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曲的灵魂(上)

灵璧文学

扭曲的灵魂

文/张晓群

这年夏天,张华的大哥第一次到她家来。吃完晚饭,老公和大哥打个招呼就到房间看电视了。这是他的习惯。家务活从来不做,为此事吵过好多次架也没有用 ,时间长了张华就不指望他了。

她把五个多月的女儿哄睡后,开始刷锅洗碗,然后又拉出洗衣机洗衣服。大哥坐在旁边和她聊天。

大哥问 :“刘超平时不帮你做家务吗?”

“他也做不好,让他带一会孩子,心急火燎的对孩子没有一点耐心。为了少惹闲气,家务一般都是我做。”张华突然意识到,这些话不该在大哥面前说,她回娘家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的。于是,她又忙着补充几句,“其实,家务活不重,等孩子睡了,得空就做了。他有时也想帮我,我还嫌他做不好呢。”张华自圆其说。

“这也难怪,他家里就他一个儿子,从小惯成的,小华啊,居家过日子不容易,你要学会包容点。”稍停顿一下,大哥又说,“要不,明天我回家,让小玲过来给你帮忙吧。”

大哥家有三个孩子,小玲是家里的大女儿,初中毕业就下来帮家里干农活了。

“哦,小玲如能来真是太好啦!”张华很高兴。和大哥说说讲讲,等晾好衣服已经十二点多了。

两天后,大哥果然把小玲带来了。张华感到小玲是个勤快懂事的小女孩,自从她到来后,帮家里刷刷洗洗做事干净利索,带孩子耐心仔细。她们一起带孩子即开心又轻松。辈份上她俩是两代人,在一起却像姐妹。虽然张华只比小玲大三岁,但她却把小玲当做小孩。平时好吃的让她多吃点,漂亮的衣服,自己舍不得穿给小玲买。张华认为,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只有家人才会帮她 ,她也必须要对小玲好。

就这样来来去去 ,小玲在张华家过了三年,每年中秋节和春节还有农活忙的时候,小玲都会回家,平时基本都住在张华家。后来家人给小玲介绍对象了,张华的二女儿也一周多岁,小玲就在家里不过来了。

第二年秋天,母亲告诉张华,小玲打算结婚了,家里除了给她买一套家具,其它的嫂子说没钱不愿意给她买了。张华急忙回到娘家,亲自带小玲到街上买灯盆、扎头花、衣服和床上用品,还有其它零零碎碎的,这些本来该嫂子操办的事都被张华代做了。因为,她总念着小玲帮她带过孩子,相处间她对小玲有了一定的的感情。她想尽自己的能力,希望小玲能嫁的体面一点。后来小玲生孩子要送喜面,张华又陪着嫂子去街上买东西:两个喜面笆斗,大毛毯,小毛毯,披风,毛线,孩子的衣服都是她出钱买的,嫂子只负责提东西。送喜面的当天,张华又把她孩子用过的小推车刷洗干净,把孩子穿小的衣服和尿布装了两大包一起带去。再后来,小玲生二胎,张华又做到尽心尽力。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农村生活状况不是太好,小玲经常带着两个孩子去张华家,每次一过就是十天半个月的。张华给她们买吃买穿,甚至在自己孩子身上舍不得花的钱,都省着给她们。就这样一来二往,张华家就像小玲的娘家。

三年后,张华婆家多了一个户口,交三千一百元就可以转正直接上班。张华知道后极力说服公公,把这个户口让给小玲。公公同意后,张华立马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小玲。那个年代有了城市户口就脱离农村不用种地了,可以吃商品粮进单位,上班是很让人羡慕的。

小玲兴奋的把这件事告诉婆家人,公婆担心小玲上班后会变心不要他儿子,婆婆干脆一句话,没钱。小玲又去娘家借钱,嫂子一分钱没给还把她数落一通。从娘家回来的路上,她遇到了一位热心肠的亲戚,借给她两千元。当小玲告诉张华只有两千元时,张华也被难住了,但她一心想为小玲争取这份工作。于是,张华就想方设法七拼八凑,甚至把孩子储钱罐里的两百块压岁零钱都拿去商店换成整钱,最终凑齐三千一百元。紧接着张华又买礼品,陪着公公去拜托朋友给小玲安排的工作。工作确定后,张华亲自送小玲到单位上班,把吃住给她安排好,又给她买了生活用品,这才如释重负地放心离去。

