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民俗】灵璧民俗大家话“七夕”
民俗故事:话说“七夕”节
文/赵秀永
农历七月七,是中华民族一个重要传统节日,也是我国的“情人节”。在民间称为“七夕节”和“乞巧节”。
七夕,它来源于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人把日、月、水、火、木、金、土合称为七大行星。”在时间上的阶段性,往往以“七.七”为终局,给亡人做孝道一般为“七、七”为完满。
“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称吉之意,是个吉祥的日子。在台湾,七日被称为“喜中带吉”。喜字在草书形如连写的“七十七”,七十七岁称“喜寿”。
七夕,又是一种数字崇拜象,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预示成双的二月二和三倍的六月六,这“七重”均列为吉庆。“七”又是算盘中每例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们神秘美感。“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女人的相关节日。
七夕,别称“星期”。王勃的《均赋》“伫灵匹于星期,眷神姿于月夕。”把星期与月夕相关并论,点出了一年四季中的亲情与爱情,相关最美的、也是最凄楚动人的两个夜晚。正如此后人便把男女成婚的吉日良辰,叫做“星期”。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象天桥横跨南北,在银河东西两岸,各有一颗内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织女二星。
七夕节起源于汉朝,据《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对襟楼人见习之,”南北朝任昉所著的《述异记》,将《诗经,大末》篇中“女神”和“织女”,这两颗星赋于凄美的故事色彩。
相传,在很早的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有一个聪明、忠厚、善良的小伙子,姓牛名郎,年方十七。父母早亡,跟着哥、嫂生活。嫂子马氏名菜花,为人狠毒,是个彪娨泼妇,蛮不讲理,好吃懒动,挑水打柴等家务事全部推给牛郎一人去做。他吃尽苦头还没落好,马氏经常虐待他,稍为不如意抬手就打,张口就骂。一年的秋天,嫂子逼他到山上放牛,给九头牛,却要他了十头牛才能回家,有意刁难于他,借机逼牛郎离家出走。
牛郎无奈独自一人赶牛进山,砍木割草搭一庵棚住下。他坐在石头上,思绪万千,不知何时回家,心里悲痛万分泪流满面。这时有一位老者,鹤颜白须出现在牛郎面前,问其何故?牛郎说明二三。老者得知笑对他言:“小伙子别难过,在东南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待老牛病好后便可赶牛回家!”
牛郎听之喜出言外,揖身行礼后抬头再看,老者早无踪影。他翻山越岭,走了许多荆棘曲折山路,终于在一个山凹里找到一头有病的老牛。牛郎割了鲜草担来泉水,连喂三天,老牛病有好转,抬起头来竟然说出人话,牛郎惊呆。老牛说:“小伙子,别怕!我本是天界灰牛大仙,因触犯天条,被贬深山。摔坏了腿无法动弹,多亏你相救!我这伤需用百花的露水,清洗伤口一月准愈。”牛郎听之,天还没亮,便早起接花露水给老牛治伤。晚上依偎在老牛身旁睡觉。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牛郎的精心呵护和治疗,老牛病好他便赶牛回家。
牛郎回家后,其嫂马氏并不高兴,嫌弃他没用,不能为家里挣钱,并多次加害牛郎,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她恼羞成怒把牛郎撵去家门,牛郎只要那头老牛离家出走,人牛形影不离相依为命。
有一天老牛告诉牛郎,天上的织女星是王母娘娘的孙女,聪明美丽,手工奇巧,是天上织云布霞仙女,今天晚上她和姐妹们要到山南翠湖里洗澡,你到湖边把织女的羽衣偷来,她没有羽衣,就不能回天宫,你们相见,我从中做媒,便可成夫妻。牛郎听之半信半疑,到了夜里一更天,果不其然一群仙女从天而降,脱掉衣裳放在岸也,在翠湖水中嬉戏。这时老牛告之牛郎专拿红色羽衣,牛郎藏在芦苇丛中,趁她们不注意,突然跑出来拿走织女衣裳,惊恐失措的仙女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上天去,唯一剩下织女,牛郎前去相见,老牛作媒,老槐树作证,二人结为夫妇,夫妻二人高高兴兴把家还。
婚后,夫妻双方你敬我爱,我织布你耕田,你挑水来我浇田,相亲相爱,生活十分幸福美满。不久,织女为牛郎生下一对男女。织女把从天宫带来天蚕分给乡亲,并教大家养蚕,抽絲、织出又光又亮的天锦绸缎。
后来 老牛在临死前叮嘱牛郎,待它死后,把皮留下,碰到危难时用皮做履会得到帮助,夫妻二人听之悲痛落泪。老牛死后,他们忍痛剥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俗语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福祸。好景不长,牛郎与织女结为夫妻的事,很快被玉帝知道,织女是王母娘娘的七孙女,是负责天空编织云霞的仙女,私自下凡,触犯天条,惹怒王母娘娘,她命天兵天将,在农历七月七趁牛郎不在家,把织女带回天宫,撇下两个孩子哭爹喊娘,拆散了这对恩爱夫妻。
牛郎外去回来,见二个孩子痛哭,织女在天空呼喊,着急的上天无路,下地无门这如何是好?。焦急之时想起了一老牛临死交待的话,急忙用牛皮裹履脚下,用扁筐挑着两个孩子腾空驾云追赶织女。妻喊夫,子叫娘,夫追妻,好一个泣惨景象。
眼看牛郎撵上织女,岂知狠心的王母,从头上拔下金钗,在牛郎与织女之间从中一划,只见金光闪闪一道波涛汹涌、宽阔又长的天河,把牛郎织女隔断两岸。牛郎见此把牛梭朝织女甩去,正对织女前方,织女手拿银梭甩向牛郎,却偏离西北。夫妻二人只有相望哭泣,两个孩子隔岸喊娘,令人悲伤!牛郎和织女的忠贞爱情,人仙之恋,感动了喜鹊,它们成群结对,千千万万飞到天河结伴搭起鹊桥,让他们相会。这情景惊呆了王母,可怜天下父母心,但她却狠心只应允每年七月七,才准许他们夫妻二人鹊桥相见。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七,所有的喜鹊远奔银河,架起鹊桥供牛郎织女相会,他们相拥而泣,诉说分离之情,难舍难分...。小时候,每到七月七母亲给我们讲牛郎会织女的故事。尤其黄梅戏《天仙配》我们久听不厌,很多名曲名句令人淘醉。每到七月七这一天,世上都见不到喜鹊。夜晚,很多姑娘来到花前月下,抬头望前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的一年一度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已像织女一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已有个称心称意的良好姻缘。但是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即使等到夜深人静,二三更天,忍受着酷暑炎热,蚊虫叮咬,也没听到牛郎织女的窃窃私语,情感倾诉,只听到蟋蟀的吱吱叫声!这个小动物在放声呐喊!为牛郎织女的悲惨不公而鸣不平!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千载以降,这凄婉的词句,与天空中的牵牛织女双星一起,在人们的心灵闪耀,超越时空的美丽的传说永世难忘,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聁望有情人终成眷属!
作者:赵秀永,曾任灵璧县朝阳镇旗杆村党支部书记,刘八集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灵壁县九顶区朝阳镇党委员,镇政府副镇长。现为安徽省散文家协会,安徽省民俗学会会员,宿州市民俗协会研究员,宿州市散文家协会会员。宿州市作家协会员,灵壁县红杏诗书画院会员,灵璧家园网优秀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