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有三不灸你知道吗?艾灸的这些禁忌你要懂!

时常在群聊中发现很多朋友喜欢艾灸,但他们又对艾灸的一些情况知之甚少,于是写下此文,以纠认识之偏。

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据传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从有文字记载起已传承几千年历史,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养生治病手法。艾灸是通过艾绒燃烧产生的温热对人体穴位或病灶进行热灸,以此促进气血循环来达到治疗作用。

灸法选用艾条作为燃烧物,这在长期治疗实践中根据疗效和副作用筛选的结果。《黄帝虾蟆经》已载有松、柏、竹、橘、榆、帜、桑、枣等八木不宜作为灸火之说,因为其对人体有所伤害,所以逐渐被淘汰,但桑树灸在后世亦有用之人。槐木火灸,病疮易瘥,但艾叶熏灸则疗效最著,所以才逐渐选用用艾叶来代替其它灸疗。

当然,艾灸选用艾条作为燃烧物,主要还是艾草的独特药性。相传古代军队打仗会带些艾草,到了荒原缺水的地方,就把艾草堆成一堆,点火燃烧,艾草燃烧后,艾草它有一种特性,就是性向下,并有自动找水的功能,艾草烧着后,产生的艾热会顺着地下走串,直到它找到出路,当遇到水源的时候,就会将随水一同蒸发升腾,这时军队就在方圆几里去找看看那里的地面有水雾冒出来,如果有冒出了,就是表示这个地方有地下水。

正因为艾草有温经、去湿、散寒的功效,而且药力是向下向内的,因此具有快速壮阳发热的效果。如有的人灸关元、神阙等穴位,灸完会感觉到小腹温暖舒畅。

但是,艾灸并非包治百病,但有些情况是不能灸的,否则就会灸出问题,使病情更加复杂。

不能灸之一:外感伤寒

这个问题张仲景在东汉末年就讲了。如下: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意思是得了热感冒(有口渴,不怕冷,会出汗,但会发烧的那种),就不要灸了,灸了这人就会发黄,虽然灸出汗了,但病不会好,因为用火烤出来的汗和用药攻出来的汗是不一样的,用火烤出来的汗。只有津液出来了,但是病邪还在里面,而且因为把表皮的津液灸干了,血的水变干了,皮肤会发黄,这种是失水导致的发黄。津液丧失太多的话脑里面得不到正常的血来滋润就会会发惊痫。筋得不到滋润就会抽,会时瘛瘲,抽搐一下又松开来,抽搐一下又松开来,瘛就是筋松开来,瘲就是收紧。如果还不知错,继续火攻,血里面的就完全没有就完了。这时候病情就严重了。

所以记住,得了热感冒别灸!

像这种外感伤寒,脉浮体热的情况不能灸的论述在伤寒论还有,如下:

一、脉浮热甚,反以火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唾血。

二、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也。

三、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四、伤寒,脉促,手足厥逆,不可灸之。

简而言之,就是感冒了,有脉浮表症的,是不适合艾灸的,艾灸会使津液损失得更严重,没有了津液带动和化汗,病邪出不来。反而因为津液丧失而导致烦燥不安或更复杂严重的情况。说白了,感冒需要发动津液带着病邪变汗而出,这时候把津液给灸光了,拿什么来治病?

不能灸之二:肠胃实热

伤寒论还记载有: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什么意思呢?阳明病就是指肠胃有热的问题,一般会有烦燥,口渴,这是缺少津液,需要津液的表现。这时候要火灸,又要伤耗肠胃津了,水没了,就会便秘,小便也不利索,而且会发黄。

不能灸之三:血虚之人

伤寒论还记载: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

什么意思呢?微脉之人,要谨慎使用艾灸,因为脉象跟气血有关,脉微的人可能是血虚(如贪血),如果搞不清乱灸,血虚艾灸,就会使血向血脉中循环,本来血就少,都被赶到血脉之中运动去了,那么谁来供血给筋骨这些路途遥远的地方呢,就会出现“焦骨伤筋”的情况,这叫追虚逐实。意思是把虚的地方的血赶到了实的地方去了,结果会怎么样?虚的更虚,实的更实!把气血循环搞乱了。