小玲上班后,她们各自忙各自的工作,照顾家庭孩子,见面的时间就少了。偶尔联系,知道各自安好就行了。

到了九十年代末期,由于各种原因,张华的婚姻走到了尽头。她带着孩子,凭着微薄的工资艰难度日。小玲的日子过得风平浪静,她上班的地方离家有三十多里路,平时上班都在单位吃住,一个星期回家看一下孩子。她的老公在外地工作,在家的时间也少。孩子有公婆看带,这样减少了他们后顾之忧。由于他们聚少离多,夫妻感情相处的还算和谐。

张华和小玲在同一个系统工作,当时这个部门可是个好单位,能进入这个单位的也算是一个骄傲的资本。

到了二十一世纪初期,她们系统实行体制改革,单位的效益却越来越差,后来连工资都发不起了,并且一拖就是三年多。发不起工资还算什么单位呀?职工们经常在一起抱怨连天。再后来单位又实行裁人减员,但去留自愿。很多员工确信单位要倒闭啦!为了能拿到前面拖欠的工资,大家纷纷要求下岗,张华和小玲也加入到下岗的行列中。

小玲下岗后跟老公在外地打工 ,公婆把两个孩子带到城里上学。张华知道她的情况后,认为小玲夫妻一起在外地打工收入比上班强多了,这样也挺好的。让张华没想到的事,三年后再见小玲时,得知她也离婚了。在聊天中,张华发现小玲像变了一个人,以前的温柔善良荡然无存,像个怨妇一样大骂前夫和公婆,把他们说的一无是处。还说自己不出去打工了,在家里带孩子。因为孩子的奶奶对孩子不好,经常打孩子。

当小玲对张华滔滔不绝说公婆的不是时,她七八岁的儿子站在一旁插话说:“哪是那样的?不是你说的那样的 ,奶奶没那样做。”

小玲反问儿子:“你想要爷爷奶奶带你,还是要妈妈在家带你?”

“要妈妈带。”儿子小声回答,“可你刚才说的不对呀。”儿子再次强调。

当时,张华感觉小玲说的话有些夸大其词,只为发泄心中的不平和怨恨罢了。当晚,张华躺在床上回想白天小玲说的那些话,怎么也睡不着。小玲说她老公原本不想和她离婚,可公婆以死相逼非让儿子和她离婚,她老公是个孝子,不得不听父母话,反正聚散也无所谓。张华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小玲回答简单,不知道!如今木以成舟。张华也不想多问,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可她一直感觉小玲是个挺好的女孩,婚后又给他们家生了孙子孙女。她的公婆为什么对她不满意?小玲的婆婆看上去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曾见过几次面,对张华都很热情很客气。她的公公为人也忠厚老实。为什么公婆不喜欢小玲呢?张华左思右想不得其解。

当初,小玲的婚姻是她爸爸和公公两人撮合而成的。小玲的爸爸曾在电影队里工作,下乡放电影时认识她的公公,通过聊天了解觉得两家孩子挺合适。两个孩子见面后也表示满意,然后就定下了这门亲。现在,她的公婆这么不讲人情,竟逼着儿子和媳妇离婚,真是个老混账。小玲还说到她离婚后的做法,让张华感到很吃惊。小玲离过婚后回到家,竟然跑到平房上放了一万头鞭炮。她要让全村老少都知道,这家人做事缺德。足以想象的出来,当时她这样的做法应该轰动很大。张华劝她,缘尽就是了,好聚好散。你现在最要做的就是把孩子带好。小玲心情平静后,向前夫提出要求,回来带两个孩子上学。双方协商:她带孩子,男方出生活费,孩子的爷爷奶回老家。

小玲带孩子上学,在生活上是没有问题的。张华知道她本身也有积蓄。去年在街上张华曾遇到她婆婆,提到小玲,她婆婆张嘴就说 :“你那侄女可会过了,上班这么多年工资都存着,从来不乱花一分钱,也不舍得给孩子买吃穿。我们给孩子买零食的钱,她都会要去收起来。俺活这么大,从来没见过像她这样会过的人。”

