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故事】灵璧游集张楼有棵黄叶树
张楼有棵黄叶树文/ 邱德龙
在灵璧县游集镇张楼行政村东张楼河南居民组的村庄中间有一棵冠如伞盖,枝繁叶茂,树杈枝桠上到处挂满红布彩绸之类的贡品,这便是人们口口传诵二百多年的神奇古树一一黄叶树,由于此树生长在一座古墓之上,故此坟墓也称黄叶坟。对黄叶树和黄叶坟的传说在这一带的十里八乡流传很广,我也早有耳闻,但始终不得一见。趁这次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之机,在村民张玉伦的带领下,终于如愿以偿。古树生长在古墓之上,应该先了解古墓的主人和古树的来龙去脉。墓的主人是张姓的十三世祖名崇嶽,字望泰,清康熙邑庠生,生于康熙二十一年七月初五日,卒于乾隆四十七年二月十日,终年八十七岁。张崇嶽自幼聪颖好学,饱读诗书,头脑灵活,积极上进,加之优越的家庭条件,十九岁时即考中秀才(邑庠生)。张公崇嶽理应继续努力,以获取更好功名,无奈家中能统览维护管理其产业者廖廖。于是在二十一岁上即离舘辍学,领手管理家中数百亩田产及一切事务。然其诚实守信,忠厚善良,对待下人和蔼可亲,深得族人及上下人等一致拥戴,家业蒸蒸日上,一度置得田产近千亩,骡马成群,家郎院工齐全。其深得读书兴家的祖训,五子皆入館就学,四子均考中邑庠生或禀生,孙辈以下数位出恩贡生或岁贡生,出任教谕等。
张家成为富甲一方的大户后,崇嶽公亲自筹备选址建楼事宜,通过风水先生的精心挑选,认定在村中高滩之处(现为张楼村委会院内)为风水宝地,确保后辈子孙人丁兴旺,诗书传家,代有才俊。于是斥巨资兴建八间三层楼房,楼上四角掛有铜铸响铃,大方气派,同时建有花园。据灵璧县信访局原局长八十四岁的张贤道(原籍游集镇张楼村东张楼)介绍,楼房建的又高又大,房内设计精巧。据听他父亲说,小时候经常到楼内玩耍,如果没有大人带着,有可能迷路,找不到下楼的楼梯,由此就可见一斑。该楼房在清朝末年由于社会动乱,战火催残,盗匪横行,加之家道败落而逐渐倒塌,到他记事时已是一片瓦砾。只剩人们记忆中的楼院子遗址。说过黄叶坟其人,下面就说说黄叶树了。清乾隆四十七年春,八十七岁高龄的崇嶽公无疾而终,全族上下无不悲痛欲绝,择吉日隆重下葬,墓地就选择在东张楼河南的庄子中间的打麦场边,让他的子孙后代随时能看到他,祭奠他。哪知葬后笫二年的春上,从坟墓顶上偏右的位置自行长出一株幼苗,越长越旺,到崇嶽公三周年祭时已长到一人多高,叶壮茎粗,煞是喜人。族人都传说是祖上积德行善的荫德幻化而成的精灵护佑后辈子孙,所以从此后族人有个小灾小病的总要到坟上树下焚香烧纸钱祷告祭奠一翻,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这株树木叶片惰圆形,色泽淡绿,绿中又有些泛黄,像国槐又不是国槐,似大叶柳叶片沒有大叶柳的叶片大,问谁都说不清是何树种,因此当地人索性就叫它黄叶树吧,祟嶽公的坟墓也被称为黄叶坟。世代如此,直到现在。
黄叶树随着漫长的岁月流逝而逐渐长成参天大树,树高十余米,树干胸围近二米,无虫蛀无腐朽,枝繁叶茂,满树的枝桠上被周边的群众掛上了红布条和丝绸布带,恰似盛开的鲜花,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红绿相间漂亮极了。不巧的是,就在我和游集镇原副镇长刘帮銮同志前往调查的前二天,一场暴风雨将树西北方向的一枝碗盆粗的树桠折断横卧在地上,伤口处流出鲜红透明的汁液,好似像人们诉说着痛苦和伤心。值得一提的是,据陪同我们前往调查的七十四岁的村民张玉伦老先生介绍,这几年有省市县的林业专家前来考查过多次,都沒有弄清楚这棵树是什么树种,所以黄叶树的名字还要继续叫下去。黄叶树还有一个奇特现象,那就是有时候这半边的几根枝桠似乎干枯,而另一边枝繁叶茂,笫二年干枯的一边枝繁叶茂,而另一边却又似乎干枯,当然这种现象很多年才能重复一次,正常情况下还都是非常茂盛的,虽然经过二百多年的岁月至今沒有发现老朽衰败的迹像。二百多年来,张姓族人为了纪念这位知书达礼、治家严谨、乐善好施、德高望重的先祖都把古树恋古墓,古墓伴古树的奇特现象,把黄叶树作为崇嶽先祖的化身加以美化和演绎这是尊老敬祖美德的具体体现。应当予以褒扬和传颂。但愿黄叶树万古长青,永远苍劲挺拔。(本文作者系灵璧红杏诗书画院会员,灵璧民俗专家邱德龙老先生)
【灵璧诗歌】眷念
【灵璧视点】安徽卫视记者带我们走近“灵璧足浴女死亡”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