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心普万物而无心,情顺万物而无情。
张载问:
“定性未能不动,犹累于外物,何如?”
程颢曰:
“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
无将迎,无内外。......
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
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
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
是圣人之喜怒,不系于心而系于物也。”
张载的问题是,
人很容易受到外物的影响,
如何才能做到内心安定?
程颢回答说,
人们往往刻意去隔绝外物的诱惑,
而忘记了人的本性并没有内外之分。
内心的安定,
绝不是要抵制与外物的接触,
也绝非要消灭一切情感,
而是让情感顺应事理之当然,
不杂有任何个人的执着。
这就叫做:
心普万物而无心,情顺万物而无情。
诱惑是消除不完的,
人们不应该拘泥于消除外物的诱惑,
而是要懂得:
之所以容易被外物所蒙蔽,
问题出在自己有私心、用智巧。
因为有私心,
人的行为就难以顺应事物的本来规律;
因为用智巧,
人的思维就难以与大道自然相统一。
若存厌恶外物之心,
一味去追求没有外物的干扰,
如同用镜子的反面去照物,不起任何作用。
与其追求内而否定外,
不如完全忘却内外。
去私心、绝智巧,
心境自然澄明,内心自然安定。
史料记载,
大程小程兄弟二人饮酒观妓舞,
小程低头,目不敢视,
大程则谈笑自若,
他日乃云眼中有妓,心中无妓也。
正是:
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修道》......道性篇
心动道性即亏,
性动凡情便生。
修性炼情道之功,
明心见性急行!
石中之玉道信,
木中之火道性。
万魔之原起心中,
念道息心道生!
陈真人2014/2/24号深夜子时,写于钱塘玫瑰湾。
赞 (0)