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故事】古老的游集镇张桥村
古老的游集镇张桥村
文/邱德龙 游传化
据说元.英宗年间(约1320年)张桥的张氏先祖张大公乾和二公坤兄弟二人因战乱饥荒带着家人由山西曲沃一路讨饭东行。这一日来到耳毛山西北角一处荒野之地安顿下来。当时这个地方荒无人烟,为方便恳荒种田兄弟二人便分开各自搭起草庵栖身而居。大公乾西行约三里也就是今元宝刘村小张家(亦称西北庄),二公则在原地不动也就是现在的张桥村位置。二公张坤全家吃苦耐劳,勤勤恳恳,不分昼夜恳荒种田,很快日子便渐渐好起来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口快速的繁衍生息,到了明初人口已增至百人之多,于是便向庄东南扩展土地,再后来人口大增又逐渐向庄东迁移建庄另住。可是新建村庄南有一条东邻运料河支流的东西大沟,出行和下地耕种需要趟水过河诸多不便,于是便在沟上用石板架起一简易石桥,可是不久便被洪水冲毁。翌年经张氏族人商量,由族人共同出资出劳,上山凿石不辞劳苦,历时一年终于在沟上建起一座三孔石桥,煞是雄伟气派,十里八乡居民很是羡慕纷纷前来观看。于是张氏建桥也在周围一方名声大震,不久这里也成为通往东南(泗洲)和西北(徐州)的主要邑道,每日车马川流不息。
为了彰表族人建桥的功德以传后人,族人便用一块长条大石撰刻修桥经过及建桥时间、捐款人名单等以示纪念。因是张姓人出资出劳建桥所以周围百姓便把这座石桥叫做“张家桥”。久而久之这个村庄也被称作为张家桥,后来张家桥的庄名就这样被叫开了(后被简称为张桥)。到了清末由于年年水灾,特别是黄河决堤,带着大量的泥沙的黄河水把土地、沟河及石桥全部淤积埋在沙泥之中,石桥不见了,大沟不见了,原来的灰色粘土也被厚厚的沙壤土所覆盖。
直到1970年村里打机井,无意中在地下两米多深的土层里把石桥完整的挖了出来,桥上的大青石碑也一同被出土,可是由于当时还处在文革时期,破四旧的思想依然作怪,便把这座记载着建桥历史的功德石碑一砸两截用于村中井盖,后来残碑也不知所踪。
时间到了明朝洪武二年,张桥张氏人丁兴旺。已是当地很有钱的富户了,由于当时佛教文化很是盛行,于是族众出资择地筹划建座“东嶽庙”。当时准备建前后两座大殿和东西廊坊(禅房),谁知就在丈量地基时,一棵生长旺盛的小槐树正好处在前大殿的后墙上,有碍工程进行,正准备第二天把小树移到别处重栽。
岂料天亮工匠们起来到工地一看奇迹发生了,不知何因,小槐树北移距墙基三尺,丝毫不影响施工。寺庙建成后,小槐树北移三尺的故事被逐渐传奇、神化,口口相传,一直传到六百年后的今天。小槐树长成了老槐树,如今树干胸围达三米以上,虽己老朽,仍然枝叶茂盛,花开满冠,生机勃勃。树上挂满了信众们烧香、磕头、许愿留下的红布绿绸,鲜花供品,红绿光鲜,煞是好看。
回头再说寺庙。寺庙建成以后,后殿供奉着东嶽大帝,因此后殿也通常被人们称为大帝行宫,烧香拜佛,祈求平安,求子祈福的香客络绎不绝香火十分旺盛。据现年87岁的张桥村民张西祯说曾有人在一年农历三月初九的清晨亲眼看到一条粗约碗口,长约两丈的大虫(庙龙)从庙东墙伸出半身到东邻的九李沟(九集至李楼)中饮水,立刻惊动了全村老少,于是便召集族人敲锣打鼓抬上果、酒贡品,舞龙玩狮前来庙里祭拜以祈平安。
以后每年到了庙龙显灵的这一天村人和十里八乡的善男善女们都要来庙中烧香祭祀,后来逐步演变为每年农历 的三月初九为东獄庙庙会(此庙不久被改名为关帝庙)。逢会的这几天十里八乡的百姓扶老携幼前往张桥赶庙会。庙会上三天大戏吸引着男男女女听大戏、凑热闹,人山人海,把庙前这个不大的场地挤的里三层外三层。大商家小摊贩商品琳琅满目,大到布匹服装,小到针头线脑应有尽有。捏糖人、拉洋片的更是吸引村童围作一团……虽然庙被后来改成了学堂,但是几百年来庙会一直延续至今,(只是在文革期间中断过数年)依然年年办,年年都热闹精彩.......
值得一提的是,民国十九年,族人中有个饱读诗书的秀才之子名叫张百方的年青人,在外边接受了新文化新思想的教育和影响,回到张桥后首先动手扒掉了后大殿的关帝老爷神像,办起了学堂,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学文化。当时族人不解,纷纷阻挠和责备,并给张百方送了一段讥讽他的顺口溜:“张百方,大改常,扒神像,办学堂,神灵怪罪谁来搪?弄得人心都惊惶,何时能出状元郎?”。尽管如此学堂还是坚持办了下来。后来被改成了村学、乡学、建国后曾一度设立过中学,现为游集镇张桥小学。
【本文作者系宿州作家协会会员,灵璧红杏诗书画院邱德龙先生(后排中)和游传化先生(后排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