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参菩提】张 恒丨寻诗黄洋界(散文)
去井冈山是不能不去黄洋界的。终究其原因,恐怕皆是因了毛泽东的诗词。
这季节,正是山花烂漫的时候,远远近近,总有一团团的紫、一簇簇的红跳入眼帘,很自然的叫人想起这井冈山是红色景区。还有那连绵的松竹,青翠欲滴地铺满某一处山腰,扎根于几处险要。盘旋在山顶上的两只苍鹰俯瞰山峦,好有大鹏展翅的雄姿。顺着苍鹰滑行的方向,一条飘带似的盘山公路时断时续地绕着山腰回旋。尽头,便是海拔一千多米,地势险要,,山林密布的黄洋界哨口。
这个时候总想读诗,读毛泽东的《西江月.井冈山》,在战争的遗址中寻觅当年的痕迹,在时空的回忆中感悟诗句的内涵——
一九二八年的八月,敌人趁红军主力出山的空档,调集四个团的人马围剿山上不足一个营兵力的留守红军。但驻守红军英勇顽强,机动灵活,运用有利的地形地貌,利用特制的竹签树桩,和国民党军队打起了攻守战。就是在这场兵力有悬殊,武器有差距的战斗中,红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我军早期的战例中独树一帜,被载入战争的史册。
为此,毛泽东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据说,当年井冈山确实有几门迫击炮,红军就是用的这几门迫击炮打击攻山的敌人。如今,这锈迹斑斑的迫击炮就放在黄洋界哨口的一个石座上,供游人观赏和拍照。至于这炮是不是当年红军用过的,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我宁愿相信它就是原物,这样的真实感对我,对所有的游人应该都是情愿的。
从炮台处拐过弯就是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上面分别镌刻着朱德写的“黄洋界”和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手迹。一行人于这里留个影,算作纪念,也算是接受了一次名副其实的革命传统教育。树林前有一条小路,是朱德、毛泽东当年挑粮上井冈山的路。今天看来,这小路实在是太小,而且险峻,真不知道当年朱德他们是怎么跳着担子上山的。于是,我又想起毛泽东的另一首词《念奴娇.井冈山》,其中有一句:“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我不知这“车子飞如跃”是什么含义,但我总是把这小路和车子联系起来,然后便是想象,想到更多的便是艰辛和牺牲。
黄洋界算不得一处真正意义上的风景,可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去井冈山的游人是必到的。据说,毛泽东很是青睐井冈山,青睐黄洋界。作为诗人,他一生中写过很多的诗词,但在诗中多次提到黄洋界的类似现象却是不多见的。像延安,像宝塔山,整个抗日战争他都住在在那个地方,可留下有纪念意义的诗词却几乎难以寻觅。就是对于井冈山其他地方,毛泽东除了一次提到五井外,也均未涉及。可见,黄洋界在他心中留下的印记是何等的深刻。
一九六五年五月,毛泽东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一词中更是写下了三十八年过后重游故地的感觉:“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其实,过了黄洋界,也依旧是群山环抱,峰峦相依,看不出有多少更加别致的风景。我想,毛泽东之所以不同寻常的记起这个叫黄洋界的哨口,除了它曾经不同寻常的历史以外,还应该有它独特的历史价值。还有,它的精神——井冈山精神,黄洋界精神。
作 者 简 介
张恒,男,居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市。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散文家协会会员。
微信查找公众号“jgyxcpt”进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