位同学都未涉及“帮”与“不帮”“扶”与“不扶”的观点。如若能在他的思辨中明晰这一内容指向,则更契合题意,不然,有远离话题之弊。比如,王益江同学的若改为“为人问心而无愧,此乃圣人。对己有愧而不自知,此乃无耻。有愧于人而省之,此乃吾之所向”,我想,可能更好些。
态度明朗型
陈泽同
无论会不会被扶起的老人讹诈,我都会去扶。他讹诈是他对自己恶念的纵容,我扶起的是自己的善良、责任与信任以及一份能够让我保持清醒的初心。
唐铁峰
人生格言:以心付心
观点:所有的争论,都没有离开利益二字。逐利是人性的必然,但是以利为主则是人心的过失,以心付心,便是要剥开遮挡人心的利益外衣,不将目光局限于己身,而是放眼未来,着眼全人类。
施博文
即使在社会上有险恶的人心,但善意是来源于自己的,在晨曦来临之前,必须有人照亮黑暗。
万心羽
被歪风邪气的猖獗扼住喉咙;被胆小懦弱的性格捆住双脚;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放下双手。人人都一样,需要挺身而出的勇气;人人都平凡,需要做平凡中的不平凡的勇敢;人人都普通,需要选择时的执着与自信。若歪风邪气猖獗却选择沉默,看似明哲保身,恰足自遗其咎。
张圆圆
作恶的人心不该暗淡人性的光辉。
一是作恶的人心不该成为精神恐吓,二是人性的光辉当成为社会主要面。
邵嘉乐
不惧鬼蜮伎俩,争为推己及人。
李明瑞
观点:人性的光辉是耀眼的,不会因社会的冷漠而黯淡。(世界吻我以痛,我却报之以歌)
以上诸位同学的观点表达,态度鲜明,语锋锐利,字里行间显示出磊落大气的品格,既显示了优秀的品德修养,又展示了优美的文字功力。泽同同学的文字里表达出的是愤然前行的果决与勇气,对恶行的不屑与正义的张扬;博文的“在晨曦来临之前,必须有人照亮黑暗”带有青春年少的诗意美;万心羽同学在铿锵有力的排比中,表达出对丑恶现象的评击及对美好善行的提倡。等等,这些同学的观点展现了他们正确高尚的人生观,值得学习。
佛系伦理型
朱子涵
格言:心存美好,则无可恼之事;心存善良,则无可恨之人;心若简单,世间纷扰皆成空。
陈睿
世界对待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公平的,善有恶报,恶有善报也是公平的,既然如此就不要在帮助他人前多虑,因为即使像农夫一样被蛇反咬一口也是冥冥之间的天意。
唐悦
做任何事,都会沾上因果,不论善恶。痛楚是磨练意志的良药,是内心升华改造的历练。所谓良药苦口。
“蛇”在应劫,需要时间来磨砺内心。农夫却帮他躲过劫难,给他幸福,将他人之劫渡到自身。善恶到头终有报,因果轮回莫强求。
这类同学的观点沿用了社会上的一些说法,甚至把佛教思想当作理论指导,用因果报应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看似通明大度,实则不当。因为,作为一个当代中学生,应该站在现代社会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须体现出现代文明背景下中学生对人类社会的更深入的思考能力。
其他同学的不再一一列举分析,对于这次作业的整体评价是,大部分同学能针对材料提出自己的做人原则,但大多数同学还未能体现出把阅读成果转化成思想表达的能力。比如,暑假里阅读了刘擎的《西方现代思想讲义》,如果联系到刘擎教授在分析现代社会人的一些特征,则会让思考更具有创造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什么到了二十一世纪的当下,竟然会出现“扶不扶”的疑虑呢,这与人性的哪些变化有关?尼采的“奴隶道德”与“主人道德”,后真相时代的“视角主义”;萨特的“公共知识分子”观,对己的自由与对人的“积极行动”等等,都与这个话题有关,都可以启发我们有更多更深刻的思想产生。
可惜,很多同学并未把它置入自己思想的子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