综观以上三不灸,处处以伤耗津液有关,需要补充津液的,却没补充,反把它灸跑;需要补气血的,没有补充,却把不够用的血灸跑。这样的做法非但没有治疗效果,反而帮倒忙。

艾灸更多的是针对有里寒的人,但它不是仙术,是医术,一样需要对症施灸。

艾灸精选
1、艾通身上这这四个地方,让你阴阳平衡,气血通畅
2、痛风用来艾灸防治效果最佳!直接灸痛苦但有效!解决痛风就靠艾灸!
3、养护女人一生的12大穴位!艾灸养生大全,您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4、为何肿瘤怕艾灸?一灸补阳、二灸化阴、三灸强免疫,常艾灸不得癌!
5、艾灸的最终目是什么?打通经络,让气血畅行!
(0)

相关推荐

  • 阳证宜针,阴证宜灸

    伤寒论"阳证宜针,阴证宜灸"的主张,对后世医家有深远影响. (一)阴盛阳虚是艾灸的适应症! 仲景在其着作中,对灸法的施用范围,充分体现了阴盛阳虚可灸的原则. 急性热病早期,以实热为 ...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14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14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114.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火熏,也是火疗的一种,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二八)

    伤寒论第114条辨: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 [原文解释]太阳病,治以火熏的方法,未得汗出,病人必发生烦躁,经过六七日,病如果仍未解除,可能发生便血.由于这些变 ...

  • 卷四129,订正伤寒论注阳明病篇

    小便利,必自愈.    注 大下之后,复发其汗,重亡津液,小便当少,以水液     内竭故也.勿治之,言勿利其小便也.须俟津液回     而小便利,必自愈矣.    集注 程知曰:言下后复发汗,有俟津 ...

  • 《伤寒论》5-6解析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得了伤寒两三天后,没有见到阳明的大渴大热脉洪大,也没有少阳证的默默不欲饮食,往来寒热,心烦喜呕,胸胁满闷.这就不会往下传了.作为大夫,要知道疾病的轻重缓急 ...

  • 艾灸有三不灸,你都知道吗?

    时常在群聊中发现很多朋友喜欢艾灸,但他们又对艾灸的一些情况知之甚少,于是写下此文,以纠认识之偏. 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据传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从有文字记载起已传承几千年历史,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养生治病 ...

  • 艾灸有三不灸

    时常在群聊中发现很多朋友喜欢艾灸,但他们又对艾灸的一些情况知之甚少,于是写下此文,以纠认识之偏.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据传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从有文字记载起已传承几千年历史,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养生治病手 ...

  • 艾灸有三不灸,这些艾灸禁忌你知道几个?

    时常在群聊中发现很多朋友喜欢艾灸,但他们又对艾灸的一些情况知之甚少,于是写下此文,以纠认识之偏. 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据传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从有文字记载起已传承几千年历史,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养生治病 ...

  • 艾灸并非包治百病,艾灸有三不灸,这些艾灸禁忌你知道几个?

    时常在群聊中发现很多朋友喜欢艾灸,但他们又对艾灸的一些情况知之甚少,于是写下此文,以纠认识之偏. 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据传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从有文字记载起已传承几千年历史,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养生治病 ...

  • 艾灸的“三不灸”,一旦灸错,后果严重!

    时常在群聊中发现很多朋友喜欢艾灸,但他们又对艾灸的一些情况知之甚少,于是写下此文,以纠认识之偏. 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据传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从有文字记载起已传承几千年历史,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养生治病 ...

  • 因艾灸活过百年,他的艾灸秘诀请收好~

    历史上曾有一位因艾灸受益而活过百岁的人.他幼时体弱多病,"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也就是说曾因疾病缠绵而倾家荡产. 40岁之前他是不信艾灸的,多方治疗医治无效,40 ...

  • 刮痧治壮汉,艾灸补虚人(附:艾灸各种反应是什么含义?)

    中医的针灸,按摩,放血,刮痧,贴敷,灸疗,适宜治疗的疾病性质迥异,能针对虚弱之人的是艾灸和帖服,那些能"见血"的刮痧则适合体质壮实人使用. 刮痧治壮汉 现在很多人自己会刮痧,但有的 ...

  • 艾灸泻法的真相?90%的灸友都不懂!您都明白了吗?

    灸法特别适合虚寒体质的人群,那体有实证.热证的人可以用灸吗? 当然可以! 灸法有补有泻,灸法的功效不仅仅是温补.我们先来看看古代医籍的几则记载: 唐代<黄帝明堂灸经>有"灸三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