小玲婆婆所说的会过就是小气抠门的意思。张华怀疑她婆婆的话有点添油加醋。便说:“小玲会过我知道,但对待孩子她不至于像你说的那样吧?再说了,会过日子不好吗?守财总比败家强吧。她省再多的钱以后还不是给你孙子。”张华极力为小玲辩护。

小玲婆婆叹了口气就没再说什么。从那时起 ,张华就知道小玲自己有存钱,但小玲总是在张华面前说的可怜兮兮。张华顾念亲情,虽然她的日子过的并不好,但她总想着尽量照顾一下小玲。隔三差五买些吃的喝的去看看她们。平时家里做些好吃的,张华也会打电话让她和孩子过来分享。

期间,张华开个一年多食品店,小玲和孩子是常客 ,店里的东西随便吃。可有一天,张华的大女儿气呼呼的对张华说:“今天我见到小姑了,你在哪里得罪小玲了吗?小玲在我面前竟说你坏话。”

张华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些年她处处关心照顾小玲,她不信小玲会在她孩子姑面前说她什么坏话。再说,张华和她弟弟已离婚多年,张华想怎样生活与他们家没有任何关系。小玲在孩子姑面前对她乱说有意义吗?张华心里很生气,但她不想在女儿面前表现出来,小玲毕竟是她娘家人。

“可能是你姑姑挑拨我们之间的关系。”这句话一出口张华又感觉有点违心,她清楚孩子姑一般也不是爱挑事的人。此刻,张华很想问问小玲,为什么在她孩子姑面前对她说三道四?是出于什么目的?为了讨好她吗?我可是你亲姑姑,我们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如果抛开我,她那高傲劲都不会拿正眼瞧你!你以为自己很会说吗?人家听了你的话感到好可笑,不是在笑话我,笑你聪明过度,笑你脑子有问题不知亲近。张华越想越生气,可见到小玲若无其事的样子,并对她那亲昵劲,张华又心软了,想问的话也说不出口了。算了,原谅她吧。张华仍然如从前一样和小玲相处。

记得有一年夏天,接连下了几天大雨。小玲打电话告诉张华,她租的房子院里进了很多水,出来进去都不方便。张华一听二话没说就让她带着孩子去她家住。刚好是暑假,小玲带着孩子们在她家里住店里吃,几个孩子在一起玩,这个暑假过的很热闹。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又过了三年。张华有了自己的店,生活过的越来越轻松。小玲经常带着孩子去张华家吃饭,她们常来常往亲如一家。

一天下午,小姨突然打电话给张华,小姨第一句话就问:“你哪点对不起小玲了吗?”

“没有呀,我一直照顾她们。我们之间相处的也挺好呀。”张华被小姨问的莫名其妙!可她从电话里听出小姨的声音带着气。

“这个小玲脑子可有问题?今天上午到我家来,居然在我面前替外人说好话,说你的不是。我明确的警告她,你小姑的为人我比你清楚比你知道的多。你搞不清状况,不要乱说话!别的不说,就凭你小姑当年给你找工作,你不知感恩图报,反而颠倒是非。你这个小孩太不懂事!太没良心。至于你所说的这事,我早都知道,事实不是你说的那样。不要在这胡说八道了,你走吧!我把她说的哑口无言。开始,一见到她我觉得到很亲,本打算中午给她做点好吃的,一听她胡说八道,我就把她赶走了。”小姨的话噼里啪啦像个连珠炮一样说个不停。临挂电话时,小姨又叮嘱张华,像她这样不知好歹的人,这些年枉费你一片心,以后别再理她!

(未完待续)

蓝天白云,本名张晓群,灵璧某单位退休职工,灵璧家园网优秀作家

(0)

相关推荐

  • 婆媳和睦,妯娌互爱,只因为公婆做好了这三点

    文:夏格 人物:文媛,齐勇(人物均为化名) [原创文章,实事整录,请勿抄袭] 图片来自网络 01 经常听到周边朋友抱怨家里的琐碎事,婆婆不好,或者公公不好,要么就是老公不好,一脸的疲惫之色,最让我心疼 ...

  • 让人窒息的婆媳:门第不同的人,不该住在同一个屋檐下

    #结婚后你遇到最辣手你婆媳问题# 今天看到这个话题,我想说说我嫂子和我婆婆的关系. 我的婆婆,也是我嫂子的婆婆,我们两个没有什么血缘关系的女人因为嫁给了一对兄弟而有了同一个婆婆. 在我和老公还没结婚的 ...

