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院华丨寻访曹靖华故居
深秋时节,应好友相约,去卢氏县游玩。得知著名的文学翻译家、散文家、教育家曹靖华先生的故居就在五里川镇,正好经过,便决定去寻访。
曹靖华的故居在五里川镇河南村路沟口,我们一路打听,路边的行人对曹靖华的大名很熟悉,说了怎么怎么走。车子拐进一条小路,就是路沟口村。村子不大,远处群山怀抱,村民的房屋高高低低,大多是一些土木结构,白墙灰瓦,古朴简约,农家的猪圈就在路边,不时有猪的嗷嗷叫声,猪粪的臭味,鸡飞狗跳,一副熟悉的农村生活场景,很是亲切。
曹靖华的名气这么大,我们想着应该有标志牌的,便沿着进村的小路一直往前走,走了约百十米,快出村了,也没见到标志牌,问了路边的大嫂,说走过了,在前边那道巷子,便又折转回来。小巷不深,走约二三十米,往右一拐,见到一个门楼,门楼的砖瓦灰土土的,已失去往日的色彩,很旧很破败,只有瓦上的青苔诉说着往昔岁月的沧桑。
故居有两道门,二门外有东西耳房各两间。进了院子,正面是四间上房,两边是东西厢房各三间,屋檐被烟熏火燎得面目憔悴,木门框和门扇也有些走样,门上贴着过年时的对联,“雨泣桃花万树红,风吹杨柳千门绿”,屋檐下的墙上挂着金黄的玉米串子。一块“曹靖华故居”的铜字牌匾,熠熠闪光。
一位四五十岁、脸膛黑瘦的汉子端着碗,圪蹴在西厢房门前吃早饭,碗里是焦黄的糁子稀饭,热情地让我们吃饭,谢过后,聊起来,他说是曹靖华的侄子辈,还没出“五服”,上房就是曹靖华的故居,“老房子,有些年头了,现在他亲侄子在里面住着,今天不在,进不去。”上房的门锁着,墙上贴着介绍曹靖华生平事迹及发表的文章,我们仔细看了,并在门前合影,留作纪念。虽说都是无名小辈,但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对文化先辈,心存一份敬仰和喜爱。
正当我们要走时,一位中年妇女走进来,热情地招呼我们,她就是曹靖华的侄媳妇,现在看守这所老房子。我们随她走进屋子,这是四间土木结构的房子,中堂挂着一幅伏牛山水图,两边的楹联是,“耕读传家风,勤俭持庭园。”画的下边是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放着曹靖华的半身铜像,铜像上的曹靖华,目光如炬,神采奕奕。“我伯的儿女都在北京,我们照看老房子,女子出门(出嫁)了,儿子在县城上学,”问她见过曹老没有,她说没见过,她掌柜(男人)的常去北京,他是曹老的亲侄子。
走出故居,看着如此破败的环境,心里很不是滋味。在如此的陋巷,诞生了一个名闻世界、声震华夏的大翻译家、大文人,不由得感慨,此地一定有灵气,但故居目前的现状,令人心伤,真应该好好予以保护啊。
在小巷的深处,看见了一眼井。砖围的井台,辘轳把上的铁绳索,不由得想起了故乡村子里的井,吊水、担水情景,历历在目。有多长时间没有见到井了,现在平原地区的井已基本绝迹,我有二三十年没见到了。站在井口,朝下望去,井有六七丈深,井壁上青苔累累,还意外地发现长有一棵小树,叫不上名字,但绿绿的,很有生机。“这井有二百多年了,水可好了。今年天太旱,水位下降,水少了,但一直有”,正好有一个农妇来打水,我打开锁,挂上桶,随着“咕咕噜噜”的声响,桶下到井里,我笨拙而吃力地摇着辘轳把,不一会儿,一桶水就绞上来了。水略微有些浑,农妇说,“淀一会就清了,大伙祖辈都吃这水呢。”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想,曹靖华也一定是吃这水长大的,便对这井,有了一份感念与留恋。
作 者 简 介
王院华,男,河南省灵宝市人,大学学历,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在《星星诗刊》、《格言》、《杂文选刊》、《小说月刊》、《辽河》、《解放日报》、《羊城晚报》、《扬子晚报》、《河南日报》、《大河报》等发表小说、诗歌、散文20余万字。出版有散文集《如歌的行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