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记忆】乡村记忆——裹脚
乡村记忆——裹脚
文/游传化
以前,我们这里乡间常常能看到这样的老太太:她头顶兰条毛巾或黑色纱包,上穿大襟衣褂,下穿大腰裤子,腿扎或蓝或黑或绿的丝带,脚蹬尖尖的小鞋,走起路来,咯咯噔噔、扭扭捏捏、摇摇摆摆。小脚古时候被称为三寸金莲,我们当地则习惯称为“小脚扭”。
裹脚也称缠足是我国古代歧视和束缚妇女的一种陋习,具体源于何时,说法不一。据史料记载大概起源于五代时期的后宫嫔妃争宠。元末史学家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十《缠足》引《道山新闻》一文说:南唐“李后主宫嫔窅(yǎo)娘,纤丽善舞。后主作金莲,高六尺,饰以宝物细带缨络,莲中作品色瑞莲,令窅娘以帛绕脚,令纤小,屈上作新月形,素(韦蔑)舞云中,回旋有凌云之态。又有唐镐诗曰:‘莲中花更好,云黑月常新’,因窅娘作也。由是人皆效之,以纤弓为妙。以此知扎脚自五代以来方为之。”由此可见裹脚可能起于五代兴于南宋。到了元代,裹脚继续向纤小的方向发展。明清时期裹脚之风蔓延至社会各阶层女子。不论贫富贵贱,都纷纷效仿,裹脚之风达于兴盛,于是便出现“三寸金莲”之说。其实裹脚还有一种变态功能,就是取悦男人。女子的足小不盈握,惹人怜爱。由于足小,走起路来娉娉婷婷、扭扭捏捏,男子浮想联翩,可以“昼间欣赏,夜间把玩”。就像现代女性为了外表美和取悦男性不惜重金对自己身体进行改造:诸如割双眼皮、隆胸、隆鼻、抽脂……当然古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古代裹脚作为一种陋习,作为女性只能被动承受,而现代美容美体更是一种生活质量提升后女性追求美而主动自我身体改造行为。
裹脚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摧残妇女健康的陋习。其具体做法是用一条狭长的布带,(俗话说,懒婆娘裹脚又臭又长)将妇女的足踝紧紧缚住,从而使肌骨变态,脚形纤小屈曲变形。绝大多数妇女大约从四、五岁起便开始裹脚,一直到成年,骨骼定型,方能将布带解开;也有终身缠裹,直到老死之日。
我祖母就是典型的小脚。她出生于1915年,她的家庭比较优裕,据说在当时也是个中产阶级家庭,而她的父亲是清朝秀才,曾做过地方九品小官,比较开明不主张妇女裹脚,可在当时,“以大足为耻”之风盛行,社会舆论压力甚大,祖母最终还是在其母亲的哄骗下在七岁那年开始裹脚,中途几次因痛疼难忍而想作罢,都被她的母亲和邻居以“大脚找不到婆家”的劝慰而继续。她的母亲每天都要用一块长布把她稚嫩的脚一道道紧紧缠住,使大脚趾向回弯,其余四个脚趾向脚底弯。布越裹越紧个个骨折筋挛,皮肉溃烂,脓血淋漓,真是“小脚一双,眼泪一缸”,直到把脚挤成尖角形。从开始裹脚近一年时间里,她都无法下地行走。后来疼痛感麻木了,渐渐可以下地,经历了一次“脱胎换骨”,从此这双小脚伴随她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
千百年来裹脚一直桎梏着中国妇女的精神和肉体。辛亥革命虽然号召废绝裹脚,但由于当时民间封建思想依然严重,收效甚微。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才彻底扫除了这一陋习,铲除了裹足这一戕害妇女的酷刑,使广大妇女得到翻身解放。
如今,小脚女人已是历史变迁的一个佐证,也是封建社会的一个遗留记忆。我们这里的民间曲艺至今仍有对“三寸金莲”的描述,我把它们记录下来,权且作为那个时代的印证,在此奉献给读者。
灵璧民间撒帐唱到:
花轿到门前,福寿两双全,
吉星高照起,荣华万万年,
新娘下轿来,鼓乐两边排,
众人来喝彩,新人把头抬,
扭扭捏捏走出来,三寸金莲落宝地,
明年麒麟送子来......
越看越看越好看,裙底露出小金莲,
金莲不长也不短,三寸二厘五毫三,
走路好像风摆柳,杨柳小腰几呵姗......
灵璧琴书也有这样一段唱词:
石榴花夹袄多可体,素罗裙罩着小金莲,
金莲小得真好看,一不倒跟二不偏。
若问金莲什么样?好比那长虾把腰弯,
两头着地中间悬,若问金莲有多大?
整整二寸九分四厘八毫六忽三。
也有唱对大脚丑女的贬词:
黄头发,上了锈。
两道眉,像泥鳅。
脖子黑,脸皮皱。
榆钱麻子排成溜。
穿衣服,不讲究,
红中衣,裤裆瘦,
大金莲,九寸九,
一走一歪一咯扭,
让人看了真难受。
(本文作者游传化(尤传化),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词协会会员、中国红杏诗社理事、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民俗学会理事、安徽省散文家协会理事、宿州市作家协会理事、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谣)申报人、灵璧红杏诗书画院秘书长、灵璧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资料审核小组顾问、政协灵璧县第十届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