  • 大年三十,和叔叔一家刚吃过年夜饭,堂弟就...

    大年三十,和叔叔一家刚吃过年夜饭,堂弟就开始给小孩派红包了,5个孩子,每人200元.突然他当着叔婶的面掏出一个大红包,里面有1000元.对婆婆说了一句:啊母(伯母)今年又辛苦了!然后双手奉上红包. 我 ...

  • 岁月如歌(四)

    看故事,希望情节曲折,高潮迭起:自己的人生,希望时光静好,岁月如歌. 四 美玲和多震到了省城,租房子.忙着适应新工作.新环境.无暇顾及家庭.公公婆婆总说,年轻人这个时候就是忙工作,干事业,等他们老了, ...

  • “全职妈妈”:带着孩子跟公婆同住,大家都觉得我很幸福

    结婚以前,我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以后会成为全职妈妈.甚至很多时候跟朋友说起,我都会说我坚决不要做靠老公养着的女人,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工作的,尽管我的工作很普通,收入也一般.但是那个时候,我认知里真的就觉得 ...

  • 你是否会爱上一个人,最终依靠的是灵魂上的契合

    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另一半. 那缺失的另一半,其实是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 这个相遇的过程,我们赋予了它一个美丽的名字:爱情. 我们是否会爱上一个人,不是取决于他的外表. 也许,你会因为外表喜欢一 ...

  • 我在你的灵魂上蛰居多年

    我在你的灵魂上蛰居多年 光明或黑暗 从每一个白天,到每一个黑夜 在漫长无望的人生里 和你一次次相逢 又一次次消散在人群 我曾记得你的名字 且用你的名字做成篱笆 围着一整个春天盛开的鲜花 也在冰冷的冬日 ...

  • 最好的爱情模样,灵魂上的势均力敌

    来自心灵最深的呼唤,愿你我一起前行, 随着优美的乐声,找到更完美的自己, 找到生活的真谛...... 1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 ...

  • 偏向的车轮@扭曲的灵魂

    10月28日,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牵动了许多人的心,当事故原因的谜底被揭开,再度引起一片哗然!人们愤怒有之,哀叹有之,指责有之,同情有之--而更多地让人们深思--小编对此事件至始至终地关注,几番悲痛 ...

  • 阿苏:在灵魂上,我愿意做一个孤独的行者

    在灵魂上,我愿意做一个孤独的行者 一个人游荡在荒原上 在知识的海洋里,我可以任意挑选我想要的果实 不需要老师,不需要任何人的指导 没有崇拜的权威 没有绝对的真理 一切确定的东西我都怀疑 因为不是我的答 ...

  • 涂抹在灵魂上的颜色

    既然有了玫瑰,我反而不想要玫瑰了 一朵也得不到的时候,我才想要玫瑰 人人都可以采的玫瑰 对我有什么用呢 我不想要黑夜,除非晨曦 把黑夜融于金黄与蔚蓝 灵魂不知晓的东西,才是我最想拥有的 By 佩索阿 ...

  • 过分曲折的人生背后,是一个扭曲的灵魂

    作为根正苗红的杰出代表,没想到姑姑"万心"会变成这个样子. 小时候,曾经深入敌穴,在日本鬼子的威逼利诱中,从容冷静,远不像一个七八岁的孩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豪情,铸就了姑姑一生 ...

  • 有一种爱不是夫妻,却胜过了一般夫妻的感情,那是灵魂上的陪伴

    世上,最深情的三个字是我等你,最甜蜜的表白是我想你,最美好的是心灵上的眷恋-- 有一种爱不是夫妻,却胜过了一般夫妻的感情,那是一份灵魂上陪伴的情怀,爱是一种感觉,想是一种渴望,红尘中注定的缘分,或许都 ...

  • 安妮·塞克斯顿访谈丨把耳朵贴在你的灵魂上,用力听

    我写的诗--是同时意识到可能美好和可能腐朽的事物.那过程本身是自我感觉的重生,每次都剥去一个死去的自我. 安妮·塞克斯顿访谈 采访:芭芭拉·凯夫利斯(Barbara Kevles) 受访:安妮·塞克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